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学语文群文读写结合运用策略.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8563424
  • 上传时间:2021-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4.12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学语文群文读写结合运用策略当前的写作教学处于严重的“无政府状态”,国 家没有编写系统的写作教材,教师没有构建完整的写 作体系,学生没有有效的写作训练,重读轻写、精读 疏写现象普遍存在,致使作文教学一直在低效中徘徊 而近几年悄然兴起的群文阅读对改变这一状况应该有 所帮助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方式,它不按文 章主题进行组合,而是按议题选择文本议题是群文 中相同的语言表现形式,是群文中相似的结构特点 在群文阅读视域下进行的读写结合,对提高学生的阅 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会大有裨益所谓群文读写结合就 是在作文教学中根据某一篇课文确定一个议题,围绕 一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进行写作知识的讲解, 写作方法的指导,写作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写作知 识的学习,群文阅读的再认,写作策略的运用,最后 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一、议题的确定群文读写的议题不是按文章的主题来确定的,如 爱国、友善、诚信等有关思想内容的话题不是群文读 写的议题,而是按照构段谋篇的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来确定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并仿写的话题,如反复结 构的寓言形式,欲扬先抑的构思方法,红线串珠的组 材特点等议题可以是微观方面的片段练习,如景物 描写的角度,人物描写的方法,记叙文中的议论,也 可以是宏观方面的作文训练,如托物言志的方法,象 征手法的运用,对比的结构形式等。

      读写结合的议题 确定具有如下特点:1. 议题的唯一性群文读写议题的确定不能想当 然,随意定因为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经 典之作,可圈可点的地方肯定不少,不管是谋篇布局, 还是遣词造句,不管是结构特色,还是语言特点,值 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一定很多如果面面倶到,蜻 蜓点水,浅尝辄止,收获就不会很大弱水三千,只 取一瓢饮”,议题一定要基于课文最突出的特点,选择 课文与众不同的地方,独到的创新之处抓住重点, 不及其余,教师讲透,学生学会一课一点,一点一 练,一练一得,点点相加,练练相连,得得相聚,聚 点成线,连线成面,积线成体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选的议题从篇章 看可以是对比,也可以是衬托;从片段练习看,可以 是景物描写的角度,也可以是一系列动词的准确运用 但是纵观全文,再根据课后练习编者的设计意图,对 比和衬托手法的运用都不是本文的主要特色,况且后 面还要学到对比、衬托特点十分明显的课文,那就等 以后再学习也不迟本文的场面描写很有特色,一处 是写景的,一处是写人的因此可以把本课读写结合 的议题确定为点面结合写场面课文第二段“不必 说……,也不必说……,单是……其中“不必说……, 也不必说……”是对面的描写,“单是……”是对点的 描写。

      这样既写了百草园丰富多彩的自然风物,又突 出了 “泥墙根一带”的局部景观,让人感到百草园到 处都有乐趣课文21-23段写课读的场景也是点面结 合的写法,先写“有念……,有念……,有念……,有 念……”,后写“只有他……”,以此来表现先生的自 我陶醉之状,又隐含作者的调侃之意2. 议题的系统性确定议题要有整体意识,一要 建构初中三年甚至初、高中六年的写作训练系列,根 据教材制定每一学期、每一学年的训练重点,确定每 一单元或每篇课文的议题七年级可以侧重记叙文, 八年级可以侧重说明文、应用文,九年级可以侧重议 论文二要囊括作文训练的方方面面如表达方式的 议题就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面的训 练,仅景物描写就要训练描写景物的角度,描写景物 的方法,至于人物描写可训练的议题就更多了再如 红线串珠的议题就要搞成序列化,红线可以是时线、 物线、事线、人线、景线、情线等写作方法的议题, 可以是点面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 叙议结合,可以是联想想象、情景交融、烘托渲染、 伏笔照应、铺垫悬念,可以是开门见山、卒章显志、 承上启下、总分结构、详略结合,可以是以小见大、 一线串珠、对比映衬、欲扬先抑、托物言志等等。

      3. 议题的反复性每一个议题不是训练一次就万 事大吉了,不要指望能够一劳永逸学生写作水平的 提高是渐进的、螺旋式的因此要根据课文的表达特 色重复确定相同的议题,反复照应,强化训练如对 比的议题在七年级学习臧克家《有的人》时初步学习, 八年级学习刘白羽的《日出》时进一步训练,到九年 级学习吴敬梓的《范进中举》时强化训练4. 议题的可操作性我们确定的议题确实能够将 读写结合落实到常规的语文教学中,在阅读教学中渗 透作文教学指导,视课文为宝藏,以课文为例子,提 炼出能够让学生学习写作的议题,根据议题进行仿写 或者创作,真正达到用“课文教”的目的如果一篇 课文的表达特色再明显,但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 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时还达不到,还找不到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即使这种方法再“高大上”,我们也要勇 于割舍,不学也罢、群文的选择阅读既能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语言,丰富知识, 陶冶情操,又能为学生提供表达形式、写作方法的范 例群文阅读就是为了进一步掌握议题所涉及的写作 知识,学习其写作方法,借鉴其写作技巧,真正能够 熟练运用议题所提出来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群文就 是运用这些方法技巧的“组合”,就是学习这些方法技 巧的“板块”。

      因此要想把群文读写结合落到实处,根 据议题选择好群文就显得尤为重要群文读写是课内 一篇带课外多篇的形式,根据提取的“公因式”即议 题,选择“同类项”即同种写作方法的文章,也就是 根据课内一篇确定的议题,选择课外三至五篇同类文 章学生在反复阅读同一种议题的文章中,加深对此 类文章写作方法的认知、理解,进而学会运用如根 据《我的叔叔于勒》设置悬念的议题就可以选择彭荆 风的《驿路梨花》、何为的《第二次考试》、魏巍的《谁 是最可爱的人》等文章组成群文群文的选择要慎重,选文要具有典范性一般要 选取名家的经典文本组成群文,真正能够引领学生走 进文学的殿堂,浸润在先进文化的氛围中让学生享 受精神大餐,吸收文学精华的同时,学习其绝妙艺术,借鉴其高超手段,从而掌握构段谋篇的策略,遣词造 句的技巧,语言运用的规律,科学思维的方法群文 选择要尽可能立足于各个版本的教材,因为不同时期 不同学段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辑 苦心经营的名篇,是我们群文阅读的首选文本比如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一课的议题是欲扬先抑,那 就可以选择北师大版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人 教版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北师大版梁实秋《猫 的故事》、苏教版杨朔的《荔枝蜜》(人教版也曾经选 过)。

      有时为了学习的需要也可以对教材进行调整组 合,优化教学资源比如打乱单元教学的顺序进行调 整,甚至还可以把下期的内容调到上期进行教学另 外,一些名著、名家的文集、著名杂志也是群文选择 的重要渠道 三、议题的讲练教师一旦确定议题进行习作,那就要给学生讲解 这个议题的有关知识,不仅要讲“是什么”的陈述性 知识,而且还要讲“怎么办”“如何做”的程序性知识比如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讲解和练习第一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欲扬先抑它是一种 写作方法,也叫先抑后扬,指的是为了对某人、事、 物、景进行肯定、歌颂、赞美,但是不从正面平铺直 叙,而是先从反面下笔,用曲解、嘲讽、挖苦的方式尽可能去贬低甚至否定,最后才显示出自己真实写作 意图的一种构思方法第二步:结合主读课文《阿长与〈山海经〉》分析 讲解鲁迅先生是怎样运用这一写作方法的文章以 “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开始写 她饶舌多事,睡相不好,愚昧落后,“不佩服”,“最讨 厌”到买回《山海经》时新的敬意,再到最后的怀念 这样,文章有了四次转折,就会波澜起伏,波折动人 这种写法符合“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读者心理,前后 还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留下比 较深刻的印象。

      第三步:学生自读群文《最后一片叶子》《荔枝蜜》 《列夫托尔斯泰》《猫的故事》等四篇文章老师提出 阅读要求:1 .仔细阅读四篇文章,分别找出描写“抑”和“扬” 的段落,并概括作者前后态度的变化2.从群文阅读中明白欲扬先抑应该“抑”什么? 应该“扬”什么?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基本上理解哪些方面是能批评 的,哪些方面是能赞扬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 思考与分析,再次去感知这种写法及其作用第四步:教师总结1.在安排线索时,特别要注意“变化”的重要性,比如《猫的故事》的变化是“厌 恶一憎恨一同情一痛恨一赞美”2.在选择题材时,一 般是选择几件使人讨厌、憎恶的事,再加上一两件令 人改变态度的事3.在详略的处理上,不可等量齐观, 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的内容先写,相对要略,只 起铺垫作用,目的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为“扬” 蓄势扬”的内容在后,要详写,因为是文章的重点, 也是表明写作意图、点明文章中心的地方比如《阿 长与〈山海经〉》一文中,前6件事都是略写而第7 件为“我”买《山海经》一事详写,因为这件事深深 打动了 “我”,产生了新的敬意并深切怀念第五步,实战演练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题目是 “特别的爱”。

      要求:1.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2.以对 人物的情感变化为线索:“不理解一讨厌一理解一敬 重”;3.详略处理得当丁有宽先生说的好:“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 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 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群文读写结合刚好契合了这 种读写关系,可以形成以读悟写、以读促写、读写互 动、读写共生的良性循环常福胜,教研员,现居河南襄城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说,人除了金钱的吸引和生 理的满足外,还有第三个动力:驱动力3.0驱动力3.0,简单的表达就是影响学生去做某事的力量它是一种深层的欲望,能够主导学生的生活, 延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而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中出现的驱动型作文就是学生 成长的内在驱动力,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提高、乐 于成长驱动力3.0包括自主、专精、目的三大要素 所谓“自主”,就是我做什么我决定201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卷作文材料出现的新题任务驱动型作文 自主意识比较浓郁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在材料 中增加任务型指令,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 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着力发挥试题引 导写作任务功能的作文其旨在让考生在规定的场景 中,用写作的方式,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这个内容落实到日常训练,就是“我”怎么看待这个 材料,“我”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我”提出什么样的 方案,这让学生有真实言语可说,有真实态度流露, 有个性足迹主观上让学生觉得这是在展示自我,我 拥有发表自己真实看法的机会与权力,不是被拔苗助 长,不是被拔高到一个道德祭祀台说话,这是一种对 考生的尊重,因为人人无法宿构,也才是深层次的公 平例如,2016年成都“二诊”作文题目:2015年5月1日,《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正式实施自此,视力残障者可携带导盲犬进站 乘车大部分人对导盲犬乘车表示理解,但也有人表 示担忧,比如车厢内有小孩,见狗就哭怎么办?车厢 环境密闭,导致过敏人群感染怎么办?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 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判断要求:选好角度,确定 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带导盲犬乘车,这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每个学 生可以站在各个身份提出自己的看法,经过思考、权 衡、判断,关注公众健康、关注弱势群体、矛盾的主 次关系等道德与哲学的问题便成了学生自然而然思考 的立身处世素养问题这跟金钱与生理都无关系,是 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自主思考的问题,这样的思考促 进他们的成长,这样成长的驱动力是自主的。

      所谓“专精”,是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好 它是一种心理定向学生认为对一件事情的认识、处 理,是自己立身社会天天面对的问题,是彰显自己的 本领;而自己对事情的认识可以越来越清楚,对问题 的处理可以越来越妥帖,自己的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