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认同、羡慕、嫉妒与竞争----丛中.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6176293
  • 上传时间:2017-09-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认同、羡慕、嫉妒与竞争----丛中在社会竞争中,当看到别人比我强,多吃多占,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是“羡慕”还是“嫉妒”?一、词义辨析1、嫉(jí)【释义】①由于别人比自己强而怨恨:嫉恨|嫉妒|嫉贤妒能②憎恨;痛恨:嫉恶如仇嫉,妒也――《广雅》2、妒妒 (dù)【释义】因别人比自己强而怨恨:妒忌|嫉妒|妨贤嫉能3、忌:憎恶也——《说文》【释义】①嫉妒;憎恨:忌恨|妒忌|猜忌②害怕;顾虑:忌惮|顾忌③警戒;回避:忌讳|忌生冷|忌口④戒除:忌烟|忌酒⑤在方言里,“忌”又指“醋”,醋,也叫做“忌讳”4、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5、妒忌:因比不上别人而忌恨6、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近义词】:爱慕;艳羡反义词】:鄙视7、争风吃醋:指因男女关系而妒忌、争吵示例】:凌家这两个婆娘,彼此疑惑,你疑惑我多得了主子的钱,我疑惑你多得了主子的钱,~争吵起来《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8、admire: 不带嫉妒的羡慕9、envy: 带嫉妒的羡慕10、be jealous of:嫉妒二、心理解析1、地位特征羡慕(admire):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把别人看得本来就比自己高。

      这时,喜欢别人,也想让自己成为别人(认同),但是并嫉妒别人,因为自己与别人差距太大,没有什么可比性(自我边界感明显);而且,人家比我强,又不是直接抢占了我的东西(不直接竞争,开放式竞争),所以,羡慕当中,多是喜欢,很少是憎恨嫉妒心甘情愿地向别人认同,同时,还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自我同一性)比如,我羡慕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但是我不嫉妒他,因为我跟他们不一样,我实在没有办法成为他们,我跟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竞争关系,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他们强大他们的,与我自己的强大/弱小不相干,所以我也不会去憎恨他们对于自己认同的对象,爱得多,恨得少,就叫“羡慕”2、 认同特征当我们发现身边的某个同事或同学比我们强的时候,我们也会认同于他/她,想让自己也会变得如此优秀或强大可是,这时,当我们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现,他/她时时处处都比我们强他的长相更比我更漂亮,他的智慧比我更出色,他的身体更有力或更有曲线,……每次在领导或老师面前,他总是得到更多的肯定或表扬,他总是能够比我拿到更多的薪金,比我更早地晋升提职,总之,在各个方面,他/她总是会胜我一筹我会在内心暗暗是发誓:“我将来一定要比他更强大、更优秀,我一定要胜过他/她!”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样的朋友或同学,我们会认同他/她,但是,在跟他/她相处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自己有压力,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会气愤他为什么总是比我强?!让我们的内心产生低自信、低自尊。

      周瑜年长于诸葛亮,所以在临终前,发出这样的 “既生瑜、何生亮?!” 感叹这样的感情,如果以憎恨作为主要感受的时候,可以叫做“妒忌”或“忌妒”这时候,有一些怨恨的成份,但还不算是太严重如果怨恨程度加重,甚至是达到了深深憎恨的程度的话,又可以叫做“嫉妒”妒忌的时候,其对象与自己往往是平等地位的人,条件本来是差不多的人,如同学、同事、兄弟姐妹等为什么会恨呢?因为他们的强大和优秀,映照出了我们自己的劣势与弱小,他们抢走了我们的利益,比如,抢走了我们的表扬、尊重、职位、考学机会、晋升机会等这其中包含了认同与竞争这两个成份精神分析中经常提的一个名词叫做“向竞争者认同”,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3、 隐蔽特征在竞争中,如果自己被认同对象打败了,这时,首先是愤怒如果这个愤怒能够通过有效的手段发泄出来的话,比如,暗自发誓“下次我一定要赢你!”,或者“下次我找人把你做(暗杀)了!哼!”,也就不会发展成为严重的“嫉妒”了嫉妒,经常是没有有效的战胜对手的手段和发泄愤怒的途径,愤怒压抑在内心深处,就会变得更加憎恨,这时就叫做“嫉妒”嫉妒,往往意味着竞争失败时的深层压抑,而压抑之后,会以更加隐蔽的手段与对手竞争,这更像是在江湖上正面进攻打不过对手的时候,就使用暗器。

      4、性别特征“嫉妒”这两个字,非常特殊,有两个“女”字边,这意味着女人之间更容易产生“嫉妒”,这会让人们想到“争风吃醋”这个词,经常用来描述女人之间的相互认同与竞争失败时的感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我的理解是,女人在男权文化里边,想得到某些东西,包括想得到男人的宠爱,她们不敢直说,闷在心里看到别的女人率先得到了,自己就会感到气愤和憎恨,感到自己的弱小、无能,感到自己不被赏识,甚至感到自己被遗弃在男权社会中,女人处于弱势地位,经常是被动等待给予,很少是主动获取这使得女人之间的竞争更具有隐蔽性5、公平特征竞争,往往是与自己认同的人竞争,与自己同等条件的人竞争其内心的含义是:“我们都是一样的人,为什么你就比我强?!为什么你比我得到更多?!”这意味着“民主、平等与尊重”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当然了,这种内心要求,并不是生物本能的,而是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时的一个最低要求,即,即使自己无法得到更多利益,起码也不能比别人少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则会想着让自己得到更多,而不是想着“民主平等”而让别人得到更多6、时间特征在竞争中,嫉妒往往会让人在乎当前的胜败得失人经常会这样想:“这一次失败后,即使以后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挽回这次的失败。

      在乎当前的胜败得失,更容易让人产生嫉妒心而如果一个人,在这次失败了,他心里想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话,他就会默默地去努力完善/发展他自己,就会比较少地具有嫉妒心了7、利益特征在竞争之中,失败者往往是要面对自己的“丧失”,失去原有的地位、金钱、情人、爱人、宠爱等而这些外部的物质利益,其实对应着他/她心理内部的安全感、价值感,乃至“自我存在感”8、欲望特征人为什么要竞争?为什么要参加奥运会?为什么一定要在竞争中取胜?很小的孩子学习下棋或者打乒乓球,都会想着如何去赢对手如果一旦赢了,就特别的开心快乐,因为他在竞争中看到了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感到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这样,既可以兑现其内心的“无所不能感”,也可以减少其内心的“弱小感、无能感”;一旦比赛输了,即使很小的孩子,也会非常懊恼,其愤怒无处发泄,会气得直哭,嫉妒别人的强大,悔恨自己的无能在一般社会机制下,竞争中的胜利者,往往是可以得到更多/更大的满足,比如,可以多吃多占,拥有更多更好的婚姻伴侣,得到更多的钱,获得更多人的尊重等这些,也都可以帮助胜利者满足他的很多生物本能欲望和社会需要三、竞争与嫉妒竞争,是条件和地位相似的人,为了胜负或优劣而进行的争斗。

      达尔文的研究结论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竞争在动物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其实,人也不例外有一个成语,叫做“九犬一獒”,大致意思是:世界上的犬,以藏獒最为凶猛和忠诚据史料记载,藏獒被公认为是猛犬的始祖,它是世界上惟一不惧怕任何野兽及暴力的犬种,民间一直就有“一獒抵三狼”的说法藏獒是如何炼成的呢?以前的养狗人信奉,当狼狗里的母犬一胎生了九只小犬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都关在一个比较狭小的地方,不闻不问也不喂养(与母犬隔离),这样要经过一个月,然后打开封闭的空间,就会发现仅有一只小犬成活,因为饥饿,它们不得不相互厮杀争斗,最后几只都会死去,只能有一只存活下来,这时,主人就要把它当作宝贝一样对待,在狗里,这样存活下来的胜利者可谓价值连城,十分珍贵!记得曾经有一位体育教师,后来他当了校长,他深有体会地说:“做行政工作,其实很简单,就像是组织一场运动会,让运动员之间相互竞争,你就在主席台上观看就行了再简单一些说,行政管理工作,就是挑动群众斗群众任何事情,只要一引入竞争机制,立刻就会感受到压力,就开始争斗和撕杀雄狮要想称王,要想得到更多的雌狮子,他首先要战胜其它的雄狮人,要想谈恋爱,首先也要战胜情敌,甚至要跟情敌去决斗。

      一夫一妻制的婚姻,用法律形式来保障和维系,就是要减少与第三者的竞争婚外情、第三者的出现,打破了婚姻(一夫一妻制)的稳定,引入了竞争机制,会让婚内中的一方感受到竞争的压力,产生挫败感竞争,外表看,是物质利益之争;从心理方面来看,是个体通过竞争来兑现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各种心理需要竞争的方式与范围,会影响着嫉妒心理的产生在计划经济时代,大锅饭、平均主义,在一个单位内部,范围是封闭的,资源是有限的,每个职工一起来争夺单位内部这有限的资源,相互竞争,看谁能在竞争中取胜比如晋升职称,够条件的如果总共有十个人,而晋升名额如果只有三个,这三个名额是有限的,不能增加或扩大的十个人一起争三个名额,竞争可谓激烈在竞争过程中,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谁比谁傻啊?!”可是,如果最终自己在竞争中失败的话,当看到那三个获得职称晋升者时,内心就会产生“醋意”,心生嫉妒,心想“凭什么会是他而不是我?!”有固定的范围内,当资源有限时,有你的就没我的,有我的就没你的,所展开的竞争,如同“九犬一獒”,相互撕杀,胜者生存这样的竞争方式,我们可以叫做“封闭式竞争”皇尚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而相互残杀,也属于“封闭式竞争”。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之后,“好汉不挣有数的钱”,很多人纷纷辞职下海,面对广博无限的市场,面对几乎是无尽的资源,在市场规则下,去竞争,是施展自己的才能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看到了不少人在市场竞争中成为成功人士,大家都很羡慕他,却很少去嫉妒他因为成功者并没有直接拿走了别人的资源,所以,不遭人恨,不使人嫉妒这种在资源无限、范围开放条件下的竞争,可以叫做“开放式竞争”封闭式竞争,更容易让人相互憎恨,产生嫉妒心理开放式竞争,更容易使人相互喜欢,产生羡慕心理中国人“窝里斗”是出了名的常听人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一群日本人是一条龙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人正在面临着从封闭式竞争走向开放式竞争,正在从嫉妒心理走向羡慕心理,正在从恨走向爱,从心理不健康走向心理健康四、竞争的目的与意义参与竞争的人,在竞争之初,是地位和条件自认为是大致相同的人竞争者之间可以相互认同,相互把对方视为自己的对手,然后展开竞争条件和地位不相同的人,可以羡慕或鄙视对方,而不容易产生竞争和嫉妒所以,竞争开始于认同和平等但是,竞争的目的却不单纯是为了与竞争对手之间保持平等,不单纯是让自己成为跟别人一样的人。

      竞争者一定是为了让自己在竞争中获胜,最终获得比对手更多的物质利益,兑现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让自己变得比别人“更快、更高、更强”,形成一个不同于他人、高于他人、强于他人的自我最终所形成的这种独特而稳定的自我,叫做“自我同一性”认同是以别人为榜样,模仿别人,内化别人,成为别人(那样的人)而自我同一性,则是强调自己与他人不同,强调自己的独特性,最终要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独一无二的自我区分自我与他人,形成自我界限,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老百姓也常说“人比人,气死人”,就是告诉自己不能任何事情都去与别人攀比,人和人之间的确是存在差异性的儿童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面对几岁的孩子,如果孩子说什么,你就学他说什么,跟他说一样的话不一会儿,孩子就会急得哭了:“别跟我学!”因为成年人这时其实是侵犯了孩子的“自我界线”,侵犯了孩子的“独立意识”,侵犯了孩子的“自我同一性”成年人对儿童所进行的性猥亵,对儿童的身体损害是轻微的,但其最根本而严重的心理损害在于侵犯了儿童的身体边界感成年人也有类似的现象当你去商店新买了一件衣服或一个新的的时候,你会尽量避免选择跟同事或朋友完全一样的衣服或当你选了一个新奇样式的衣服或,上班后高高兴兴地拿给同事看的时候,大家都会赞叹你的衣服或是多么的好,是他们所不曾拥有的,这时,你的内心就会感到高兴和快乐。

      可是,第二天你再上班的时候,你突然发现,你身边的同事竟然也去买了一件与你完全相同的衣服来上班,手里拿着同样优秀的在摆弄着打,你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或许会有一丝不快,甚至会有一些生气:“真没出息,跟我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