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战国经典历史成语故事.docx
4页春秋战国经典历史成语故事春秋战国经典历史成语故事 1怒发冲冠 释义形容愤怒到极点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人物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壁玉秦昭王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来犯后派蔺相如带了和氏壁出使秦国席上,蔺相如见秦王如此轻蔑无礼,早已非常愤怒,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小的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激昂地说:赵王和大臣们商量后,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想用空话骗取和氏壁,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给秦国听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来今天我到这里,大王没有在朝廷上接见我,拿到壁后竟又递给姬妾们传观,当面戏弄我,所以我把壁取了回来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已的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只得道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但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交城,私下让人把壁送归赵国秦王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好按照礼仪送蔺相如回国 2嗟来之食 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语出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人物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摇摇晃晃地走过,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黔敖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便向饿汉赔礼道歉,但那饿汉最终还是不肯吃而饿死于路旁 3奇货可居(吕不韦) 释义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语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子楚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正音奇不能读作jī辨形货不能写作贷 近义囤积居奇反义宝货难售 用法用作贬义多用于认为当作一类动词的宾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辨析和囤积居奇都可以表示囤积储存等待高价出售的意思不同在于:强调奇货即囤积珍奇的货物囤积居奇强调居奇即囤积起来待时出售牟取暴利。
例句(1)你不要以为自己有了点资本小心栽跟头 (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枉友:市上荞价廉此 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有个大商人吕不韦到赵国的京城邯郸做生意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路上他发现一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有人告诉他说:这个年轻人是秦昭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名叫异人,正在赵国当人质 当时,秦赵两国经常交战,赵国有意降低异人的生活标准,弄得他非常贫苦,甚至天冷时连御寒的衣服都没有吕不韦知道这个情况,立刻想到,在异人的身上投资会换来难以计算的利润他不禁自言自语说:此奇货可居也意思是把异人当作珍奇的物品贮藏起来,等候机会,卖个大价钱 吕不韦回到寓所,问他父亲:种地能获多少利 他父亲回答说:十倍 吕不韦又问:贩运珠宝呢 他父亲又答说:百倍 吕不韦接着问:那么把一个失意的人扶植成国君,掌管天下钱财,会获利多少呢 他父亲吃惊地摇摇头,说:那可没办法计算了 吕不韦听了他父亲的话,决定做这笔大生意他首先拿出一大笔钱,买通监视异人的赵国官员,结识了异人他对异人说:我想办法,让秦国把你赎回去,然后立为太子,那么,你就是未来的秦国国君。
你意下如何 异人又惊又喜地说:那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真有那一天,我一定重重报答你 吕不韦立即到秦国,用重金贿赂安国君左右的亲信,把异人赎回秦国 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但他最宠爱的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吕不韦给华阳夫人送去大量奇珍异宝,让华阳夫人收异人为嗣子 秦昭王死后,安国君即位,史称孝文王,立异人为太子孝文王在位不久即死去,太子异人即位为王,即庄襄王庄襄王非常感激吕不韦拥立之恩,拜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并把河南洛阳一代的十二个县作为封地,以十万户的租税作为俸禄庄襄王死后,太子政即位,即秦始皇,称吕不韦为仲父吕不韦权倾天下 4焚书坑儒(秦始皇) 释义坑:挖坑活埋儒:儒生读书人指秦始皇焚烧诗经书经等古代典籍坑杀一批儒生后泛指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 语出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汉书地理志下: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 正音焚不能读作fěn辨形坑不能写作炕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 例句秦始皇时期嬴政实施暴政毁坏了大量文学典籍 成语故事 公元前213年,有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摆席庆贺打败匈奴等少民族的大喜事。
文武官员全出席了有七十个在学术思想上有名望有地位的博士,也参加了这次宴会在宴会上博士的领袖周青臣举杯颂扬秦始皇的功德秦始皇听了周青臣的颂扬,连连夸奖周青臣道:说得好说得好 可是这番颂扬却触怒了另一些满脑子旧思想的博士们,有一个叫淳于越的博士,他听周青臣说分封制不好,郡县制好,心里十分难过便急忙对秦始皇说:陛下我听别人说,殷周两代的国王传了一千多年,他们分封子弟功臣做诸侯,那个制度本来就很好 淳于越重提分封的事情,秦始皇听了心里很是厌烦他叫大家再议论议论,看看究竟是分封制好,还是郡县制好这时已经任丞相的李斯反对淳于越的谬论,并建议史官所藏的书籍,凡属不是秦国的历史,全都拿来烧了不是政府任命的博士官所收藏的诗经尚书,而是私家收藏的一类书籍,一律焚烧掉,杜绝混乱思想的根源 于是秦始皇下令焚书其具体办法是:除了那些讲医药占卜种树一类的书以外凡不是秦国史官所记的历史书,不是官家收藏而是民间所藏的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在命令下达三十天之内,都要缴到地方官那里去烧掉秦始皇下令焚书,使得许多读书人非常反感,不仅那些有旧思想的人反对他的暴行,连一些在朝廷里享受着高官厚禄的博士,也在暗地里议论。
秦始皇听说读书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有的还逃走了,十分生气,决定狠狠惩治他们于是下令查办那些在背后诽谤他的读书人也不详细审问,查证核实,就叫人在咸阳城外挖了个大坑,把他们全部都活埋了 秦始皇焚书坑儒,目的是想统一思想,压制那些反对中央集权制的思想和言论,但他的做法太过分了,太残暴了焚书,既毁灭了秦以前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坑儒,又杀害了许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秦始皇是一个完成伟大统一事业的了不起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的皇帝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