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咸阳明清城保护及再生策略.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79150038
  • 上传时间:2022-04-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咸阳明清城保护及再生策略1咸阳明清城历史遗产的内容和特征1.1历史沿革明清城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建城至今已有640 年历史,为规整的矩形城郭城周四里奇”(周长四里一 百五十三步合2040米)明初期郭城设东、西、东南、东北 四城门,城区面积0.22平方公里;三条东西向街和四条南 北向巷构成“田”字形的街区布局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由抚军谢兰和道台刘志主持, 将城区向东、西、北三面扩展,形成“计广逾八里,雄踞渭 岸,屈曲不方,以象斗杓”的城市格局,城门增至九座,民 间流传嘉靖咸阳城为“九关九守九里山”嘉靖咸阳城的规 模形制比洪武城有了很大提升,斗杓形的城市形态很具特 色,临渭而立,气势不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咸阳城市 已跨越渭河,并向南北两翼拓展,最终形成了目前的城市形 态作为历史见证的明清城虽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但原有格 局风貌犹存,依然散发着古城独特的浓郁气息1.2历史建筑1. 2. 1文物保护单位(1) 文庙(咸阳博物馆)文庙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咸阳博物馆建在国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内,是全国著名的中型博物馆之一, 系国家3A级旅游景区(点)该馆地处明清城中山街中段。

      2) 凤凰台凤凰台系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明清城的仪凤 东、西、南、北四条街的交汇处建于明洪武四年,前身系 洪武北城墙,其上有玄帝庙,台基高6.1米,坐北向南,占 地面积610平方米,台上有大殿三座,建筑面积460平方米明嘉靖二十六年重修了玄帝庙,其庙宇建筑殊异,檐牙 交错,形似凤凰,故名凤凰台,且为全城最高处登台眺望, 远近景物,尽收眼底,渭水绕于脚下,市廛展于眼前,南有 终南翠峰,北有毕嫄青冢为旧时人们登高望远,游览娱乐 场地3) 安国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556平方米;位于明清城 仪凤街路口北,原有安国寺、圣母行宫、关帝庙等明代建筑 三座;寺院原有围墙,呈四合院状,南北宽,东西窄明万历初年(1573)重修,《旧咸阳县志》载“安国寺, 内石佛一、铜像三、一佛、一关帝、一无量”,至建国前夕, 随着寺庙被破坏而流失2005年重修安国寺,融合了佛教、 道教、儒家的思想精华,院内殿庇雕梁画栋,基本复原了安 国寺的原貌4) 新兴油店新兴油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明清城区东明街, 是明清城街区古建筑的典型代表,建于明代初期,距今已有 600多年的历史,“先有新兴店,后有咸阳县”的佳话无人 不晓。

      5) 咸阳明城墙遗址咸阳明城墙遗址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明洪武城 同时期建造位于现抗战南路,通高有两米左右,下部有青 砖砌成的附墙现仅存20余米,分成两段湮没在居民区中, 尚能看到的土墙仅高数尺,且被树木或野草掩映1.2.2传统建筑指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反映城市历史风貌 和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这类建筑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主 体明清城历史建筑现主要位于中山街-东明街两侧,总计 42家图1历史建筑1.2.3人文环境(1) 民风民俗① 彩楼:原为民间祭神、唱戏、聚会之用木质结构,雕梁画栋,工艺考究② 皮影:咸阳皮影源于秦咸阳宫,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它集关中各路皮影之长,造型大,雕刻精细,神态生动,誉 满国内外③ 社火:是一种悠久的节日民间艺术活动,包括芯子、 高跷、旱船、竹马、龙灯、花轿等可着扮各种服饰和角色 表演,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幽默风趣④ 牛拉鼓:咸阳牛拉鼓,是用两头秦川大犍牛分拉两辆 大车并列在前,牛头系戴红绫,车上各装一面大鼓,鼓师头 裹白布,双手手执棒槌,赤膊擂鼓,其声隆隆,响镇数里, 其后随百付铳皱,组成方队演奏,是溶古乐与舞蹈为一体的 民间艺术,阵容庞大,气势磅礴,流传至今,层多次参加全 国、省文化艺术演出。

      ⑤ 秦腔:明清城过去有多家戏楼,主要有城隍庙戏楼、 里民局戏楼、关帝庙戏楼和圣母宫戏楼,以唱秦腔为主现 在人民剧团和大众剧团就在城内2) 地方小吃明清城有多种地方风味小吃,如"琥珀糖”可化咳化 痰,食药兼备;"渭河biangbiang面"、“著头面”、“羊 肉泡”、“锅盔牙子”、"油茶麻花”及"葫芦头泡馍”等3) 传统工艺中山街传统工艺主要与书法、绘画等艺术类有关,如字 画装裱、古旧字画复原、古旧真伪名画鉴定、牌匾题写与制 作,刻字刻章等此外,炮仗制作、竹椅编制,刺绣、手工 布、老布鞋、布艺等传统手工制品的制作与出售4)方言咸阳方言是典型的关中方言,是关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古代关中方言被称为“雅言”,《诗谱》载:“商王不 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今关中方言,秦腔高吼激越, 言语粗犷奔放,说话习惯粗喉咙大嗓门,但仍不失为中国语 言文化中的重要一支特色语规划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方 言,在明清城里通过景观小品或者宣传册等多中形式来诠释 关中方言2. 1明清城历史价值评估1.3.1历史价值:千年古城,汉唐名驿明清城所在地早在汉唐时期就为都城长安通向大西北 直至中亚、地中海的丝绸之路首站,“为西北支邑首冲,控 巴蜀而扼甘凉,右辅关门钥锁也”。

      清郭均《重修咸阳县城 碑》中描述"咸阳去京兆五十里,东达京畿,西通巴塞,羽 檄辇输,昼夜交驰,无不取道于此,则咸为西北首冲,而咸 之城固秦中一大保障也”咸阳明清城历史悠久,城治千年 未断不仅为汉唐名驿,咸阳曾经是13个封建王朝的京畿 之地13.2历史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咸阳古渡几千年咸阳古渡,史称“秦中第一大渡”,有“咸阳古渡几千 年”的誉称咸阳古渡还是关中八景之一渭水流经咸阳城 南侧,水势较为舒缓,自古中原穿越关中来往于川、甘、青、 宁、新的各地行者均由此处渡渭,咸阳便成为西出关口,北 上萧关,东至长安,直抵中原的交通枢纽1.3.3科学价值:研究城市历史发展的“博物馆”明清城除了拥有大量的物质遗存外,同时也承载了咸阳 民风、民俗、宗教文化活动等非物质遗存,可谓是研究咸阳 历史发展的'‘博物馆”1.3. 4艺术价值:明清城格局以及历史遗存明清城虽经多次屡废屡建,但格局未有大的变化,至今 基本保留了嘉靖城东、西、南、北、中5街32巷布局以 文庙、凤凰台、安国寺、新兴油店为主的大量历史建筑仍保 留着明清建筑风貌,建筑物上的斗拱、马头墙、砖雕等艺术 精美,古朴典雅的店铺连同荫郁国槐,使古城显得古色古香。

      1. 3. 5情感价值:历史内涵丰富,地方特色和人文气息 浓厚'‘先有新兴油店,后有咸阳县”、“平明发咸阳,暮及 陇山头”等脍炙人口的传言勾画出当时渭城驿的景色和盛 况现在的中山街和北平街依旧散发着昔日小商铺、小吃铺、 日用百货等产业文化的气息,保留着秦腔、刻章、古玩鉴赏、 书法绘画、社火等浓郁的民风民俗1. 3. 6旅游价值:潜力巨大,亟待开发古城旅游经济已经成为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发展 的主要方向明清城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大3明清城活力激发总体思路和规划构想3. 1总体思路明清城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保护和利用的有机结合;要按 照“保护与开发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创,通过发展 旅游业与商业服务业等新业态,打造明清城区域板块经济, 最终实现了文物保护、旅游发展、城市建设共赢的目标规 划明清城以旅游(接待)、商贸服务和居住功能为主大力 发展旅游业和商贸服务业,扩大就业,激活老城区活力3.2规划构想3. 21从整体层面上提出保护明清城格局保护图2整体格局保护(1) “雄居渭岸,城水相融”的共生格局从秦都城咸阳起到明清咸阳城,城址一直位居渭河北 岸,城河发展相依相辅,渭河对咸阳城市的选址和特色起到 了决定性的作用。

      明清时期,形成的"咸阳古渡”人文和历 史景观使城市和渭河达到了相辅相成的极致城中的钟楼、 凤凰台、清渭楼可谓是北依毕嫄,远眺南山,俯瞰渭河规 划提出如下保护措施,以维系(明清)城(渭)水相融的共 生格局a、 现在钟楼、清渭楼已经复建,咸阳古渡遗址保护博 物馆也已建成,规划通过控制沿渭河建筑体量、高度和色彩, 使明清城浑然一体,实现凤凰台、钟楼和清渭楼之间及凤凰 台与渭河(古渡)的对景关系,再现城水交融的格局b、 结合现状,在整体上控制建筑高度,以保护明清城 的整体风貌特色,重点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城墙、钟楼和清 渭楼周边以及渭阳东路两侧建筑高度c、 建设明清城墙保护馆,保护馆外形为仿明清城墙, 沿渭阳路建设一段,城墙形状为“L”,上设观景楼,也可 结合商业开发进行,在南阳街口按明清咸阳城南门恢复建设 过街城墙(城门形式)一方面,恢复当年咸阳城墙临水雄 踞的壮丽景观,供人凭吊历史;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咸阳湖 岸景,形成统一广场、文庙、咸阳古渡、清渭楼和明清城墙 的一线景观2) “屈曲不方,以象斗杓”的城市意向严格保护原嘉靖城斗杓形的城市轮廓,明清城边界的廓 清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使其有所提 示和再现,成为城市文脉连续的组成要素之一,规划采取以 下保护措施:a、通过道路铺装、行道树、植物绿化标识等提示性设置来明确咸阳明清城边界b、恢复明嘉靖城城门格局,在现状主要街巷入口设置 七个牌坊,分别是永绥街北口,清泰街南口,西宁街西口, 南阳街南口,学道门南口,向阳街北口,仪凤北街北口;规 划重建两处城门,分别是东明街东口的东城门楼和北平街南 口的南城门楼3) “传统街区,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明清城的整体路网骨架现基本保存完整,中山街、西宁 街两侧尚存部分历史性建筑,且尺度宜人,两侧国槐郁郁葱 葱、古风浓郁,是关中地区少有的保存比较完整的原汁原味 的历史文化街区4) “追溯历史,重启记忆”的遗址标识嘉靖城内衙、署、庙、寺、台众多,至解放后还有相当 的保留,因历史原因都已被拆除或毁坏规划通过标识来恢 复这些主要建(构)筑物的记忆,增加明清城的历史内涵明清城主要建筑分布为:县署、文庙、儒学、县驿、递 运所等在中街,是县城的中心区;南街有桓子庙(张飞庙), 东街有城隍庙;北街有文武成康祠(周四王庙)、关帝庙等 楼台除城楼外,共有4座,一是''钟楼”,在中西两街十字 口;二是''宝钗楼”(俗称戏楼),在东街城隍庙对门;三 是“凤凰台”,在中街寺巷口北;四是“清渭楼”,在东城 外古渡北岸。

      规划提出以下保护措施:a、对城隍庙、关帝庙、宝钗楼、张飞庙、周四王庙、 龙王庙、县衙、戏楼、商号、老字号等重要建筑,采取碑石 等手段进行提示、标识,勾起人们对咸阳明清城城市轮廓和 生活的记忆和联想b、复建尊经阁为咸阳最早的学府明伦堂内的主要建 筑之一,在文庙后不远处,明弘治十四年(1501)利用洪武 城城基所建高二丈五尺,方六丈许,藏有图书典籍,为咸 阳最早的图书馆经阁舒眺”为渭阳十胜之一,有诗云 "经阁长啸碧云头,不尽登临物中游十里桑麻如掌上,山 河满目帝王州”3. 3.2总体风貌保护(1) 色彩设计明清城色彩按照分类进行保护控制,通常指建筑的屋 面、墙面以及门窗色彩主色调:明清城色彩以初步形成,总体上建筑墙面以清 水墙为主,砖灰色,屋面以灰黑色瓦顶为主辅色调:以红褐色,棕色,灰黑色作为主要的辅色调, 即窗、柱、门的颜色场所色:主要指广场和步行道铺地的色彩,建议采用传 统条石,青石板的灰色,通过多彩的广告标识,活跃点缀环 境2) 建筑风格明清建筑特点表现在保持建筑低缓、舒展及坡屋顶、马 头墙特色,保持青砖、灰瓦、红柱等视觉效果明清城内建 筑的修复或者新建、改建应符合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的要 求,沿街保护建筑和历史建筑尽量留用骨架,翻新围护墙, 屋面采用坡顶形式。

      处于紫线管理范围内的建筑应该符合建 设控制要求重建和开发应该采用周边式建筑排列、四合院式住宅设 计开发建设坚持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