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北航人字2022号.doc
59页最新北航人字2022号北航人字〔2022〕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暂行方法第一章 总那么第一条 为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依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进一步做好我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标准职务聘任管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方法第二条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要有利于调整优化队伍结构,逐步向职务聘任制过渡,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职称指标总量控制向职务结构比例控制转变,由以往重身份、重评审、重资历向重岗位、重聘任和重实绩转变第三条 实行职务结构比例控制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我校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充分考虑我校现状和未来开展需要,设置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第四条 强化岗位意识对于不同系列不同等级的专业技术岗位逐步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按照岗位职责进行聘任、考核和管理第五条 进一步加强对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评审程序,严肃评审纪律,切实发挥各级评审组织的作用,认真把好质量关第二章 评审系列及学科范围第六条 我校组织教师、科学研究、工程、实验技术、教育管理、出版编辑、图书资料、会计、医疗卫生等九个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实行“以考代评〞的会计、出版编辑、医疗卫生系列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校不再进行评审,按规定进行聘任会计、出版编辑、医疗卫生及图书资料系列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学校进行初评,初评通过后,须委托评审会计、出版编辑系列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考评结合〞方式第七条 我校目前具有正、副高级评审权的学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电气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具有副高级评审权的学科为:物理学、外国语言学,上述2个学科申请正高级职务须委托评审具有中级职务评审权的学科为:哲学、法学、公共马列课、体育其中哲学、法学、公共马列课申请高级职务须委托评审今后我校各学科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将根据相关学科的开展状况及教育部或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文件规定进行调整 第三章 评审组织和程序第八条 学校成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领导和组织工作,下设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办公室,挂靠在人事处,负责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日常工作,人事处处长兼办公室主任。
学校设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审查委员会,负责对初评通过人员评审资格的抽查结果进行审议学校设立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下设假设干学科评议组〔名单另文发布〕,按照评审系列在各院系和相关单位设立初评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审定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主任由校长担任,副主任2至3人,委员27至29人出席高评委会人数不得少于评委数的三分之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到会评委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为通过学科评议组负责审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推荐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选学科评议组由7至11人组成出席学科组会议人数不得少于评议组人数的三分之二,经到会成员二分之一以上同意为通过初评组负责对申报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推荐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初评组应由具有副高级职称〔含〕以上的专家组成,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应占三分之二〔含〕以上;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初评组应由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党政一把手除外〕专家数达不到规定数量的,可外聘,但需经过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办公室审核认可初评组由7至11人组成出席初评组会议人数不得少于初评组成员数的三分之二,经到会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为通过为充分发挥教授在学校改革、建设与开展中的主体作用,完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审议环节,学校决定在院〔系〕成立由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组成的教授委员会。
具体要求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教授委员会议事规程?〔附件二〕第九条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由各院〔系〕级单位〔含校机关等〕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按规定程序和标准评审,评审通过者上报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办公室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由11人〔含〕以上组成,由具有中级职称〔含〕以上的专家组成,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应占三分之二〔含〕以上第十条 各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组织的成员实行聘期制,聘期一般为3年,期满后适当调整,聘期内因工作调动、退休等情况,可进行微调高评委和学科组的调整情况报校长办公会通过后确定,初评组及中评委的调整情况报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办公室审定 第十一条 评审程序包括个人申报、各级评审委员会评审〔包括教授委员会评议、初评组资格审查和评审、学科组评审、高评委评审等〕和公示、初评通过人员送外同行专家评审、教学业绩辩论、管理业绩辩论等相关评审程序结束后,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下发聘任文件第四章 评审资格第十二条 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应德才兼备,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扎实的业务根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承担并认真完成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及社会效劳工作,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近5年年度考核为合格〔含〕以上第十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1.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见习1年期满且考核合格者,具有硕士学位考察3个月合格者可以确定为初级职称2.具有博士学位考察3个月合格者,或具有硕士学位后担任初级职务2年以上,或具有本科学历后担任初级职务4年以上可以申请中级专业技术职务3.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具有博士学位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博士后出站人员可申请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具有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获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可申请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请教师、科学研究系列正高职人员应具有博士学位5.任职年限一律以取得最后学历后到达国家规定的年限为准如果在职攻读学位前已取得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规定学历,那么可以将在职攻读学位年限的三分之二累计入任职年限中脱产读学位的年限一律不能计入任职年限第十四条 外语水平要求〔需满足以下任一项〕1.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专业技术职务外语水平要求?文件规定2.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指定外语培训机构培训合格第十五条 海外学习工作经历要求1.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应努力拓宽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并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提升国际交流能力,提高学校国际知名度。
2.为加强我校教师国际交流能力,从2022年开始,申请教师系列、研究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原那么上应有累计半年以上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申请教师系列、研究系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原那么上应有累计3个月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或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报告3次〔含〕以上等第十六条 特别申报通道对未满足根本申报要求中的个别条件,但又确实非常优秀的人员,如:在本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文章〔高影响因子、高他引次数等〕,产生重要影响;或取得创新性成果在本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等情况,由2名以上相关领域院士推荐,院〔系〕教授委员会投票排名靠前,经院〔系〕初评组认定后,可以推荐上报,原那么上应占各单位初评指标,计算个人申报次数第五章 评审工作制度第十七条 根本条件制度各系列各级别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根本条件以任现职以来取得的业绩为准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必须满足资格条件和相应岗位的根本申报条件〔详见附件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根本条件?〕任职根本条件只是申报、推荐的入门条件,其任职资格的评审还应按相应条例所规定的任职条件以及岗位设置需要全面掌握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申报,首先要看有无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其次要看是否满足申报条件。
学校按职务结构比例和设岗情况下达指标第十八条 申请资格审查制度为切实发挥各级评审组织的作用,资格审查由各单位初评组负责,对本单位申报的正副高职评审材料逐一审查各单位在业务条件的审核上要严格把关,党政一把手要负全面责任学校以适当方式对初评通过人员进行抽查,抽查结果报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审查委员会审议经审议确定未到达思想政治条件和业务条件要求的人员,取消当年申报资格,所占指标同时作废第十九条 限制申请次数制度申请者申请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次数不得超过3次,并且3次申请至少应有1次间隔对于未超过限制次数、上一年度已通过校学科评审组评审者可不受间隔1次的限制累计次数以各院〔系〕级初评通过并上报学校参加学科评议组评审为依据第二十条 申请年龄限制制度年龄超过55岁的副高职人员,不得再申请参加正高职的评审;年龄超过50岁的中级职称人员,不得再申请参加副高职的评审;年龄超过40岁的初级职称人员,不得再申请参加中级职称的评审第二十一条 校外同行专家鉴定制度对初评通过的候选人,学校实行校外同行专家鉴定制度正高职申请者应聘请5位具有正高职的校外在职同行专家评审,副高职申请者应聘请3位具有正高职的校外同行专家评审。
申请者可以提供需要回避的同行专家名单供送外评审时参考具体要求详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同行专家评议工作规程?〔附件三〕第二十二条 公示制度各初评组应对申请人的申报资格及参评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初评结束后,各初评组应将所有通过人员的评审材料集中公示,并将公示的时间、地点上报人事处,学校将组织抽查初评组、学科组、高评委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均予以公示公示时间至少一周各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均可书面向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办公室反映问题,工作办公室将认真受理和反响第二十三条 公开辩论制度在各级评审程序中,均可约请申请者到会辩论申请正高职除在校高评委评审程序中实行公开辩论外,教师系列还要进行教学质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公开辩论,由主管教学副校长组织;教育管理系列还要进行管理工作水平的公开辩论,由主管人事人才工作副校长组织但凡辩论成绩没有通过及格标准的,不得再参加下一轮评审第二十四条 直评制度对留学回国人员中的突出人才或引进的特殊人才,可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实行特定直评程序评审对校内在职人员中业绩突出者,实行校内直评制度,任职年限条件可适当放宽,获得博士学位满2年可申请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获得博士学位满5年可申请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校内直评人员其他资格、业绩条件及评审程序与常规评审人员要求一致 第六章 关于职务系列转换第二十五条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的类别必须与申请者所在岗位和承担的工作性质相对应对于确因工作需要调整工作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岗位与原岗位职务系列不一致的,在现岗位工作满一年后,可以申请转换系列,但需要满足专业技术职务转换条件及相应任职时间要求具体内容包括:①教师系列、研究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可通过申报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务完成两个系列转换;②教师系列、研究系列向其他系列转换或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之间的转换,必须首先申请与原职务相同档次的任职资格,评审通过者,认定现岗位职务的任职资格③实验技术人员在未取得本系列最高专业技术职务之前原那么上不能申报教师、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④转换职务系列人员的任职时间可与原职务的任职时间合并计算,但任现职务时间申报中级职务不得少于2年,申报高级职务不得少于3年第七章 关于评审工作纪律第二十六条 申报者必须如实提供申报所需材料假设发现材料不实,弄虚作假者,取消参评资格或已通过的任职资格,3年内不得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情节严重者,根据学校相关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