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doc
17页梁的分类 梁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如据截面形式,可分为矩形截面梁、T形截面梁、十字形截面梁、工字形截面梁、匚形截面梁、囗形截面梁、不规则截面梁;依据梁与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正)梁、反梁在这里,为方便大家对梁钢筋计算的理解,我们进行如下分类: 按照结构工程属性,分为框架梁、剪力墙支承的框架梁、内框架梁、梁、砌体墙梁、砌体过梁、剪力墙连梁、剪力墙暗梁、剪力墙边框梁;按照其在房屋的不同部位,分为屋面梁、楼面梁、地下框架梁、基础梁;依据梁与梁之间的搁置与支承关系,分为主梁和次梁而实际上出现于工程项目中一根具体的梁,多数是由上述N种属性的叠加,即不是单纯的某一种梁梁钢筋的种类及其作用 纵向受力筋配置在梁的受拉区(梁下部),承受由弯矩产生的拉力;当荷载比较大时在受压区也配置受力筋,它和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 弯起筋由纵向受力筋在支座处弯起而成,弯起部分用来分担剪力或支座的负弯矩 架立筋配置在梁上部两边,用以固定箍筋的位置以便形成空间骨架,当梁上部设计有纵向受压筋时,可用之代替架立筋 箍筋沿着梁长间隔布置,承担斜截面剪力、限制裂缝的开展及用来固定纵向钢筋 吊筋当主梁上有次梁时,在次梁下的主梁中布置吊筋,承担次梁集中荷载产生的剪力。
腰筋当梁在受有弯矩的同时受有扭矩,则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受扭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N”表示;当梁的高度超过一定的数值,为保证梁的稳定性,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构造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G”表示 受扭钢筋与构造钢筋一般统称“腰筋”,它需要用拉筋来固定,拉筋的直径一般同箍筋,沿梁长间隔布置,其间距一般为箍筋间距的2倍梁的配筋表示方法 梁平法施工图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截面注写方式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具体表示方法详见03G101-1梁钢筋的计算 梁需要计算的钢筋量如图1表示 梁钢筋计算的基本方法下面以楼层框架梁为例简述钢筋计算的基本方法 上下部通长筋长度计算直锚当梁支座足够宽时,上部纵筋直锚在支座里,应满足如下条件: 楼层框架梁上下部贯通筋长度 =通跨净长+左右锚入支座长度 =ln+max【(laE),(0.5hc+5d)】 其中:ln—通跨净长;hc—柱截面沿框架梁方向的宽度;max—取大值的意思;laE—锚固长度;d—钢筋直径上下部通长筋长度计算弯锚 当梁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时,上部纵筋弯锚在支座里,应满足如下条件: 楼层框架梁上下部贯通筋长度 =通跨净长+左右锚入支座长度 =ln+max【(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15d)】 下部非贯通筋长度计算。
伸入支座-直锚当支座足够宽时,支座下部非贯通筋直锚在支座里,计算公式如下: 下部非贯通筋长度 =净跨长度+左右锚入支座长度 =lnn+max【(laE),(0.5hc+5d)】(注:lnn为净跨长度) 端支座下部非贯通筋长度计算伸入支座-弯锚当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时,支座下部非贯通筋必须弯锚,计算公式如下: 端支座下部非贯通筋长度 =净跨长度+左右锚入支座长度 ={lnn+max【(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15d)】}/端支座+{max【(laE),(0.5hc+5d)】}/中间支座 中间支座下部非贯通筋长度 =净跨长度+左右锚入支座长度 =lnn+ max【(laE),(0.5hc+5d)】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lnn-2×0.1lnn(注:lnn为净跨长度,该公式不适用框支梁) 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第一排端支座负筋长度=ln/3+端支座锚固长度(ln为净跨长) 直锚时,端支座锚固长度=max【(laE),(0.5hc+5d)】; 弯锚时,端支座锚固长度=max【(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15d)】。
第二排端支座负筋长度=ln/4+端支座锚固长度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第一排中间支座负筋长度=ln/3×2+hc 其中:ln取左跨净长与右跨净长的较大值;hc为支座宽度 第二排中间支座负筋长度=ln/3×2+hc 架立筋长度计算首尾跨架立筋长度=ln1-ln/3-max(ln1,ln2)/3+150×2 中间跨架立筋长度=ln2-max(ln1,ln2)/3-max(ln2,ln3)/3+150×2 侧面构造纵筋长度计算 梁侧面构造纵筋=ln+15d×2(注:此处ln为梁通跨净长) 侧面抗扭纵筋长度计算梁侧面抗扭纵筋的计算方法和下通筋一样,分两种情况: 直锚梁侧面抗扭纵筋长度=ln+max【(laE),(0.5hc+5d)】×2(注:此处ln为梁通跨净长) 弯锚梁侧面抗扭纵筋长度=ln+max【(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15d)】×2 以上介绍的5种钢筋的根数不需要特意计算,直接在图中可以看出 拉筋梁内存在侧面纵筋就一定存在拉筋关于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的配置在03G101-1图集第62页有如下规定: 1.当hw(梁高)≤450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 2.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
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拉筋长度计算分以下两种情况: 拉筋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拉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4d+1.9d×2+max(10d,75mm)×2 拉筋仅勾住主筋拉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2d+1.9d×2+max(10d,75mm)×2 拉筋数量未给定拉筋间距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 给定拉筋布筋间距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1 箍筋长度计算按中心线长度计算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1/2d×2)×2+(梁高-保护层×2+1/2d×2)×2+1.9d×2+max(10d,75mm)×2 按外皮长度计算箍筋长度=(梁宽+梁高)-保护层×8+8d+1.9d×2+max(10d,75mm)×2 注:一般来说,预算按外皮长度计算箍筋长度;当箍筋为复合箍时,应采用大箍套小箍的形式 箍筋的数量=加密区数量+非加密区数量 注:若存在附加箍筋,数量另计 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梁加密区数量=【max(2hb,500mm)-50 mm】/加密区箍筋间距+1 注:hb为梁截面高度;弧形梁沿梁中心线展开,箍筋间距沿凸面线度量;当梁纵筋(不包括侧面G大头的构造筋及架立筋)采用绑扎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箍筋。
二至四级抗震等级框架梁加密区数量=【max(1.5hb,500mm)-50 mm】/加密区箍筋间距+1 箍筋非加密区数量=(净跨长-加密区长度×2)/非加密区箍筋间距-1 吊筋长度计算吊筋长度=次梁宽+50×2+(主梁高-保护层×2)/sina×2+20d×2 主梁高>800mm时,a取值为60°;主梁高≤800mm时,a取值为45° 吊筋数量根据图纸标注或说明根数计量即可 附加钢筋次梁处可能存在附加箍筋,附加箍筋的数量在图中或设计说明中可直接查得,需要注意的是该附加箍筋范围内原先的正常箍筋或加密区箍筋仍照常设置,不受影响 屋面框架梁角部附加钢筋屋面框架梁,当柱纵筋直径≥25mm时,在柱宽范围内的柱箍筋内侧设置间距>150mm,但不少于3A10的角部附加钢筋 顶梁边柱03G101-1图集中第55页、56页是关于“抗震屋面框架梁WKL纵向钢筋构造”,其实质是屋面抗震框架梁与边框架柱之间的关系,即顶梁边柱的构造,分两种:边框架柱的外侧纵筋插入屋面框架梁的顶部(简称“柱插梁”);屋面框架梁的上部纵筋插入边框架柱的外侧(简称“梁插柱”),“梁插柱”方法所用的钢筋略多于“柱插梁”。
在计算钢筋时,需要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做法,因为一般设计图纸上很少给出采用哪种方法,具体工程时可咨询设计或参照施工组织设计梁钢筋计算实例 框架梁KL1,如图2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二级抗震设计,钢筋定尺按9m考虑,当梁钢筋d>22mm时,选择焊接连接方式,柱的断面均为600mm×600mm,次梁宽为350mm,计算该梁的钢筋重量 解:首先,根据题中所给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钢筋规格,查03G101-1图集,得直径规格25mm的钢筋锚固长度Lae=44d,保护层厚度为25mm; 其次,依据部位计算钢筋长度,根据计算规则,长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上部通长筋(B25)长度=(3.6+7.2×3-0.6+2×10d+0.4×44d×2+15d×2)=26.73m (注:其中2×10d为两个焊接增加长度,根据JGJ18-2003《钢筋焊接即验收规程》规定,Ⅱ级钢单面焊搭接长度≥10d,双面焊搭接长度≥5d,此处暂按单面焊搭接长度10d考虑 数量:2根 总长度=26.73×2=53.46m ②-③轴线第一排上部钢筋(B25)长度=(3.6-0.6+0.4×44d+15d+0.6+6.6/3)=6.62m; 数量:2根 总长度=13.24m ②-③轴线第二排上部钢筋(B25)长度=(3.6-0.6+0.4×44d+15d+0.6+6.6/4)=6.07m; 数量:4根 总长度=24.28m ④轴、⑤轴第一排支座负筋(B25)长度=(7.2-0.6)/3×2+0.6=5.00m; 数量:2×2=4根 总长度=20.00m ④轴、⑤轴第二排支座负筋(B25)长度=(7.2-0.6)/4×2+0.6=3.90m; 数量:4×2=8根 总长度=31.20m ⑥轴第一排支座负筋(B25)长度=6.6/3+0.4×44d+15d=3.02m; 数量:2根 总长度=6.04m ⑥轴第二排支座负筋(B25)长度=6.6/4+0.4×44d+15d=2.47m; 数量:4根 总长度=9.88m ②-③轴线下部筋(B25)长度=3+0.4×44d+15d+44d=4.92m; 数量:5根 总长度=24.60m ③-④轴线下部筋(B25)长度=6.6+2×44d=8.80m; 数量:7根 总长度=61.60m ④-⑤轴线下部筋(B25)长度=6.6+2×44d=8.80m; 数量:8根 总长度=70.40m ⑤-⑥轴线下部筋(B25)长度=6.6+0.4×44d+15d+44d=8.52m; 数量:7根 总长度=59.64m 箍筋(A10)长度=(0.3+0.7)×2-0.025×8+0.01×8+11.9d×2=2.12m; 加密区数量。
加密区长度=max(1.5×0.7,0.5)=1.5×0.7=1.05m 箍筋数量=(1.05-0.05)/0.1+1=11根 加密区数量:8个 箍筋总数1=11×8=88根 非加密区数量箍筋数量=(3+6.6×3-1.05×8)/0.2-4=68根 总长度=2.12×(88+68) =330.72m 吊筋(B18)长度=0.35+0.05×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