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疆地区农家肥腐熟堆肥制作有机肥技术研究.docx
14页南疆地区农家肥腐熟堆肥制作有机肥技术研究 摘要:农家肥中加入秸秆、杂草和有机物料腐熟剂混合后堆肥腐熟而制成有机肥料其营养比较丰富,具有肥效长和稳定的效果,同时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利用堆肥法处理农家肥制作有机肥是畜禽粪便的最佳利用途径,可达到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通过2019每年设置不同的处理模式,对堆体不同部位温度进行检测,观察记录腐熟农家肥的外观表现通过对不同模式处理堆体堆肥技术研究,为南疆地区农家肥腐熟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关键词:农家肥、腐熟、堆肥、有机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南疆地区牛羊产业集约化、规模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牛羊粪的处理问题也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牛羊粪如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易二次发酵造成农作物烧根,且牛羊粪中的各种病原菌、寄生虫卵及草籽等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1,2]因此,对牛羊粪进行堆肥腐熟处理制作有机肥料,是牛羊粪处理的重要途径利用畜禽粪便进行堆肥,不仅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变废为宝,将废弃物降解成绿色肥料或土壤调节剂,起到改良土壤和增加肥效的作用[3-5]因此,牛羊粪和其他作物秸秆等混合制作有机肥代替化肥变得尤为重要。
畜禽粪便资源,要将其变废为宝提高附加值必须进行堆肥化处理由于纤维素本身致密的结构及不易降解的特性导致其难以被充分利用或被大多数微生物直接作为碳源物质而转化利用,从而阻碍了堆肥技术在处理有机固体废物领域的发展[6,7]牛羊粪是我区的主要有机肥源,其厩肥和单一纯粪的堆制腐熟过程国内外有所研究,但由于供肥特性的差异,原材料混合比例不同等因素影响农家肥腐熟程度,限制了农家肥堆肥腐熟制作有机肥的进程[8,9]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模式处理,研究农家肥堆肥腐熟制作有机肥的技术,为南疆地区农家肥制作有机肥提供技术支持,1 试验材料与方法于2019年7月-9月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完成农家肥堆肥腐熟1.1 堆肥原料堆肥主要原料为当地牛羊厩肥和杂草腐熟助剂有尿素(总氮>46.4%)和HB腐熟剂(有机发酵专用菌剂)1.2腐熟堆肥处理方法堆肥方式采用地上好氧堆肥模式分为平地插入玉米把子模式,地上垫透气物插入玉米把子模式、地上透气沟插入玉米把子模式;加入尿素模式、不加尿素模式;加入腐熟剂模式,不加腐熟剂模式;物料粉碎模式、物料未粉碎模式,如表1所示试验总共设37个处理,处理具体方法如表2所示通过添加尿素调节碳氮比,每立方米有机物投入5kg尿素。
添加HB腐熟剂的处理每立方米有机物料投入0.1 kg不同处理有机肥积造量为27m³,由70%的青草和30%牛羊厩肥组成,混合均匀后,水分含量调至为55-60%,堆高约1.5-1.8m,堆中间放2个玉米把子透气,均用厚度为1mm农用地膜覆盖堆肥从7月15日开始,第一天开始对堆肥内部上中下部位进行检测,同时对有机肥堆肥外观、气味、腐烂程度进行观察记录表1不同堆肥因素地面处理方式代码原料处理方式代码腐熟剂种类代码调节碳氮比代码不处理A1干草未粉碎B1添加HB腐熟剂C1添加尿素D1铺设未粉碎干草20cmA2干草粉碎B2未添加HB腐熟剂C2未添加尿素D2挖透气沟A3鲜草未粉碎B3鲜草粉碎B4表2 不同堆肥处理模式处理模式处理模式处理模式处理模式处理1A3B3C2D2处理2A1B4C2D2处理2A2B4C2D1处理4A2B3C2D1处理5A2B1C2D1处理6A2B4C1D2处理7A2B3C1D2处理8A2B1C1D2处理9A2B3C1D1处理10A2B1C1D1处理11A2B1C2D1处理12A2B2C1D2处理13A2B4C1D1处理14A2B2C1D1处理15A1B3C1D2处理16A1B1C1D2处理17A3B1C1D1处理18A3B3C1D1处理19A3B2C2D1处理20A3B4C2D1处理21A3B2C1D2处理22A3B4C1D2处理23A3B1C1D2处理24A3B3C1D2处理25A3B1C2D1处理26A3B3C2D1处理27A1B1C1D1处理28A1B3C1D1处理29A1B2C1D1处理30A1B4C1D1处理31A1B2C1D2处理32A1B4C1D2处理33A1B2C2D2处理34A1B3C2D2处理35A2B3D2处理36A2B3C2D1处理37A2B2C2D12 结果与分析2.1 堆肥堆体不同部位温度变化情况堆肥当天开始对堆体内不同部位的温度进行监测,不同堆肥模式处理下堆内不同部位温度高于50℃天数,如表3所示。
结果显示,不同模式处理下堆体温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堆肥开始一周内堆体温度上升较快,堆体内下部温度上升速率最快堆体温度升高后持续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堆肥基本完全腐熟后堆体温度缓慢下降堆体温度整体上部温度较高,其次是中部,下部温度最低2.2 地面处理方式对堆肥堆体温度的影响地面不进行处理与地面铺设20cm厚干草和挖气沟相比堆体整体温度较低,其中处理32堆体温度大于50℃的天数占监测天数的15%其中处理30堆体上部温度超过50℃有10天,占监测天数的50%处理15堆体中部温温度过50℃有5天,占监测天数的25%处理32堆体下部温度高于50℃只有3天,占监测天数的15%(表3)2.3 杂草处理方式对堆肥堆体温度的影响干草经粉碎处理后堆体升温效果明显,堆体内不同部位温度较高,其中处理12、14和21堆体不同部位温度超过50℃的天数占监测天数比例在95%以上鲜草对堆体影响较大,其中处理32鲜草粉碎堆体上部温度和下部温度超过50℃天数最少,占监测天数的50%,处理15鲜草未粉碎堆体中部温度超过50℃天数最少,占监测天数的25%(表3)2.4 腐熟助剂对堆肥堆体温度的影响农家肥堆肥发酵制作有机肥离不开微生物的活动。
碳氮比是微生物活动的重要营养条件,过高碳的氮比使微生物缺乏足够的氮而无法快速生长,是堆肥进程变化缓慢,过低的碳氮比会使微生物生长过于旺盛,都不利于堆肥发酵腐熟由表3可知,添加腐熟助剂HB腐熟剂和尿素对堆肥堆体的温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添加有机腐熟剂促进农家肥发酵腐熟程度,具有提高农家肥肥效的效果表3 不同堆肥处理模式处理堆内上部温度堆内中部部温度堆内下部温度堆内温度超过超过50℃占监测天数比例%超过50℃天数占监测天数比例%超过50℃天数占监测天数比例%超过50℃天数占监测天数比例%119951998808019219951890909019318901365505018419951995907019520100199570652061995178585851971680199595801681995189085851992010020100909020102010019959595201120100201001001002012201002010095952013199519959595191419952010010095191510505252020101617851995757517171680201009080161814701680454514192010019959590202013651890856513212010019959595202220100199590902023201001995959520242010020100909020251365136565651326199519955555192719951995757519281680157555551629201002010075752030105063035301031189017859585183211558401515113317851680707017341785157545451735189018906565183615751365505015372010017856565202.5 不同模式处理下农家肥腐熟外观表现堆肥40天后进行翻堆对腐熟的农家肥外观进行观察,堆体整体颜色为棕黄色和棕褐色。
如表4所示不同模式处理下农家肥进行堆腐熟腐熟发酵后堆体湿度变化较小,具有轻微的臭味,其中处理31、33和36具有中度臭味肉眼观察堆体菌丝数量,地面经过处理、原来粉碎、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的堆肥发酵程度较高,其中处理12和处理21菌丝含量最高,达到80%,处理2、12和14腐熟程度达到70%表4 不同模式堆肥外观表现处理臭味湿度菌丝(%)颜色手感腐熟程度(肉眼)1无低20棕黄色干502无中30棕褐色软703无中20棕黄色软504轻中30棕褐色软405无低20棕黄色干406轻中30棕色软607无低30棕黄色干408轻中30棕色软409无低10棕黄色干3010无低30棕褐色干3011无低60棕黄色干4012无低80棕褐色软7013无中30棕褐色软6014无中40棕褐色软7015轻低10棕黄色干4016无中40棕黄色干3017无中10棕黄色干2018轻中10棕黄色干1019无中20棕褐色软5020轻中30棕褐色软5021无中80棕褐色软7022无中50棕黄色软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