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研究.docx
3页互联网金融健康开展研究 互联网金融健康开展研究 【文章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展的异常迅速2021年,随着余额宝的上线,国内互联网金融更是呈现出势如破竹之势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开展一方面反衬出传统金融业的缺乏,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自身的风险面对互联网金融这一新事物带来的快捷、便利、高效等优势,正确认识其风险并从监管层面加强监督,才能使互联网金融发挥最大的成效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风险;健康开展;监管 1 文献综述 自互联网金融诞生以来,国内关于互联网金融研究的热情从未减少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到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进一步到监管的缺失等方面均有学者研究杨群华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并提出我国应该从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的平安体系、风险管理体系、法制体系和监管体系等方面入手,防范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汤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开展的趋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标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个人建议何虹认为互联网金融虽然以其方便、快捷、低本钱优势受到群众青睐,但其平安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王国真以我国互联网金融开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防范风险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2 互联网金融的界定与风险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主流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本文将互联网金融界定为非金融机构的互联网金融,即非金融机构利用技术优势,将其与金融业务结合形成的效劳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七种模式,分别是第三方支付平台、P2P网络小额信贷、众筹融资、虚拟电子货币、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效劳平台、互联网保险、互联网金融门户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开展,互联网金融不断向传统金融业的多个领域渗透相比于传统金融业,互联网金融以其本钱低、效率高和跨越地域限制等优势飞速开展在越来越注重资源配置效率的时代,互联网金融注定会繁荣开展下去但是,在享受来自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种种好处的同时,我们应认清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尤其是在目前各种卷款跑路现象频发的环境下本文主要从两个层面认识风险 第一:互联网金融企业行业风险关于企业行业风险,主要有两点:一是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根底向金融领域渗透的,如果没有高的技术,企业一方面有可能被攻击,客户个人信息以及资金面临风险,另一方面企业有可能失去竞争优势,退出市场。
二是道德风险,在目前立法、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一方面利用这一缝隙只是通过简单的设计一个平台就进入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其后的一系列的交易的合法性根本无法保证,另一方面,有些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与国外正规的企业相比,交易程序不透明,客户根本没有方法知晓资金的用途,这就为一些企业在资金出现问题的时候出现卷款潜逃等现象第二: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是目前有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专门法律的缺失,这就使得没有相关的法律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进入、合法的业务范围、相关交易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进行规定,互联网金融企业将面临一系列的法律风险尽管相关的政府文件均说明会支持金融改革、金融创新,但法律缺失的风险仍不容小觑除了以上两个比拟重要的风险,还有就是所有金融机构和企业都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关于这一点虽然也会对互联网金融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由于本文的研究主要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的特别的风险,因此不再赘述 3 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开展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其开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态度,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开展情况以及对金融体系的反应又决定着政府对它的态度。
从社会角度来讲,互联网金融还是带来了不少益处的因此,无论互联网金融还是政府都应从自身角度做好工作,实现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开展今年三月份,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开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这是继周小川之后,再次表达对互联网金融开展的支持因此,做好开展的最重要一步就是要防范风险,加强监管 第一,互联网金融企业要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同时加强行业自律此处的技术进步指的是加强互联网金融平安的技术创新等,不久前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宣布推出蓝牙USBKEY产品,应对互联网金融平安,这一技术主要可以实现身份认证、交易信息加密等,为加强技术平安提供了很好的先例有关于行业自律,出现的主要问题是自2021年8月互联网协会成立首家自律组织――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以来,行业自律组织数量上也是增加了很多,但质量参差不齐,所起的作用甚微,因此亟需对自律组织进行标准,建立一个真正有效,权威的互联网自律组织 第二,加速立法进程,明确监管机构从法律法规层面上标准互联网金融,是实现互联网金融健康开展的根底立法方面主要是首先对当前生效的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和银行监督管理法等法律进行修改,原因是这些法律对整个金融业的最根底的法律,这些法律如果没有顺应历史潮流,就不能较好的效劳于金融开展。
其次是制定专门的互联网金融法,对其范畴,准入、交易等进行标准关于监管层面,主要是明确监管主体,针对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根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真空状态,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央行和三会共同提供专门的人才组成一个专门互联网金融监督管理机构,专门履行互联网金融监管职责监管机构的组建也要写入相关法律,并对该机构的一些权力与义务进行界定,才能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实施有效的监管 【参考文献】 【1】汤皋.标准互联网金融开展与监管的思考[J].金融会计,2021:55-59 . 【2】 王国贞.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J].河北企业.2021:42 【3】 朱晋川.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背景、现状分析与趋势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21:5-8. 【4】杨群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业务管理.2021:102. 【5】 沈虹彬,谭杨杨,吉宁,胡聪聪,刘辉.2021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R].成都:社信基金,2021:5-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