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传.doc
21页枇师丈金请怨g *•期行政基舷X方*编制,• 眾隸丿 审核: 职隸丿 枇帝; 聊霖丿 广泰集团帘限公司珞制轴的;ZOtt 12 I 23目录1编制依据 41.1工程施工图纸及文件 41.2现行规范、规程 41.3现行标准 41.4其它 42工程概况 52.1承台数据统计 52.2大体积混凝土范围 52.3概况 53施工准备 63.1技术准备 63.2材料准备 63.3混凝土配合比准备 73.4生产准备 73.5作业条件 83.6机械、工具准备 83.7冬期施工材料准备 93.8劳动力准备 9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94.1现场布置及浇筑顺序 94.2混凝土浇筑方法 115混凝土测温与养护 115.1混凝土测温 115.2测温方法 125.3测温要求 125.4测温分析 125.5混凝土养护 136质量要求 166.1质量标准 166.2保证措施 167安全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措施 187.1 成品保护措施 187.2安全措施 188附图1编制依据1.1工程施工图纸及文件序号图纸签收日期1世界贸易中心办公楼施工图纸11月3日1.2现行规范、规程类别名称编号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行业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临吋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1.3现行标准类别名称编号国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标准GB50300-2001行业建筑施T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4其它类别名称编号其它冬期施工手册项玉璞、曹继文主编2工程概况2.1承台数据统计************办公楼B座工程采用桩基础和筏板基础,单桩承台33个、中部为核心筒承台,具体尺寸详见下表:承台编号数貝JII平面尺寸承台厚度单体混凝土体积(m3)混凝土体积合计(m3)CT-A32mx2m1.6m6.419.2CT-AX62mx2m1.6m6.438.4C「A〃32mx2m1.6m6.419.2CT-B212.2mx2m1.6m7.04147.84底板及梁混凝1305土合计约 15302.2大体积混凝土范围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2.1.10Z规定,混凝土结构实 体最小尺寸等于或者大于1m,或者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 缝的混凝土即为大体积混凝土,故上述2.1中所有承台均为大体积混凝土。
2.3概况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S8,混凝土量约1530m3;外墙 混凝土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S8,混凝土量约为10 m3,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核 心筒配筋:面筋及底筋均为HRB400 28@150;底板配筋:而筋及底筋均为HRB400 18@200, CT・A、CT-A\ CT-A\ CT-B 面筋及底筋均为 HRB335 22@150o3.1技术准备3.1.1各岗位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规范和图纸;3.1.2技术部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方案;3.1.3召开技术交底会议,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对工长交底,使其施工前作好 充分准备3.1.4工长对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前技术、质量交底3.1.5技术部向工长提供混凝土浇筑申请单、钢筋隐蔽单3.1.6混凝土浇筑前,预先与混凝土供应单位办理预拌混凝土委托单及浇筑申请,委托 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以及浇筑时间等必 要时与混凝土供应商签定质量保证合同3.2材料准备3.2.1对商站混凝土要求如下:不得使用早强水泥;混凝土水灰比控制在0.5以下;入 泵吋坍落度控制在140〜160mm;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和易性满足要求。
不满 足其中一个条件者,混凝土必须退场3.2.2为保证大体积碇的施工质量,原材料的选择极为重要,对各种材料必须通过严格 选择,符合各项规范要求方可使用3.3.3.1 水泥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必须严格验收,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证 明书,按验收规定对水泥进行取样、试验,尤其是水泥的安定性,必须严格检测3.3.3.2 碎石选用级配较好的花岗岩碎石,粒径为10〜3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 %,且不得 含有机杂质3.3.3.3 砂选用级配较好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得超过2%,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得少于15%o3.3.3.4外加剂选用微膨胀剂、减水剂及防冻剂具体材料与业主及设计方确认后选用)3.3混凝土配合比准备3.3.1混凝土采用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 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3.3.2混凝土配合比应按试配确定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进行设计3.3.3通过试验室进行多种配合比的试验和研究,选用最佳配合比作为生产殓的施工配 合比,此种配合比满足以下要求:3.3.3.1轮强度不低于C40 ,抗渗强度不小于S8。
3.3.3.2水灰比控制在0.45〜0.5,坍落度控制在14〜16cm3.3.3.3確的初凝吋间不少于5小时3.3.3.4妊的砂率控制在35%〜40%o3.3.3.5外加剂能起到降低水泥水化热峰值及推迟热峰值出现的时间;延缓碗凝结时 间,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碗的干缩,提高碇强度,改善碗的和易性3.3.3.6混凝土掺加适量防冻剂,提高混凝土自身防冻效果3.4生产准备3.4.1检查现场临水临电情况,并确保施工用水电能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3.4.2根据技术方案要求组织施工机械的进场、报验、安装、调试工作,使其在施工过 程中能满足工程需要3.4.3试验人员及吋对混凝土进行取样、送检3.4.4各利|计量、测量用具及吋检查、送检并且检定证书材料齐全3.4.5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必要的燃料薄膜、保温材料及测温用具等3.4.6半浇筑混凝土半日气温低于・5°C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搅拌筒采用棉被包裹; 泵管采用棉被包裹保温,以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5°Co3.4.7动力部门应提前一个星期与建设单位联系好施工用电,保证混凝土振捣及施工照保护碧水蓝夭、站建録色家倉 送明3.4.8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期间,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保卫人员等昼夜排 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
3.5作业条件3.5.1各种专业管线己埋设完毕,钢筋隐检、模板预检己完成3.5.2施工人员的通道架设完毕、泵管架设完毕;3.5.3振捣设备调试正常及备用一定数量的振捣棒3.5.4放料处与浇筑点的联络信号已准备就绪3.6机械、工具准备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M性能1混凝土地泵HBT60台3(…台备用)2汽车泵台13妊罐车8方辆104混凝土振捣棒(p50台12 (两台备用)2.2kW5尖锹把156平锹把157木抹子把58铝合金长刮杠把59塌落度测试筒个110试模(含抗渗)63.7冬期施工材料准备号名称单位数星1塑料薄膜m250002保温棉被m250003水银温度计根54电子测温仪台13.8劳动力准备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混凝土工302架子工53养护工34钢筋工2负责看钢筋5木工2负责看模板7试验员29测温工2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4.1现场布置及浇筑顺序地泵布置见下图所示1#泵HBT60、2#泵HBT60、3#泵为汽车泵5518塔吊配合 浇筑三台泵同吋浇筑核心筒电梯井混凝土,待混凝土浇筑至50%时,汽车泵继续浇筑该 部位,一号泵从主楼西南角顺泵管往北浇筑,二号泵从主楼西南角往东浇筑汽车泵 将核心筒浇筑完后,浇筑主楼东方向地梁及板混凝土。
在基坑外的斜坡段,泵管采用钢 管架设;在基坑内,泵管下用木柿铺垫,木林下 用废旧轮胎來保护钢筋符施工平面图4.2混凝土浇筑方法核心筒内碇约792m3,核心筒外围轮量约738m3,后浇带以内裙房约300m3 ,HTB60按每小吋20m3计算,需要 1830- (20+20+20) =30.5h4.2.1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一个坡度、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浇筑吋先在 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连续 浇筑,循序推进振捣点的间距为500mm,插点距离模板不大于200mm4.2.2混凝土浇筑吋在每台泵管的出料口处配置1台振捣棒,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 大,5台振捣棒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2台振捣棒主要负责顶部混凝 土振捣4.2.3核心筒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斜面分层推进浇筑4.2.4为使上下层不产生冷缝,上层混凝土振捣实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且振捣 棒下插5cmo振捣要采取快插慢拔的原则并略微上下抽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振捣时 间一般控制在表而出浮浆且不再下沉为止,一般为15〜30s,并且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振捣4.2.5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上浮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面流到坑边,随混凝土向前推 进,最后一起抽排。
混凝土排除泌水和浮浆后,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用木抹子搓压、 拍实;在接近终凝前,用木抹子压光,使收缩裂缝闭合4.2.6高低跨处及吊模混凝土施工,采用塔吊互相配合进行施工先浇筑大面积混凝土, 待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并混凝土未到初凝前,利用塔吊浇筑高低跨或吊模处混凝土5混凝土测温与养护5.1混凝土测温为了随时了解和掌握各部位殓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情况,防 止碗在浇筑、养护过程中出现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以便随吋采取有效措施,使 碗的内外温差控制在允许范I韦I (25°C)内,确保碗的施工质量,对底板碇采用电子测 温仪监测和控制5.1.1测温点布设图参见附图一《地下室底板测温点布置》5.1.2测温内容及频率测温内容测温次数室外气温及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即8点14点20点2点)混凝土出罐、入模温度每车一次在混凝土升温阶段各测温点的温度每2h—•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h开始)在混凝土降温阶段各测温点的温度每6h —•次5.2测温方法预埋测温探头,将探头固定在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