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知识大全.docx
16页黑茶知识大全 关于黑茶的知识,你了解多少?来看看小编与你分享的黑茶知识大全吧 黑茶知识汇总 基本概况 《黑茶》(dark tea),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 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 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黑毛茶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 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湖北老黑茶、四川藏茶(边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茯茶) 工艺流程 01 杀青 由于黑茶原料比较粗老,为了避免黑茶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1千克清水) 洒水要均匀,以便于黑茶杀青能杀匀杀透 02 初揉 黑茶原料粗老,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 初揉中揉捻机转速以4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 待黑茶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03 渥堆 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 黑茶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黑茶渥堆要在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
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块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左右,上面加盖湿布、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湿 渥堆过程中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均匀 堆积24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 04 复揉 将渥堆适度的黑茶茶坯解块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 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05 烘焙 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 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 干燥方法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烟味,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 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 在灶口处的地面燃烧松柴,松柴采取横架方式,并保持火力均匀,借风力使火温均匀地透入七星孔内,要火温均匀地扩散到灶面焙帘上 当焙帘上温度达到70℃以上时,开始撒上第一层茶坯,厚度约2~3厘米,待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再撒第二层,撒叶厚度稍薄,这样一层一层地加到5~7层,总的厚度不超过焙框的高度 待最上面的茶坯达七八成干时,即退火翻焙 翻焙用特制铁叉,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面来,将尚未干的上层翻至下面去。
继续升火烘焙,待上中下各层茶叶干燥到适度,即行下焙 06 自然晾置 自然晾置干燥法为传统干燥工艺,黑砖仍采用这种传统工艺,茶叶踩压成包压制成形后,置于阴凉通风之处,10-15天时间 千两茶百两茶等则用日晒夜露49天的干燥工艺,让水分缓慢干燥 黑茶品种 黑茶品种可分为紧压茶与散装茶及花卷三大类,紧压茶为砖茶,主要有茯砖、花砖、黑砖、青砖茶,俗称四砖,散装茶主要有天尖、贡尖、生尖统称为三尖,花卷茶有十两、百两、千两等 01 三尖 天尖:是用一级黑毛茶压制而成, 外形色泽乌润,内质香气清香,滋味浓厚,汤色橙黄,叶底黄褐 贡尖:是用二级黑毛茶压制而成,外形色泽黑带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稍橙黄,叶底黄褐带暗 生尖:是用三级黑毛茶压制而成 外形色泽黑褐,香气平淡,稍带焦香,滋味尚浓微涩,汤色暗褐,叶底黑褐粗老 02 茯砖 陕西茯茶出自于陕西咸阳泾阳,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她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 茶体紧结,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菌香四溢,茶汤橙红透亮,滋味醇厚悠长 适合高寒地带及高脂饮食地区的人群饮用 特别是对居住在沙漠、戈壁、高原等荒凉地区,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的游牧民族而言,在缺少蔬菜水果的情况下因而,在中国西北地区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03 花砖 “花砖”历史上叫“花卷”,因一卷茶净重合老秤1000两,故又称“千两茶” 过去,花卷的加工方法是用安化高家溪和马家溪的优质黑毛茶作原料,用棍锤筑制在长形筒的篾篓中,筑造成圆柱形,高147厘米,直径20厘米,做工精细,品质优良 1958年“花卷”改制成为长方形砖茶 规格为35×18×3.5厘米 正面边有花纹,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微涩,汤色红黄,叶底老嫩匀称,每片花砖净重2公斤 目前有1kg、2kg等几种规格,花砖形状虽然与花卷不同,但内质基本接近,成为黑茶类的新品种,代替了历史上的花茶,受到了销区的赞赏与欢迎 “花砖”的名称来由,一是由卷改砖形,二是砖面四边有花纹,以示与其他砖茶的区别,故名“花砖” 04 黑砖 黑砖茶,因用黑毛茶作原料,色泽黑润,成品块状如砖,故名 其原料选自安化、桃江、益阳、汉寿、宁乡等县茶厂生产的优质黑毛茶 制作时先将原料筛分整形,风选拣剔提净,按比例拼配;机压时,先高温汽蒸灭菌,再高压定型,检验修整,缓慢干燥,包装成为砖茶成品 每块重2公斤,呈长方砖块形,长35厘米,宽18..5厘米,厚3.5厘米 砖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茶叶香气纯正,汤色黄红稍褐,滋味较浓醇。
该品为半发酵茶,去除鲜叶中的青草气,加以砖身紧实,不易受潮霉变,收藏数年仍不变味,且越陈越好,适于烹煮饮用,尚可加入乳品和食糖调饮 05 青砖茶 青砖茶是黑茶中的一种,也称湖北黑茶,具有其它普通黑茶和普洱茶所没有的自然茶香 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是青砖茶的原产地,已有两百多年的生产历史 它以老青茶为原料,经蒸汽高温压制而成,汤色澄红清亮,浓酽馨香,味道纯正,回甘隽永 青砖茶经发酵、高温蒸压、适当存放自然后发酵后,茶叶中的儿茶素和茶多酚比普通茶更易溶于水中,饮用青砖茶,除生津解渴外,其具有的化腻健胃,降脂瘦身,御寒提神,杀菌止泻等独特功效为其它茶类所不及 06 千两茶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湖南茶商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创制出了千两茶,即“花卷”茶 千两茶成品每支净重合老称1000两,故俗称“千两茶” 千两茶是采用安化本地产优质黑毛茶为原料,将经汽蒸变软后的黑毛茶灌入垫有蓼叶和棕片的长圆筒形的篾篓中,用棍、锤等筑制工具,运用绞、压、踩、滚、锤等技术,经多次反复锤压和束紧,使茶支达到致密坚实的要求,最后形成高160厘米左右、直径0.2米左右的呈树状的圆柱体,在自然条件下经“日晒夜露”七七四十九日,自然干燥而成。
千两茶茶包装原始独特,外形硕大挺拔,很具视觉冲击力 其外形色泽黑润油亮,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味中带蓼叶.竹黄、糯米香味 存放越久,品味越佳 07 康砖金尖 创制于1074年前后,都是经过蒸压而成的砖形茶 康砖品质较高,金尖品质较次 两者加工方法相同,不同的只是原料品质有差异 康砖茶每块净重0.5公斤,金尖每块净重2.5公斤 康砖为圆角枕形,大小规格为17×9×6厘米 金尖也是圆角枕形,大小规格为24×19×12厘米 康砖外形色泽棕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红浓,叶底花杂较粗;金尖外形色泽棕褐,香气平和,滋味醇和,水色红亮,叶底暗褐粗老 08 四川边茶 四川边茶分南路边茶(藏茶)和西路边茶两类,四川雅安、天全、荣经等地生产的南路边茶,过去分为毛尖、芽细、康砖、金玉、金仓六个花色,简化为康砖、金尖两个花色 南路边茶制法是用割刀采割来的枝叶杀青后,经过多次的“扎堆”、“蒸、馏”后晒干 南路边茶(藏茶)为黑茶品种制法最复杂,经过32多道工序制成 西路边茶制法简单,将采割来的枝叶直接晒干即可 09 广西梧州六堡茶 广西黑茶最著名的是梧州六堡茶,因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
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 六堡茶制造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沤堆、复揉、干燥,制成毛茶后再加工时仍需潮水沤堆,蒸压装篓,堆放陈化,最后使六堡茶汤味形成红、浓、醇、陈的特点 食用指南 01 熬煮 在唐朝之前,茶都是用于熬煮后饮用的,其功能成份才气被人体充实吸取 从唐朝起头,茶才盛行冲泡饮用,到宋朝期间到达鼎盛 黑茶的熬煮其实很简略,待水温加热到开,放入适量黑茶(此时勿需加壶盖),沸腾熬煮2分钟关火,盖上壶盖焖泡3~5分钟,滤渣后即可饮用 因为黑茶的陈、醇特点,发起将煮好的茶先倒入暧水瓶中焖1~2小时,其味更醇喷鼻,尚可每晚睡前将煮好的茶放于暖水瓶中,第二天饮用,其茶的深度发酵历程更充实,保健感化代价和口感更佳、更光滑,汤色也更美丽透红 02 饮用方法 黑茶类的制作过程一般注重发酵或后发酵,有的紧压成砖茶、饼茶和散茶 黑茶一般选用茶壶茶具冲泡,条件准许下可煮茶 黑茶需使用沸水冲泡 具体冲泡方法如下:取茶 黑茶一般形态有三种,千两饼茶、颗粒茶、千两茶 千两饼取茶 用黑茶刀顺着茶叶纹路,倾斜将整茶撬取下来即可 颗粒茶取茶 由于颗粒装的黑茶已经切取好,把黑茶从包装拿出即可。
千两茶取茶 用铁锹、铁锤等工具取茶,取千两茶时要小心,不要伤及手指 泡茶第一步:投茶 投茶将黑茶大约15g投入如意杯中 如意杯是泡黑茶的专用杯,它可以实现茶水分离,更好的泡出黑茶 泡茶第二步:冲泡 按1:40左右的茶水比例沸水冲泡 由于黑茶比较老,所以泡茶时一定要用100摄氏度的沸水,才能将黑茶的茶味完全泡出 泡茶第三步:茶水分离 如果用如意杯冲泡黑茶,直接按杯口按钮,便可实现茶水分离 再将如意杯中的茶水带入茶杯用直接饮用即可,也可直接用如意杯饮用小提示:泡黑茶时不要搅拌黑茶、或压紧黑茶茶叶,这样会使茶水浑浊 五种喝法 黑茶主要产于湖南的安化县、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主要品种有安化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藏茶、广西六堡散茶等 黑茶不比绿茶没有限定不同茶品配以不同的泡法,五种黑茶的喝法,只要自己喜欢都可以用来冲泡 一、传统的喝法:取茶10至15克,用壶或其它容器盛满500毫升的水,煮至一沸时,将茶放入其中,待至壶中水再沸腾时,改用文火煮一至二分钟,停火后,滤去茶渣,即可饮用第二篇:天文知识大全 1500字 正所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关于天文知识,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天文知识大全,欢迎阅读。
1、天球 天球就是以观测者为球心,以无限大为半径所描绘出的假想球面,我们看到的天体(星星、月亮、太阳)是其在这个巨大的圆球的球面上的投影位置 2、周日视运动 由于地球自转(自西向东),所以地面上的观测者看到的天体在一天中在天球上自东向西沿着与转轴垂直的平面内的小圆转过一周 3、子午圈 过观测者的天顶和南北天极的大圆 4、中天 天体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时,叫做中天由于地球的自转,天体一天要穿过子午圈两次,其中离观测者天顶较近一次(一般是晚上的那一次)叫上中天另外那一次叫下中天 5、黄道 简单的说就是太阳在天球中的运行轨迹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所以黄道也就是地球公转轨道与天球的交线 6、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