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rdQ量表在胃食管反流病中诊断价值研究.docx
4页GerdQ量表在胃食管反流病中诊断价值研究CS【摘要】目的:探讨GerdQ量表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94例疑似GERD患者行内镜、 PPI试验等诊断,同时进行GerdQ量表问卷调查,GerdQ积 分达8分者判定为患上胃食管反流病(GERD),进而分析GerdQ 量表诊断GERD的价值结果:GERD组(RE+NERD)中,GerdQ 积分主要分布在7〜12分的分数段中,非GERD组的积分则 主要分布在18岁;(4)行疾病诊断患者知情并同意排除 标准:(1)近期出现呕吐、体重下降、吞咽困难等症状患者;(2)患有消化性溃疡患者;(3)接受过胃十二指肠手术及食管手术,无法接受内镜检查者;(4)患者严重肝、肾、脑、 心、肺等基础性疾病者1. 2方法1.2.1研究步骤所选患者在医师指导和监督下,对 GerdQ量表进行认真、详细填写94例患者均行相应的内镜 检查,对于不符合内镜下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的患者,给 予PPI诊断性治疗试验1.2.2内镜检查对94例患者行内镜检查,检查时患者 需空腹RE内镜诊断标准为洛杉矶标准,检查结果呈阳性者 判定为反流性食管炎(RE)。
1.2. 3 PPI试验 经过内镜检查发现无糜烂现象且检查结 果呈阴性患者行1周PPI试验,试验药物选用埃索美拉哩片 20 mg, 2次/d接受相应治疗7 d后,患者症状积分与治疗 前相比降低超过75%判定为治疗试验阳性,将此类患者诊断 为非糜烂性NERD[3] o1. 2. 4 GERD诊断标准接受PPI试验或者内镜检查后, 其中一项呈阳性反应者可诊断为阳性GERD, GERD包括NERD、 RE两种两项诊断结果均不符合患者,无法将其判定为GERD, 临床上将其定义为非GERD组1. 2. 5 GerdQ量表的使用方法 让患者对自身最近1周症 状进行回顾:(1)反流发作频率,0 d为0分,1 d为1分, 2〜3 d为2分,4〜7 d为3分;(2)胃灼烧发作频率,0 d 为0分,1 d为1分,2〜3 d为2分,4〜7 d为3分;(3) 恶心发生频率,0 d为3分,1 d为2分,2〜3 d为1分,4〜 7 d为0分,6分为最高分;(4)上腹部疼痛发生频率,0 d 为3分,1 d为2分,2〜3 d为1分,4〜7 d为0分;(5) 睡眠障碍自行服药频率,0 d为0分,1 d为1分,2〜3 d 为2分,4〜7 d为3分;(6)使用0TC药物频率,0 d为0 分,1 d为1分,2〜3 d为2分,4〜7 d为3分,最高分均 为6分。
在本次研究中,以6项总积分28分作为提示GERD 的诊断[4]1.2.6问卷调查的进行量表内容主要包括:(1) 一般 资料问卷表一般资料问卷的主要内容为性别、年龄、身高、 体重、病程、患病时间等基本信息2) GerdQ表GerdQ 表即为症状量表,其内容主要包括反流、烧心、恶心、失眠、 上腹部疼痛、OTC药物使用情况6项每个项目记0〜3分 GERD非典型、食管外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暧气、吞咽困 难、声音嘶哑、呕吐、上腹不适、哮喘等3) NERD的评价 方法内镜检查呈阴性结果患者的诊断方法:给予PPI制剂(埃索美拉13坐镁肠溶片20 mg, 2次/d)试验性治疗,治疗 时间为1周治疗时间结束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 况,并进行相应的评分,完成量表评价工作环节疗效评价 公式:P二(H0-H1) /H0,其中P为改善率,H0为治疗前分数, H1为治疗后分数[5]症状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三种显效:P$80%;有效:50%WPW80%;无效P 2结 果2. 1临床诊断情况94例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后,73例患者符合上述标准, 判定为GERD组在73例患者中,RE (RE组)41例,NERD(NERD组)32例。
余下21例为内境检查及PPI试验呈阴性 患者,无法对其进行GERD诊断,因此判定为非GERD组2. 2 GerdQ评分情况多数患者的分数6〜10分GERD组(RE+NERD)中,GerdQ 积分主要分布在7〜12分的分数段中,非GERD组的积分则主要分布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