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公路水土保持方案.docx
186页公路水土保持方案公路水土保持方案5目 录1. 综合说明 11.1 主体工程概况、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 11.2 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防治标准执行等级及规划目标值 31.3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3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41.5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41.6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与主要工程量 51.7 水土保持监测 61.8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71.9 结论与建议 71.10 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82. 方案编制总则 122.1 编制目的和意义 122.2 编制依据 122.3 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 152.4 指导思想 162.5 编制原则 162.6 设计深度、方案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 183. 项目概况 193.1 项目基本情况 193.2 项目组成及总体布置 203.3 主体工程施工组织 253.4 工程征占地 383.5 土石方平衡 393.6 工程投资 433.7 进度安排 433.8 拆迁安置 434. 项目区概况 454.1 自然环境概况 454.2 社会经济概况 474.3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495.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525.1 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525.2 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 555.3 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弃土(石、渣)场、取料场的布置、施工组织、施工方法与工艺等评价...................................................................................................................................................................575.4 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635.5 工程建设与运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665.6 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 686.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706.1 防治责任范围 706.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737 水土流失预测 757.1 水土流失成因、类型及分布 757.2 水土流失预测分区及时段的划分 767.3 水土流失预测内容与方法 787.4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837.5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897.6 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 90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938.1 防治目标 938.2 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948.3 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958.4 分区防治措施及典型设计 988.5 水土保持措施总工程量 1308.6 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 1328.7 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 1389 水土保持监测 1409.1 监测时段 1409.2 监测内容、方法及监测频次 1409.3 监测区域(段) 、监测点位 1489.4 监测工作量 1539.5 水土保持监测成果要求 15510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15610.1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15610.2 效益分析 17211. 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17611.1 组织领导和管理 17611.2 水土保持工程的后续设计 17611.3 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 17611.4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 17711.5 水土保持监测 17711.6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管理 17711.7 监督检查与竣工验收 17811.8 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 17812 结论与建议 17912.1 总体结论 17912.2 下阶段水土保持要求 17912.2 建议 180附件:附件一、编制某市某线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委托函附图:附图一、地理位置图附图二、路线方案示意图 附图三、路基标准横断面图附图四、路面结构方案图附图五、路线走廓带区域地质图1. 综合说明1.1 主体工程概况、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某市某线公路工程位于某市境内,主线起于某市斗笠山镇东界村, 终止于途径杨市面上镇的 S210;支线为国产水泥连接主线的一条支路 , 起于某市斗笠山镇压丰瑞村豹子崖,终于主线。
本项目的的建设将使汇源焦化、国产水泥及斗笠山镇、 枫坪镇及省道 S210、X205 、某有效串联, 改善厂矿车辆出行条件,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要,完善某市公路网,更好的促进区域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 对某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将起重要作用本项目由主体工程区(含公路主线、支线) 、取土场区、弃渣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 施工道路区组成 主线起于东界村汇源焦化附近的某, 走新线从斗笠山镇东侧绕过(经坑田村、洞里铺、甘塘子) ,至黄港回到某,利用某改建至终点, 即某与S210的交叉口支点起于甘塘子附近, 与主线AK3+550 相接,经新沙坪、老沙坪、井托里,止于国产水泥厂该段都在某市境内 据可开性报告, 推荐方案主线全长 11.603km,从汇源焦化厂至黄港( K0+000 ~K4+990)采用新建方案绕开斗笠山镇规划区, 从黄港至本项目终点( K4+9990~K11+603)基本沿现有某老路改建 支线长 1.547km,全部新建,总长 13.15km改建后的某线达到二级公路的标准此项目计划 2008年9月开工, 2010年2月竣工,建设年限为 1.5 年项目投资总额估算为 7548.68万元,其中土建建投资为 4262.61万元, 建设资金 35%由某市政府自筹, 65%拟利用国内银行贷款。
工程共需开挖土石方 26.09万m3,(其中土方 7.13万m3、表土 9.17万35m3、石方 9.80万m3),填方 20.32万m3,需借土方 2.45万m3,弃方共 8.22万m3项目总占地 41.79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 34.78 hm2,临时占地7.01hm2本项目实施需拆迁房屋面积 7299m2,搬迁 34户,本阶段工可报告未涉及沟渠改建等其它专项设施改建内容 拆迁安置工作由当地政府统一安排,拆迁户建房安置以后靠、分散安置,生产安置方案暂按本村组内调剂耕地的方式解决公路沿线以丘陵、 丘岗为主, 夹少量溪谷平原, 最高黄海高程 202m, 最低高程 135m,地面标高一般在 135~ 160m之间线路行经区位于斗笠山向斜盆地,北东向构造为区内主体构造地震基本烈度为 VI 度项目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温湿气候,年最高气温 400C,最低气温零下 12.10C, 多年平均气温 16.90C, 日照时数平均 1646.2小 时, 相对湿度77%-83%,年降水量为 1362mm,10年一遇最大 1小时降水量为 63mm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堆积孔隙潜水、 基岩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水位埋深不大,且水量较小,对路基无明显的影响。
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以红壤、水稻土、土地黄壤、黄棕壤为主,植被类型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地带性植被主要为松、杉、樟、槐等,林草植被覆盖率为 39.6%2007年7月,湖南省交通规划勘测设计院(以下简称 “主设单位 ”) 承担了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同年 10月编制完成《某市某线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 “工可报告 ”)2008年1月,湖南省发改委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组织专家对工可报告进行了评审,根据评审意见,主设单位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了修改,并编制了补充报告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本项目需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受某市交通局委托,我公司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沿线进行了查勘,并认真听取了主设单位对项目组成、规模、建设等级标准、工程土石方、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等情况的介绍,经过认真研究和设计,于 2008年7月编制完成了《某市某线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由于主体工程设计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深度,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平年为 2012年1.2 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防治标准执行等级及规划目标值在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上,本工程项目区属于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以轻、中度水力侵蚀为主,土壤容许流失量为 500 t/km2.a。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 ,路线所经某市区域既属湘中红壤丘陵重点治理区,又属于娄邵工矿重点监督区 项目建设区域原生土壤侵蚀模数在 1590~ 2560t/km2.a之间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执行二级防治标准,设计水平年的综合防治目 标值为:扰动土地整治率 95%,造成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87%,土壤流失控制比为 0.7,拦渣率 93%,植被恢复系数 97%,林草覆盖率 20%1.3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主体设计中对公路主线提出了 A 方案、 B方和C方案的比选,本方案同意主体推荐的路线方案 —— 全线A线方案本工程在选线和布局上,充分考虑了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要求,选线区不属于泥石流易发区、 崩塌滑坡危险区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区域; 不属于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和重点试验区,没有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不属于生态脆弱区、沙丘区及国家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成果 区;不影响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一级保护区和保留区内的水质,也不影响水功能二级区饮用水源区的水质 公路选线尽量避开了矿产开采区和风景保护区等范围。
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不存在限制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问题,工程建设是可行的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本项目水土流失的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 51.72hm2,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41.79hm2,直接影响区面积 9.93hm2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低山丘陵区1个一级分区;每个一级区下分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区5个二级区1.5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本 项 目扰 动 地 表 面 积 41.79hm2 , 损毁 水 土 保 持 设施 面 积 为31.927hm2,工程弃渣总量 8.22万m3,临时堆土量(表土) 8.72万m3,水土流失预测总量为 8916t,其中新增流失量 6962t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主体工程区和弃渣场区 ,这2个区域是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和监测的重点 区域,而且,项目建设期新增水土流失量中,施工期新增水土流失量为6170t,占88.62%,因此施工期是产生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由于本工程施工土石方挖填量大,弃渣量和临时堆土量多,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流失的泥沙将导致项目区农田耕作层砂化,土地生产力降低,沟渠堵塞,河道淤积,生态环境恶化,不仅给工程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而且制约项目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6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与主要工程量1、主体工程区:做好预防保护及土石方平衡和合理调运利用,优化 施工工艺,尽量减少弃渣量,做好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拦挡、排水和覆盖 等防护,修建路基截排水沟设施、做好边坡防护和公路植被绿化,美化 公路景观主要工程量为: 1)工程措施:浆砌石排水沟 20650m、浆砌石截水沟 12100m;2)临时防护措施:临时挡土坎 10195m、临时排水沟15000m、沉沙池 31个、彩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