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参数监护仪使用法护理常规及记录表.docx
4页多参数监护仪使用法护理常规一、使用前评估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2、评估仪器性能及所要的导联线二、使用要点(一)操作步骤1、物品准备:多参数监护仪1台,监护导联线一套,电极3-5 个,乙醇棉球等2、检查监护仪:检查所有外部电缆、插件和配件;将电源线插 入到交流电源插座中;检查监护患者所需的所有监护功能,确保设备 能够正常工作3、向患者说明监测的意义,解除患者顾虑以取得合作4、根据病情,取合适卧位5、接电源线,然后翻开监护仪开关6、确定电极位置,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线第4-5肋间,负极置于 胸骨左缘第2肋间或左锁骨中线中点下部,地线放于右锁骨第2肋间7、用乙醇棉球擦拭电极放置处皮肤,固定电极,连接心电导联 线,调好心电监测基线及振幅8、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保暖,监护时间超过72小时应更换电 极位置,以防皮肤过久刺激而发生损害9、如需同时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 等,将监测模块插入多功能监护仪上即可做相应监测10、随时注意观察监测各参数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二)监护仪的保养和消毒1、仪器屏幕和外壳保持清洁无灰尘,定期用软布浸中性清洁液擦拭,擦拭时防止液体进入机器内。
各按钮用酒精纱块擦拭2、电缆和导联线用清洁毛巾擦干,绕大圈保存,防止电缆皱裂、 变形、腐蚀、3、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用乙醇纱布清洗,擦干后保存4、袖带使用后可取出乳胶橡胶袋,清洗干净后晾干5、温度探头用不含乙醇的清洁剂清洗三、健康指导要点清醒患者告知使用目的及考前须知U!1、监护仪不用时要定期检查,使之处于备用状态2、心电监护前应正确安放电极,必要时去脂剃毛,使电极和皮 肤接触良好3、测试报警:接通监护仪电源时,必须核实报警灯一个接一个 点亮,可以听到声音,这表示目视与声音报警指示器均正确工作4、测量血压时,应根据年龄和体型选择合适的袖带,尽量不在 输液和插导管侧的肢体上安放袖带,以防阻断输液和肢体组织损伤5、测量血氧饱和度时,应经常更换部位,防止损坏皮肤,尽量 防止在涂有指甲油的手指上测量6、不要专门依赖用于对患者进行监护的声音报警指示器在患 者监护期间严密观察,加强巡视7、正确设定监护仪各种测量的平安极限和报警极限范围五、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 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病症、体 征的动态变化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工程包含日期、时 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病症、 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3)护理记录应表达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 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监测指 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 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 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 量等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③已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记录损伤部位、分期及大小(长X宽 X深)、渗出液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④执行输血医嘱后记录输血过程、输血种类、数量以及有无输血 反响⑤因疾病或治疗而出现某种病症时,记录患者主诉、临床表现、 处置及护理措施,观察效果并记录4)抢救患者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因抢救未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的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5)及时打印重病护理记录并签名护理查房记录时间地点主持人查房业务口管理口教学口主题主查人患者床号护理 诊断责任护士简述病人情况:(阳性病症、辅助检查、特殊用药、特殊护理措施)护理诊断/问题:(现存、需要解决的问题)护理措施:护士长(带教老师)点评(小结):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