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校长职业能力提升问题研究.docx
14页高职院校校长职业能力提升问题研究 李贺伟 王忠诚(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丹东 118009)Reference: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校长必备素质的特殊性根据对高职院校校长职业能力的界定,对高职院校校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依据数据分析了高职院校校长职业能力提升前的任职标准和提升中的要求,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Keys:高职院校校长;职业能力;对策与建议G717 :A :1672-5727(2016)05-0044-06作者简介:李贺伟(1984—),男,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2013人文社科项目“高职院校校长职业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W2013311);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的子课题“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专题研究”(项目编号:12JZD041)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和教育国际化步伐加快、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当今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能力及从业资格的要求更加严格。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组织机构,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原有“行政化”的校长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校长“去行政化”逐渐“职业化”成为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校长的素质与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发展前景和人才培养质量一、校长职业能力的内涵和外延提出校长职业能力是基于校长职业化理念,校长职业化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院校管理的要求,也是我国创新教育管理的一种形式以校长职业化为基础,构建校长职业能力的结构,校长的任职资格、选拔标准、评价机制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而怎样提升校长职业能力成为聚焦校长职业化问题的核心校长职业化是提升校长专业化程度、完善校长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也为学校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市场多元化需求提供了助力,有利于推动学校持续有效地运行针对校长职业化发展趋势,需要剖析职业化校长应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分析,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校长职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美国从功能、教育计划、人际关系、教育脉络四大领域21个维度进行界定;英国从专业知识、技能特质、关键领域等角度界定;欧盟分析职业学校校长职业能力则是从“四个主要工作领域(即行政管理、培训、发展与质量保证以及工作关系网络构建)进行阐述;国内学者王继华教授将中小学校长职业标准和规范定义为“‘三A’、‘四力’、‘五文明’、‘六修炼’”。
纵观上述内涵界定发现,校长职业能力涉及的方面较复杂,涵盖学校管理和个人发展的各个方面,为便于问题研究,结合高职院校发展实际,可从职业院校发展战略视角将校长职业能力定义为管理能力、关键能力、教研能力及自我规划能力,其中管理能力是前提,关键能力是核心,教研能力是基础具体能力结构如下页图1所示二、高职院校校长职业能力的现状分析笔者对高职院校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为了使问卷中的封闭型问题能为高职院校校长职业能力方面的问题提供较客观的定量数据,问卷中的开放型题目有助于为加深对高职院校校长职业能力提升的认识与了解提供定性依据在东北地区共选取了28位公办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校长作为样本同时,为了解高职院校校长职业能力的整体情况,增加本研究的普适性、有效性,每所学校均只选择1位正校长问卷从发放到收回历时一个月,通过E-mail向高职院校校长发放问卷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8份,收回28份,有效问卷24份,问卷有效率为85.7%对问卷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了科学处理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在24位高职院校校长中,男性校长23位,占统计总数的95.8%,女性校长1位,占统计总数的4.2%。
由统计数据可知现任女性校长所占比例较低校长年龄在51岁以上的占37.5%,41~50岁的占62.5%,35~40岁的没有,这说明绝大多数校长处于中年阶段,在校长这一职业领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所调查的24位高职院校校长中,具备研究生学历的占58.3%,本科学历的占41.7%,虽然具备研究生学历的校长较多,但本科学历的校长也占较大比例,这说明在要求高职院校校长提高学历水平的同时,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在校长培训中也要加强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不是目的,而是通过学历教育更多地学习、接触新的管理方法和知识二)数据统计分析课题组通过对所收集的24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归纳出本次调研结果问卷设计中,主要调研高职院校校长的职业情况、职业化校长的培养与选拔和教育培训经历等情况,具体调研结果如下1.高职院校校长职业情况的调查结果为深入分析高职院校校长职业能力提升问题,从担任校长前的工作性质、从事职业教育(教育)管理工作时间、现任校长时间、主持科研课题和公开发表论文等层面对24位校长的职业情况进行了调查1)70.8%的现任校长在担任校长职务前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并且教育管理工作经验较丰富调查发现,在24位现任校长中,任职之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占25%,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占70.8%,从事其他工作的占4.2%。
在“从事职业教育(教育)管理工作经验”的调查中发现,不满1年的占4.2%,2~3年的占12.5%,6~10年的占20.8%,11年以上的占62.5%担任校长职务之前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占大部分,有6年以上职业教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比例较大,担任校长工作之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也占一定的比例这说明当前高职院校校长队伍的整体教育管理经验比较丰富,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2)54.2%的校长任职时间不超过3年在对现任校长任职时间的调查中发现,不满1年的占12.5%,1~3年的占41.7%,4~5年的占8.3%,6~8年的占20.8%,9~10年的占16.7%这说明部分校长还处于对现任职工作的了解、探索中,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受任职调整期的影响3)主持过3项及以上专业类课题的比例大于管理类课题对24位校长主持课题情况的调查发现:在专业类课题方面,没有主持过的占12.5%,主持过1项的占8.3%,主持过3~5项的占50.0%,主持过6项以上的占29.2%;在职业教育管理类课题方面,没有主持过的占12.5%,主持过1项的占29.2%,主持过3~5项的占45.8%,主持过6项以上的占12.5%校长从事专业类课题研究的比例较大,在这方面消耗的时间相对多一些,不利于校长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超过60%的校长主持过3项以上的管理类课题,有利于深入了解学校管理,但与校长职业发展方向有一些偏差。
4)公开发表3篇及以上专业类论文的比例大于管理类论文在对校长公开发表论文的调查中发现:在专业类论文方面,1篇未发表的占8.3%,发表3—5篇的占50.0%,发表6篇及以上的占41.7%;在职业教育管理类论文方面,1篇未发表的占16.7%,发表1—2篇的占16.7%,发表3—5篇的占45.8%,发表6篇及以上的占20.8%这表明,校长尚没有完全从之前所从事的专业中摆脱出来,今后应更加关注学校整体的发展2.校长培养与选拔情况的调查结果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场所,与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高职院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职业化,而职业化校长形成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培养与选拔由于高职院校与普通大学具有差异性,且与企业联系非常紧密,除了具有教育管理背景之外,还要对行业企业有一定的了解针对这一情况,课题组调查高职院校校长培养与选拔情况时主要设计了与企业相关的问题1)70.8%的校长认为需要企业工作经历在对24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中发现,70.8%的校长认为高职院校校长应该具有企业工作经历,而29.2%校长认为不需要企业工作经历这说明绝大多数校长在工作中意识到企业工作经历的重要性2)有2~5年企业工作经历、兼职的企业工作形式及管理与技术岗位轮换得到大多数现任校长的认可。
在对企业工作经历年限的调查中发现,认为应在1年及以下的占37.5%,认为应在2~3年的占37.5%,认为应在4~5年的占20.8%,认为应在6年以上的占4.2%这表明,虽然他们意识到企业工作经历的重要性,但仍有37.5%的校长认为企业工作经历可在1年及以下,而企业工作经历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对行业企业认识不深或因学校工作不可能有较多的时间深入企业在对企业经历积累形式的调查中发现,20.8%的校长认为应该全职,66.7%的校长认为应该兼职,12.5%的校长认为应该挂职对在企业中应从事何种岗位的调查中,12.5%的校长认为应从事管理岗位工作,8.3%的校长认为应从事技术岗位工作,而认为校长应二者兼具的达到79.2%从上述三个问题的调查数据中发现,在高职院校校长职业能力提升进程中,企业工作经历成为未来校长培养与选拔中考虑的重要因素,企业工作经历的积累形式、年限及应从事的岗位工作都得到大部分校长的认同作为相关部门的决策者和执行者,需要考虑建立高职院校校长到行业、企业兼职或挂职锻炼的有效运行机制3)兼具学校与企业工作经历、管理型专家的校长得到认可在对“高职院校校长来源的合适途径”问题的调查中可以看出,16.7%的校长认为应从学校选拔,62.5%的校长认为应选拔兼具学校和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仅有4.2%的校长认为应从企业选拔,还有16.7%的校长认为应由上级指派。
这充分说明企业工作经历或对行业企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已经是校长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对“高职院校校长应为哪种专家类型”问题的调查中,认为应是管理型专家的校长占75.0%,认为应是研究型专家的校长占25.0%,同时,19.0%的校长认为应具备教育管理类知识,81.0%的校长认为应兼具教育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经验,但偏重教育管理经验这表明学术思维对校长职业能力提升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4)大部分校长认为可以兼具行政与业务能力,并了解校长职业化管理的内涵随着国家“去行政化”改革力度的加大和现代大学制度在本科高校的推进,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完善学校治理结构,推进现代学校制度,逐步探索校长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行政与业务的取舍以及对校长职业化管理内涵的理解成为校长职业能力提升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调查中发现,79.2%的校长认为行政与业务可以兼顾,20.8%的校长对行政与业务兼顾不认可在对校长职业化管理内涵了解程度的调查中,8.3%的校长不了解,42.7%的校长了解,49.0%的校长了解并有一定的研究这说明大部分校长对校长职业化管理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在推进校长职业能力提升进程中,要加强他们对校长职业化的认识和研究。
3.校长培训的调查结果任何一个职业的发展都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校长作为一种职业,其在职业化进程中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树立终身教育思想高职院校校长自身及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校长的职后培训为了解高职院校校长对培训内容的期望及想通过培训增强哪方面的能力,笔者进行了问题设计和调查1)75%的校长参加过校长培训或管理学历教育从调研统计数据看出,有25%的校长没有参加过校长培训或管理学历教育,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部分校长任职时间较短,没有及时赶上参与此类培训,也可能是没有意识到继续教育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这就要求重视校长任职前和任职后的培训2)职业教育知识、领导力知识和战略管理知识是校长最期望培训的内容,期望比例均达到75%以上为调查校长所期望的培训内容,调查问卷共设计了职业教育知识、管理学知识、教育管理类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社会学知识、经济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哲学知识、领导力知识、战略管理知识和其他知识等11个选项,为多项选择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排名前3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