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doc
24页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目 录 第一章 机械运动 2、3第二章 声现象 3、4第三章 物态变化 4第四章 光现象 5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5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6第七章 力 7第八章 运动和力 8第九章 压 强 8第十章 浮 力 8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8第十二章 简朴机械 9第十三章 内能 10第十四章 内能的运用 11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11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12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13第十八章 电功率 13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14第二十章 电与磁 14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15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及综合知识16第一章 机械运动1、如何对的使用刻度尺?一是“看”,三看,看零刻度线,看量程(测量范畴),看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决定测量的精确限度)。
二是“放”,对的放置刻度尺,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侧边保持平行,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三是“读”,读书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除精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值(精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估读值)四是“记”,记录测量成果并应注明单位测量成果=精确值+估读值+单位2、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不同点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一是产生因素不同误差是由于使用仪器不精确、测量措施粗略、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等客观因素,加上观测者估读时的偏差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的而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措施错误、读数时粗心大意等导致的二是测量误差无法避免,而测量错误是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三是由误差的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而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真实值3、减少测量误差的措施有哪些?一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二是选用精确度更高密的测量仪器;三是采用更合理的实验措施4、长度的特殊测量措施一是化曲为直法将无伸缩性的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叠,然后把软线拉直,再用刻度尺进行测量二是滚轮法用一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待测线的长度就是圈数与滚轮周长的乘积。
三是累积法,测出多种相似的物体的总长度再除以个数即可四是等量代换法合用于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的规则几何体的某些长度如圆锥的高,球体的直径五是平移法将待测物体的长度,用刻度尺上相应的长度替代例如,测量硬币的直径,可以运用直角三角板将硬币的直径平移到刻度尺上进行测量5、什么是参照物,如何选用参照物,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一方面要选用一种物体作为原则,这个被选作原则的物体叫参照物原则上,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定我们要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来选择参照物,尽量使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描述的简朴清晰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研究多种物体的运动状态时,应选用同一种参照物如果一种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说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反之,如果一种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6、如何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多说的静止,是说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事实上这个被选择参照物的物体也是在运动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我们所说的运动、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也许不同7、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运动状态,物体沿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朴的机械运动物体沿直线但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也许是速度大小发生变化,也许是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也许是两者同步发生变化 运动状态,是指物体进行机械运动时运动速度的状态,涉及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两个方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变速运动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运动8、平均速度的理解及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我们用平均速度粗略的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平均速度表达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限度注意,要指明哪一段路程或时间内,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实验中要注意三点:一是斜面坡度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则运动时间太短,增大时间测量误差,过小则小车也许不会运动,或变速运动不明显二是路程是小车头到头,或尾到尾三是s或t必须相应第二章 声现象 9、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真空不传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固体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附光、声传播比较:声在固液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在透明物质中传播,能在真空中传播声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10、音色又叫音质,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音色是我们辨别多种声音的根据,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音色取决于发声体自身,不同发声体的震动状况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11、声音的运用一是传递信息1)运用声传递信息,如听诊器,通过次声波判断地震、海啸的位置;(2)运用回声传递信息回声定位(蝙蝠、声呐)声呐(科学家探知海洋深度,渔民获取水下鱼群的信息)汽车倒车雷达;(3)B超,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不同器官对超声波的反射状况不同,先向人体发射一定量的超声波,然后用移动探头接受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分析得出病变信息二是传递能量1)传递声的过程就是传递能量的过程2)工业上可以运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医学上运用超声波振动出去人体内的结石12、比较次声波与超声波可听声:频率在20Hz~0Hz之间的声波;频率高于0Hz的声波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等。
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并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导致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重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此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13、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达声音强弱的级别30-40dB,较抱负的安静环境;不小于50dB,影响睡眠和休息;不小于70dB,影响谈话和工作;不小于90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导致神经衰弱第三章 物态变化14、摄氏度的规定:把1个原则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提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15、如何使用温度计?选:使用前应观测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选用合适的温度计;测: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所有浸入到被测液体中,且不得接触容器的底部或侧壁;读: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16、比较汽化的两种方式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哪些?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步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17、有关沸腾(1)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2)现象:继续吸取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3)影响因素:液体的种类不同,其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减少,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18、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高下;(2)液体表面积大小;(3)液面周边空气流动速度大小19、晶体、非晶体,导体、绝缘体分别有哪些?晶 体:冰、石英、水晶、明矾、海波、金刚石、多种金属非晶体:松香、沥青、玻璃、橡胶导 体:多种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石墨、人体,大地,金属绝缘体:陶瓷、塑料、玻璃、橡胶第四章 光现象20、比较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是在可见光谱红光以外存在着的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一切物体都在不断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热作用强,应用于红外线烘烤、红外线取暖、红外线诊断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强,应用于红外线遥感;红外线可用来遥控,应用于家用电器的遥控器紫外线是可见光谱紫光以外存在的一种看不见的光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紫外线生理作用强,能杀菌;合适的紫外线可以增进人体对钙的吸取;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应用于验钞机及字画鉴别。
21、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色的三原色红黄蓝,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22、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选用薄透镜(避免前后两个玻璃面成的像不重叠,不利于拟定像的位置),选用两根完全相似的蜡烛,刻度尺为了研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用纸遮挡凸透镜一部分,或凸透镜一部分损坏,仍成完整的像,但像的亮度暗某些2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实验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虚像正立实像倒,这一规律要记牢实验中,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在调节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测到的是 光斑 实验中,对于焦距相似的凸透镜,一种物距应当相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报告数据中发现,物距相似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不同若她们的数据差别不是由于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浮现这种状况的操作因素是 不是在像最清晰的状况下读出了像距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24、质量和密度的比较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自身的一种属性对于一种具体的物体,它的质量是一定的,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而变化某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在一定状态下是定值,不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物质的密度收温度影响,而密度不受温度影响25、水密度的特殊性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小,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水比较特殊水在4℃时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减少,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26、累积法测微小物体的质量量筒读数注意问题取n个小物体称出其质量为M,则每个小物体的质量m=M/n.量筒的液面大多数是凹液面(如水、煤油。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