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食品复习资料.doc
19页绪论1 食品安全原因剖析:无知、科技落后;利欲熏心(红心鸡蛋毒米)对策: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立和健全监控体系;完善市场和流通2 绿色理念:包括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的健康安全的思想和行动体现:衣、食、住、行安全性:肉(瘦肉精、抗生素);禽(禽流感);蔬菜水果(农药、硝酸盐);其它食物(重金属)住:居住环境;装饰材料(氡辐射、毒性低、甲醛)交通工具:汽车、摩托车日常生活用品:洗衣粉、色素、空气清新剂(氟)、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 )3 绿色觉醒当我们在满足于征服自然的津津乐道现代文明中,人类就已受到自然的报复现象:1)1952~1962 年伦敦烟雾及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燃煤、汽车尾气);2)1956~1964 年日本水俣病(汞中毒)4 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各国所采取的保护人类和环境措施;阻止“疯牛病”、“口蹄疫”、农药(二恶英)、印染物(铅汞)和苯等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压力和动力5 绿色 GDP: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1995 年世界银行公布“扩展的财富”;1997 年“生态服务指标体系”6 国外绿色组织:绿色和平组织(1971);国际环境影视集团;世界自然基金会;国家爱护动物基金会;联合国环境保护署等。
7 国内绿色组织:绿色力量(1988);安徽绿色文化和绿色美学学会(1989);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第一章 绿色食品概述第一节 绿色食品概念与特征一、绿色食品的概念 1、什么叫做绿色食品?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AA 级绿色食品:指生产地环境质量符合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按有机生产方式(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物质),产品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 AA 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 级绿色食品:指生产地环境质量符合 NY-T391 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 生产材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化学农药、肥料、防腐剂和色素等生产材料,产品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 A 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过渡产品2、绿色食品标志 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 AA 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 A 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3、绿色食品的特征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 实行“从土地到餐桌” 全程质量控制 对产品依法实行统一的标志与管理 4、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 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绿色食品网络市场二、绿色食品产生的国际背景 1、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人口急剧增长,食物供需矛盾增大;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了新的障碍,也影响了也影响了子孙后代的延续和发展 在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类不和理的经济活动给世界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八大问题: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海洋污染、热带雨林技术减少、珍稀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土地沙化、毒物及有害废弃物扩散2、现代农业发展的得与失 (一)得:1) 使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2) 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3) 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和科学化的组织管理二)失:1) 对石油等石化能源的过度依赖与能源供给短缺形成了尖锐矛盾2)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3) 片面依靠化学肥料增加农业产量,忽视有机肥的作用4) 片面依靠农用机械、化学肥料的投入,加上不和理地耕作,引起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5) 过度消耗现代商品投入物,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导致相当一部分农场发生债务危机甚至导致破产3、替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兴起与发展 生态农业. 有机农业. 自然农业. 生物农业. 再生农业. 低投入农业等尽管各种替代农业方式的名称不同,但有一个基本共同点,这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避免或尽量减少化学合成物质的使用,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食品,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三、 绿色食品产生的国内背景 (一)我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1、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2、土流失严重3、沙漠化面积扩大4、草原退化严重5、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二)城乡人民对食物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1、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品种要优良,营养要丰富,风味和口感要好2、对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拒绝接受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抗氧化剂、人工合成色素的食品3、对卫生要求越来越高,关注食品是否有农残留污染、重金属污染、细菌超标4、对包装要求越来越高,在购买食品时,不仅考虑包装的新颖、美感,而且还考虑包装的材质,以及是否会对食品产生污染等三);绿色食品在我国的产生及其客观必然性 1、开发绿色食品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2、开发绿色食品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产物3、开发绿色食品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结果4、开发绿色食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四)绿色食品产生的动因分析 1、消费者行为与绿色食品需求2、生产者行为与绿色食品供给五)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或加工技术规范而生产加工出来的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无污染、纯天然 、高品味的健康食品无公害食品是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无公害是食品的一种基本要求,普通食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
异同点:共同点产地环境无污染、严格质量控制、标志管理不同点生产加工依据不同标准不同认证机构和方式不同安全档次不同第二章 绿色食品标准第一节 绿色食品标准的概念和构成一、标准的概念标准:是人们对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中重复出现的事物和概念,结合生产实践,经过论证、优化,由有关服务各方充分协调后为各方共同遵守的技术性文件,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总结而产生和发展的在我国,从标准的制定和管理上看,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种类型二、绿色食品标准的概念和构成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守、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绿色食品标准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由以下两个部分构成:1、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标准,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资料使用标准: A、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B、绿色食品生产操纵规程3、绿色食品产品标准4、绿色食品包装标准5、绿色食品贮藏运输标准6、其它相关标准 包括《绿色食品推荐肥料标准》 、 《绿色食品推荐农药标准》 、 《绿色食品推荐食品添加剂标准》 、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标准》等等。
第二节 绿色食品标准的作用一、绿色食品标准是绿色食品质量认证和质量认证的基础二、绿色食品标准是开展绿色食品生产活动的技术、行为规范三、绿色食品标准是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提高绿色食品生产水平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四、绿色食品标准是维护绿色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技术和法律依据五、绿色食品标准是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增强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产品出口创汇的技术目标依据第三节 绿色食品标准的制定一、制定绿色食品标准的指导思想 1、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促进绿色食品国际贸易发展二、制定绿色食品标准遵守的原则1、生产优质、营养、对人畜安全的食品及饲料,并保证获得一定产量和经济效益,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2、保证生产地域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其中,包括保持土壤的长期肥力和洁净,有助于水土保持;保证水、水资源和相关生物不遭受损害;有利于生物自然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持3、有利于节省资源,其中包括要求使用可更新资源、可自然降解或回收利用材料;减少长途运输、避免过度包装等4、有利于先进科技的运用,以保证及时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为绿色食品发展服务5、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能够被验证6、绿色食品标准的综合技术指标不低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水平。
同时,生产技术标准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被生产者接受7、严格控制使用基因工程技术三、制定绿色食品标准的依据以我国国家标准为基础,参照 GB/T24000-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标准、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第四节 绿色食品产地质量标准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概念标准体系是指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有效控制污染源排放,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环境效果,由环境保护机构全面规划、统一协调、分工、组织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的总称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制定依据和原则环境质量标准通常是以环境质量准则或指南为依据(指污染物浓度与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的资料综合和相关分析 )1.可以借鉴或参照国外的环境标准,但不能脱离中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2.即要坚持同一环境功能、同一质量制定水平下的环境标准的统一性,又要避免不顾具体条件的“一刀切” 3.标准的高低和掌握上宽严要适度,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经过经济---技术上可行性的论证,必要时,还应测算实现不同标准的代价和收益,即投入---产出比,进行数学模拟求取最优解4.保持相关环境标准之间的一致性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概况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2.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GB3095—1996)3.渔业水质标准和畜禽饲养用水标准(GB11607-89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四、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的及管理依据《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各省绿色食品定点环境监测机构,接受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的委托,按照《绿色食品产地现状评价概要及有关规定》对申报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价、抽检、复检等。
第五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一、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1、 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农药中被禁用或限用的有如下几种a、 高毒、剧毒产品;b、 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c、 各种慢性毒性作用;d、 二次中毒或二次药害;e、 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f、 含特殊杂质,如三氯杀螨醇中含有 DDT,2,4,5, —D 中含有二恶英;g、 代谢产物有特殊作用,如代森代谢产物为致癌物 ETU;h、 对植物不安全、药害;i、 对环境、非靶标生物有害2、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保护和促进使用对象的生长及其品质的提高;不造成使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不影响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3、生产绿色食品的其它生产资料及使用原则二、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操作规程如:种植业的操作规程是指农作物的整地播种、施肥、浇水、喷药及收获等五个生产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规定;畜牧业的生产操作规程系指在畜禽选种、饲养、防治疫病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规程第六节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一、原料要求:绿色食品的主要原料来自绿色食品产地,即经过环境监测证明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出来的产品。
二、感官要求:包括外形、色泽、气味、口感、质地等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中感官要求有定性、半定量、定量指标三、理化要求:它包括应用有的成分指标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这些指标不低于国际要求,农残、兽残和重金属等污染指标与国外先进标准或国际标准接轨四、微生物学要求:产品的微生物学特性必须保证,如活性酵母、乳酸菌等,这是产品质量的基础而微生物污染指标必须严于国标的限定,如菌落总算、大肠杆菌、大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