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泰山-大观峰摩崖石刻《纪泰山铭》.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20807355
  • 上传时间:2023-08-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泰山 -大观峰摩崖石刻《纪泰山铭》泰山 -大观峰摩崖石刻《纪泰山铭》 泰山大观峰摩崖石刻-唐玄宗《纪泰山铭》纪泰山铭碑拓在岱岳的大观峰上,苍岩如堵,峭壁如峭,镌刻了数十处摩崖石刻,其中最壮观的要数唐玄宗御制的《纪泰山铭》了摩崖高 13.2 米,宽 5.3 米,现存铭文 1008 字这是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三年( 725 年)封泰山后,亲自撰书的纪封禅颂功德的纪事碑,并于第二年镌刻于崖上 《纪泰山铭》首先叙述了封禅的起因和规模,接着描写了封禅仪典的过程,赞颂和夸耀了“五圣”的功绩,然后,一扫过去专为自己“秘请”天神赐福的旧习,改变了以往帝王封禅仅秘祀个人侈望的陈规,明确提出“至诚冬天,福我万姓” ,并谆谆告诉来者:“道在观政,名非从欲” ,这充分反映了玄宗开元盛世时的雄心壮志和务实的施政特点 《纪泰山铭》形制宏伟,飞龙蟠首, 金碧辉煌, 蔚为大观 碑文通篇为八分隶书,是唐隶的代表作之一,其雄强之势,婉润之体,端庄之态,为隶书开拓了一种新的面貌 《述书赋》 盛赞曰:“开元应乾,神赋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壮风,笔为海而吞鲸明王世贞在《弇州山人集》中称: “虽小变法而婉缛雄逸,有飞动之势” 、“穹崖造天铭书,若鸾飞凤舞于烟云之表,为之色飞。

      ”《泰安县志》载: “盖自汉以来,碑碣之雄壮未有及者, 相传燕许修其辞, 韩史润其笔, 以故文颇雅驯,不猥弱而御书遒劲若怒猊渴骥,羁束安闲,不比孝经之多肉少骨”此摩崖是研究唐代历史和书法镌刻艺术的重要文物泰山金碧辉煌的石刻《天下大观·纪泰山铭》碧霞祠的东北, 有一座山峰绝壁如削, 俗称“大观峰”,因为上面刻有唐玄宗御制的《纪泰山铭》 ,所以又称为唐摩崖这里是泰山石刻最为集中的地方,布满了历代题刻,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即公元 725 年登封泰山时御笔题写的《纪泰山铭》 这块碑高 13.3 米,宽 5.7 米,碑文书 24 行,满行 51 字;碑额高 3.95 米,序言、铭文及额款共 1008 个字,是唐玄宗东封泰山歌功颂德的纪事碑,曾多次贴金,现在是一片金黄色,可以抵御风吹日晒碑文书写刚劲有力,是研究唐代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 ,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 ,为唐代的兴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安定,生产繁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于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十三年到泰山举行声势浩大的封禅活动,并亲自撰写了《纪泰山铭》,刻于岱顶大观峰上由于此碑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所以保护较好。

      铭文的西侧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笔“云峰”二字,因云雾常聚集于此而得名峰上原有唐代文学家苏廷撰文、书法家梁升卿隶书《唐玄宗东封朝觐颂》 ,后来被毁坏 现在峰上康熙所题 “云峰”两个大字下有乾隆诗刻《夜宿岱顶作》诗二首大观峰和云峰上遍布题刻:天日苍茫、呼吸宇宙、置身霄汉、青壁丹崖等, 现在还能辨认的有七八十处, 重重叠叠, 密密麻麻;与《纪泰山铭》相映生辉编者按:唐开元十四年 (公元 726 年 )九月,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后刻《纪泰山铭》 碑文为李隆基亲手撰书,刻于岱顶大观峰崖壁上 其下部铭文,由于棰拓无度,剥残十分严重,明人叶彬曾补刻 l08 字,形似小异后又因道士于其旁积薪而毁于火,清大学士赵国麟以旧拓本再次摹补,字形差小,神气远不及上部原刻但 90%的铭文保存完好;文中“儒书龌龊”录入《旧唐书卷二十三·志第三·礼仪三》时改为“儒书不足” ,据说“儒书不足”的出处来自《礼记·礼器》:“孔子曰:诵诗三百,不足以一献一献之礼,不足以大飨大飨之礼,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飨帝毋轻议礼儒家改史常常如此,悲夫!譯文朕宅帝位,十有四载,顾惟不德,懵于至道,任夫难任,安夫难安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心之浩荡若涉于大川。

      赖上帝垂休,先后储庆,宰衡庶尹,交修皇极,四海会同,五典敷畅,岁云嘉熟,人用大和百辟佥谋,唱余封禅,谓孝莫大于严父,谓礼莫尊于告天,天符既至,人望既积,固请不已,固辞不获肆余与夫二三臣,稽虞典,绎汉制,张皇六师,震叠九宇旌旗有列,士马无哗,肃肃邕邕,翼翼溶溶,以至于岱宗顺也《尔雅》曰: “泰山为东岳 ”《周官》曰: “兖州之镇山 ” 实惟天地之孙,群灵之府其方处万物之始,故称岱焉;其位居五岳之伯,故称宗焉自昔王者受命易姓,于是乎启天地,荐成功,序图篆,纪氏号朕统承先王,兹率厥典,实欲报玄天之眷命,为苍生之祈福,岂敢高视千古,自比九皇哉故设坛场于山下,受群方之助祭,躬封燎于山上,冀一献之通神斯亦因高崇天,就广增地之义也乃仲冬庚寅,有事东岳,类于上帝,配我高祖在天之神,罔不毕降粤翌日,禅于社首,侑我圣考,祀于皇祗在地之神,罔不咸举暨壬辰,觐群后,上公进曰: “天子膺天符,纳介福 ”群臣拜稽首,千万岁庆答欢同,陈诫以德大浑叶度,彝伦攸叙,三事百揆,时乃之功万物由庚,兆人允植,列牧众宰,时乃之功一二兄弟,笃行孝友,锡类万国,时惟休哉我儒制礼,我史作乐,天地扰顺,时惟休哉蛮夷戎狄,重译来贡,累圣之化,朕何慕焉。

      五灵百宝,日来月集,会昌之运,朕何感焉凡今而后,儆乃在位,一王度,齐象法,榷旧章,补缺政,存易简,去烦苛,思立人极,乃见天则於戏 !天生蒸人,惟后时的乂,能以美利利天下,事天明矣地德载物,惟后时相,能以厚生生万人,事地察矣天地明察,鬼神著矣惟我艺祖文考,精爽在天,其日“懿余幼孙,克享上帝惟帝时若,馨香其下” ,丕乃曰“有唐氏文武之曾孙隆基,诞赐新命,缵戎旧业,永保天禄,子孙其承之” 余小子敢对扬上帝之休命,则亦与百执事尚绥兆人,将多于前功,而毖彼后患一夫不获,万方其罪予;一心有终,上天其知我朕维宝行三德,曰慈、俭、谦慈者,覆无疆之言;俭者,崇将来之训;自满者人损,自谦者天益苟如是,则轨迹易循,基构易守磨石壁,刻金记,后之人听词而见心,观末而知本铭曰:维天生人,立君以理,维君受命,奉天为子代去不留,人来无已,德凉者灭,道高斯起赫赫高祖,明明大宗,爰革隋政,奄有万邦罄天张宇,尽地开封,武称有截,文表时邕高宗稽古,德施周溥,茫茫九夷,削平一鼓礼备封禅,功齐舜禹,岩岩岱宗,衎我神主中宗绍运,旧邦维新,睿宗继明,天下归仁恭己南面,氤氲化淳,告成之礼,留诸后人缅予小子,重基五圣,匪功伐高,匪德矜盛。

      钦若祀典,丕承永命,至诚动天,福我万姓古封泰山,七十二君,或禅奕奕,或禅云云其迹不见,其名可闻,祗通文祖,光昭旧勋方士虚诞,儒书龌龊,佚后求仙,诬神检玉秦灾风雨,汉污编篆,德未合天,或承之辱道在观政,名非从欲,铭心绝岩,播告群岳李隆基( 685-762 ),庙号玄宗,陇西成纪人,唐睿宗李旦第三子《书小史》中称他“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好图书,工八分章草,丰伟英特 ”多才多艺,善音律,又能诗,工隶书、 行书,玄宗书法与太宗齐名 其书法丰厚腴美,给人行行淳厚之感唐窦臮《述书赋》云: “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吐风,笔为海而吞鲸 黄山谷称:“玄宗书斑斑犹有祖父之风” 《古今法书苑》云:“唐明皇工八分章草,丰茂英特 ”传世的碑刻有《纪泰山铭》 、《庆唐观纪圣铭》 、《石台孝经》,楷书有《赐虞正道勅》 ,行书有《盖州刺史张敬忠勅书》与墨迹《鹡鸰颂》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