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国论优质教案范文.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明***
  • 文档编号:97848116
  • 上传时间:2019-09-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0.6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六国论优质教案范文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现在是为您整理的六国论优质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      ……      现在,我们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

      板书:六国论)      (二)梳理积累      互助讨论学习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习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翻译下列句子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省略句)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省略句)      (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思考并回答问题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      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      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4.哪一段是论证赂秦的危害?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      明确:第二段针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个分论点进行论证齐声朗读第二段);      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      (1)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2)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赂秦的危害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齐国未尝赂秦,燕、赵两国也“义不赂秦”,可为什么也灭亡了?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灭亡的自身原因是:燕“以荆卿为计”,惹火烧身;赵“牧以谗诛”,自取而苏洵认为的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6.假如苏洵是战国时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的谋臣,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策略来对抗秦国,而保全自己?试结合文章作答。

           明确:      (1)“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2)以赂秦之地封谋臣,礼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三)合作探究,讨论文本      再读文本,分组讨论:      1.你同意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吗?试结合课文和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不能“合纵”联合抗秦      (2)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3)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对外战争      (4)统一乃人心所向,老百姓厌倦了几百年的混战      ……      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并非像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      2.你认为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意图?你是从何得知的?试结合文本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明确:从课文第五段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历史覆辙,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即是本文的主旨。

      作者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力量强大,来劝谏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才是唯一出来这是一种借古讽今的手法      (五)拓展延伸      对于六国的灭亡,古今学者进行过许多分析和探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并回答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宋]苏辙《六国论》)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明]刘桢《六国论》)      读了上述两段选文,你有何感想?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六国灭亡的看法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