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孔子的洒脱的阅读及答案.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349059205
  • 上传时间:2023-04-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6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孔子的洒脱的阅读及答案 ①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大量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了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潇洒的人 ②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③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有长进,这里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讽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④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⑤“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闲聊,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惟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若干大小朋友列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清闲逍遥,岂非胜似一切? ⑥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毕竟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状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会装傻更妙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当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⑦可能孔子还有不潇洒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终究是令人兴奋的,它使我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由于哲学家就是有聪慧的人,而有聪慧的人怎么会一点儿不潇洒呢? 1.简析的论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③段说“一个真正的人是不成器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举例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②提出问题:由把《论语》当闲书读,提出自己的观点 ③—⑥分析问题:运用事例具体论证自己提出的观点 ⑦是解决问题:要想做有聪慧的人就得潇洒 2.君子不器;君子不仁 3.一个真正的人不会为功利去读书,而读书是为真才实学,为活的清闲逍遥 4.主要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如第⑤段在论证“君子不器〞这个论点的时候用孔子和学生闲聊的事进行论证 5.特点:诙谐幽默,确切严密,如文中第④段,诙谐幽默,让人读来感到很轻松;再如“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一个“都〞字,说出了人们对“仁〞的理解的狭隘,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确切和严密意思对即可) — 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