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再生水的应用实践和国家政策导向1123.doc
13页国内再生水的应用实践和国家政策导向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张华一、再生水的用途及主要约束条件 污水再生回用是对污水自然循环过程的人工强化,也是解决水危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再生水又称中水,是指污水经物化+生化二级处理后再经深度处理达 到一定水质指标以满足某种用水要求,从而达到回用目的的水再生水的用途主 要分为农业灌溉、景观和环境用水、工业用水、城市杂用水、补充水源水和饮用 水回用等;按使用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方式其中直接 再生利用是指城市污水经处理达到相应标准后,直接用管道送到用户,即实现再 生水的短循环;间接再生利用主要是指对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的增扩,实现污水 资源化和再生水的长循环,这种方式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整体而言,用于农业灌溉的再生水需控制其重金属含量和盐分对土埌的影 响此外,由于灌溉水不直接接触作物,故对水中的细菌、病毒含量要求不高 为避免对地下水的影响,城市污水灌溉只能在适宜灌溉区和一般控制灌溉区进 行对于景观娱乐、环境用水和城市杂用水等可能接触人体的回用水,在控制再 生感观性能指标(浊度、色度和嗅味)的同时,需要重点控制再生水的细菌学指 标为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娱乐、景观和环境用水还需控制污水中的氮和 磷含量。
将再生水进行水源补给,使之间接或直接作为居民生活用水甚至饮用水,从 长远看来是解决水危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将再生水用作饮用水是人类面临的新 的挑战和任务,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且需要公众高度的认可度因此, 对于再生水的整体水质要求很高,在严格控制致病菌含量的同时,还需关注痕量 有机物的存在和毒性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毒理学问题为避免突发性污染状况, 个别情况下再生水水质甚至高出饮用水标准 二、国内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和前景我国是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2200 米 3,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在我国的 668 座大中城市中有 400 座城市面临缺水问题,日缺水1量 1600 万米 3,严重缺水的城市有 110 座,缺水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改善的制约措施由于各地区处于不同的水文带及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在时间 和空间分布上极不均衡,水资源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和工农业用水结构不相适 应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尽管近年来国内环境专家 不断呼吁,当前国家必需拿出立竿见影的节水措施,否则二、三十年后人们将面 临大河断流,大地龟裂的可怕景象当前国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约 400 亿米 3,水危机 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由于水资源短缺,部分地区工业与城市生活、农 业生产及生态环境争水矛盾突出部分地区江河断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生态 环境日益恶化近年来城市缺水形势严峻,缺水性质从以工程型缺水为主向资源 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为主转变城市缺水有从地区性问题演化为全国性问题的趋 势,一些城市由于缺水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活秩序,城市发展面临严重挑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量持续增长,用水结构不断调整2003 年农业用 水(含林业、湿地等)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己由 1980 年的 88%下降到 66%,工业用 水由 10%提高到 22.1%,城镇生活用水由 2%提高到 11.9%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不同,用水结构差异显著城乡生活及工业用水的增加, 用水结构将进一步调整,对供水水质和保障率的要求更高节约用水、高效用水 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节约用水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目 前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 5-10 倍,我国灌溉水利用率仅为40%-45%,距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节水潜力很大 中水回用正是目前国内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出路,是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最有效途径,如政府运作得当,可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资源效 益和经济效益。
工业是城市用水的大户,我国工业每年用时量达 1100 亿米 3,工 业循环冷却水占其中的 50%以上;如果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深度处理后 得到的中水,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的第二水源意义十分重大,是城市节水工作的 重中之重城市污水量大,受污染程度较低,水质波动小,且易处理和收集,有利于大 规模处理以降低处理费用我国中水回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步,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城市用水日趋紧张,中水回用开始逐步推广,近年2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在北方有很多缺水城市都已为中水立法,强制推行中水回用,在南方水质型缺水的城市,也日趋重视水的重复利用,以减少污水的排放 量国家的“十二.五”节能减排发展规划已明确了城市污水重复利用是国家节 能产业近年发展的重点方向,预计这方面的投资规模将达上万亿元,前景十分看 好!三、国家相关政策导向和各地区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国家在 2006 年提出了《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一五"规 划》之后正式把污水处理提上了工作日程,2006~2009 年全国迎来了污水处理 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对照美国的发展趋势,我国目前的污水处理发展水平仍 旧处在美国 70 年代水平上。
刚经过市场初步发展阶段,污水处理率有大幅度的 提高,从 2003 年的 42.4%提升至 73%短短六年增长了 30.6% “十一五”期 间国家环保投入达到 1.4 万亿,据有关部门预测,"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为 3.1 万亿元,其中,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将达到 1 万亿元左右在政策推动下, 我国环保投入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7.23%正在编制的《“十二五”全国城镇 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拟新增投资额约 4210 亿元规化强调: 发展污水集中处理再生利用技术鼓励缺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采用再生水利用 技术,再生水用于农业、工业、城市绿化、河湖景观、城市杂用、洗车、地下水 补给以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回用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公共建筑生活杂用水;推广应 用城市居住小区再生水利用技术缺水地区城市建设居住小区,达到一定建筑规 模、居住人口或用水量的,应积极采用居住小区再生水利用技术,再生水用于冲 厕、保洁、洗车、绿化、环境和生态用水等;推广应用建筑中水处理回用技术, 缺水地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回用管网覆盖范围外,具有一定规模或用水量的建筑, 应积极采用建筑中水处理回用技术,中水用于建筑的生活杂用水。
国家还建立了工业节水激励机制通过财政补助、减免有关事业性收费等政 策,鼓励和支持节水技术改造和废水回用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290 号文件有关规定,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的 40%,可按规定抵 减当年新增所得税对于以废水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可以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 总局财税字 001 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减免所得税 5 年再生水的利用将是我国未来国家政策倾斜的重点行业之一在近期全球最大3化工公司巴斯夫主办的“先进污水处理论坛”,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负责人姚明宽透露,正在编制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拟新 增投资额约 4210 亿元,其中完善和新建管网投资 2430 亿元,新增城镇污水处理 厂投资 984 亿元,升级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投资 140 亿元,污泥处理和处置设施 投资 312 亿元,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投资 344 亿元整个 2011 年,发改委安排城 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 145 亿元,其中污水 86.5 亿元 姚明宽同时介绍,国家将在“完善政策体系、形成激励机制”、“实施重点工程、 拉动产业需求”等六个方面对再生水处理和利用及节能环保产业推出政策措施。
近期据国家财政部发布信息,为了进一步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促进节能 减排,经国务院批准,从 2009年1月1 日起执行决定调整和完善部分资源综合 利用产品的增值税政策同时,为了规范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认定管理,需对 现行相关政策进行整合现将有关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统一明确 如下:1.对再生水实行免征增值税政策:再生水是指对污水处理厂出水、工业排水(矿 井水)、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厂渗透(滤)液等水源进行回收,经适当处理后达到 一定水质标准,并在一定范围内重复利用的水资源再生水应当符合水利部《再 生水水质标准》(SL368—2006)的有关规定2. 对污水处理劳务免征增值税: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加工处理后符合 GB18918—2002 有关规定的水质标准的业务国家建设部发布建科(2006)100 号文,颁布建设部和科技部联合制定的《城 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鼓励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技术设备集成和工程示范 该文件相关政策要求如下:(1)2010 年北方缺水城市的再生水直接利用率应达到城市污水排放量的 10%~15%,南方沿海缺水城市应达到 5%~10%;2015 年北方地区缺水城市应达到 20%~25%,南方沿海缺水城市应达到 10%~15%,其他地区城市也应开展此项工作,并 逐年提高利用率。
2)资源型缺水城市应积极实施以增加水源为主要目标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水质型缺水城市应积极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城市水体水质功能为主4要目标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3)城市景观环境用水要优先利用再生水;工业用水和城市杂用水要积极利用 再生水;再生水集中供水范围之外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建住宅小区或公共建筑, 提倡综合规划小区再生水系统及合理采用建筑中水;农业用水要充分利用城市污 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4)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积极制定管理法规和鼓励性政策,切实有效 地推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并建立有效监控监管体系5)城市总体规划在确定供水、排水、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目标及市政基 础设施总体布局时,应包含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发展目标及布局;市政工程管线 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中,应包含再生水管线6)城市供水和排水专项规划中应包含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根据再生水水 源、潜在用户地理分布、水质水量要求和输配水方式,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 理确定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规模、用水途径、布局及建设方式;缺水城市应积极 组织编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专项规划7)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规划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集中利用 为主、分散利用为辅,优水优用、分质供水,注重实效、就近利用的指导原则, 积极稳妥地发展再生水用户、扩大再生水应用范围。
8)再生水供水单位应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与再生水用户,就再生水供给的水 质、水量、水压及其稳定性、供水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损失赔偿责任、再生水的计 量、收费等具体事项,做出明确的约定9)重点发展以膜技术和其它高效分离技术为核心单元的城市污水再生处理技 术和成套化设备,推广应用先进适用、高效低耗、集成度高的工艺技术,淘汰落 后的技术和设备10)加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地方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 研究制定促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与运营的相关法规,引入竞争机制,建 立多元化投资体制,推进市场化运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再生水利用的 发展近年来北京、天津、沈阳等北方主要城市政府相继推出《城市再生水管理办法》,细化和规范城市再生水的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在政策上强化水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明确政府在推动再生水方面的领导地位和责任5国家即将出台的“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到 2015 年,全国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要达到 20%以上,较 2010 年底提高逾 10 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相关 机构预测,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