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2122100
  • 上传时间:2021-12-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1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摘 要: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贵州各大高校重要的大学生群体,也是贵州发展的生力军和主要动力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相当滞后所以,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拥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从学校、政府、民族文化三个方面讨论了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G640 文献标志码:A :2096-000X(2021)18-0022-04Abstract: Ethnic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in Guizhou province are an important group, and they are also the new force and ma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uizhou. However, due to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reasons,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ethnic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in Guizhou province lags behin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use of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owned by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to carry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Guizhou provi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Guizhou province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school, government and ethnic culture.Keywords: Ethnic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development长期以来,党和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方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成为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的一项新任务。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贵州省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加快改革发展,结合实际制定了本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三步走”的方案:“2016年起全面推进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形成科学先进、认同广泛、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共识;到2020年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基本形成高校鼓励创新创业、大学生勇于创新创业、政府激励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机制、新格局[1]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贵州各大高校重要的大学生群体,也是贵州发展的生力军和主要动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文化创新的重要目标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相当滞后所以,探索和剖析现阶段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等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学校、政府、民族文化三个方面讨论了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一、高校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坚力量高校是培养这个中坚力量的重要基地,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塑造、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加快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对民族融合和团结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据贵州省教育主管部门统计,在省内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据一个相对比较大的比例,已达31.3%[2]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师资力量欠缺的边远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性由于长期处于社会压力较小、人际交往单纯的社会环境中,习惯安于现状、恪守传统观念,使得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压力不强、社会视野狭窄、缺乏竞争意识和創新意识,产生就业依赖心理[3]调查显示,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想明确且简单,仅是学好文化,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将来回到家乡工作,从小学到高中几乎从未接触过有关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在大学里也很少得到相关创新创业的教育,可能在大学期间也只是听过一些企业家的讲座或是开设一门创业教育课程而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通过一次讲座一门课程就可以学会,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是通过完整的教育体系让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思维、知识和能力,并不是要求他们必须在大学期间或是毕业后马上创办企业创业教育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创业过程中不断的刺激和发展,在多年之后仍然可能产生无法估量的效果所以课程体系的构建、创业平台的搭建和师资力量的增强都是高校教育阵地发展的重点一)完善与创新创业有关的课程体系贵州省高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常态系统。

      目前贵州省的高校都没有开设出系统性的创业教育课程大多数学校仅开设有“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仅较随意且时间短,难以给予学生实质性的指导,也很难培养出实践意识与创新能力素养[4]创新创业内容可能会在这两门课程中有所提及,但是所涉及的内容非常有限,更不用说形成课程体系国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多门课程构成,比如“创业入门”“创业法律问题”“融资新业务风险”等但是我们的大学生连基本的“商业计划书”都不会写,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取资金进行创新创业,因为简单的“就业指导”课程很少涉及这些内容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向全球化、终身化和普及化转变,从而引导高等教育理念转型、内容与方法革新创新创业教育既要融入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人文社科课程等跨学科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知识与综合能力,同时要突出少数民族这一特有文化的融入,发挥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造力与社会贡献因此,完善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十分必要其次,不同的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因为少数民族学生背景的多样性,学校要构建多层次、多类别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二)搭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到今天,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相比于市场导向美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外在的压力多于高校内部的动力。

      在推进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5]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与专业教育处于隔离的状态,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并没有充分发挥与教育部要求的“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6]还有很大差距尤其贵州省各高校都处于不同的民族地区,大家一味地学习发达地区、一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和教育模式,而忽略了适合不适合的问题由于缺乏内部动力,导致贵州省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不明显,创新创业教育也很难内化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各高校应该有方向性地构建理论知识,纵向针对不同年级的学习特点、横向根据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构建纵横交错网格化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课程,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展开其次,各高校可以利用国家、政府、企业针对大学的各项创新创业竞赛,把竞赛融入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每年一次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贵州省每年申报的项目都比较少,能够最后获奖的项目更少如果能把竞赛融入课程,当作学生日常学习的一项训练,这样创新创业的意识会逐渐地深入学生的理念当中,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个比赛,需要比赛时再来考虑参赛项目。

      同时,各高校的竞赛项目都在向一流大学的项目看齐,都希望向高科技的目标发展,但是现实情况下我省高校的水平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我省竞赛获奖较少的原因但是我省高校很多都忽略了民族地区特点,参赛的项目也不具有民族特色,然而这才是贵州大学生的竞争优势所以,把民族特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我们的发展之路最后,鼓励大学生从创业实践中学习、在创业体验中学习,高校与产业共同设计和组织创业实习项目,增长学生创业实践历练[7]贵州省高校创新创业的基础课程基本都有开设,但是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课程的高校很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书本上,与实践相距很远让校内外的创客空间和创新实验室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能够进行浸入式学习才能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首先,从数量上看,贵州省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存在较大缺口创新创业教育被要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就意味着学校应该为所有的学生提供适合不同程度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未来几年,随着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深化,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项目将逐渐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缺口日益增大其次,从质量上看,现有教师大多缺乏创业经验教师们的创新创业教学仅仅是书本知识的“传送”,而实际操作经验有限。

      此外,创新创业的理论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新兴事物”所以在相对缺乏创新创业完善理论知识及实战经验的情形下,需要一批具有较高创业与创新理论素养、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吸纳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及创业实践者、风险投资人、律师、政府官员等组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团队,整合校内外的力量,打造民族特色突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的教师网络,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第三,在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发展中探寻新的道路在国际化方面,鼓励高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机构、国内专业学会、企业等机构紧密合作,开展师资教育与培训,培养大批国家级创业教育名师和导师,促进高素质创业教育師资茁壮成长[7]在本土化方面,与各民族的研究者、国家民委、地区民族事务部积极合作,了解地方民族发展需求,让民族文化的研究者也成为创新创业的导师二、民族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 多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肩负着民族多元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功能, 以维护和促进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发展的生命力[8]随着文化层次、个人素质的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逐渐淡化。

      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城镇或农村,他们的生长环境、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能力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行为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毕业前从未考虑过毕业后要创业,即使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也认为需要先工作五到十年后才考虑创业虽然他们也认为创业能全方位锻炼人的能力,但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9]所以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等少数民族的优势并没有在大学生中体现出来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是少数民族学生创新创业的源动力,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的创新创业资源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每一个学科都可以碰撞出火花,所学专业知识同自己本民族文化有效融合,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通过积极自主创新创业,推动本民族的发展2016年贵州民族大学学生设计的苗族香料抱枕在贵州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就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