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课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59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314798893
  • 上传时间:2022-06-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7.55K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历史课教学设计与反思篇1: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学问与实力1、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国与欧洲起先干脆沟通的时间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沟通史上的地位,相识“汉委奴国王”金印历史价值3、通过识图培育视察实力,培育从历史文物获得有用信息的实力,概括“丝绸之路”和“南方丝路”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丝绸之路”导入新课2、通过“丝绸之路”示意图,让学生了解驾驭“丝绸之路”的起点3、通过师生互动,学生探讨等形式,探究“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4、通过相关史料图片,了解汉与朝、日沟通的历史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了解两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化,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自信念2、相识国家、地区间的沟通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加深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相识教学重点】1、丝绸之路2、两汉时期的中日沟通【教学难点】甘英出访大秦及其意义【授课类型】新课【课 时】1课时【教 具】教学挂图【教学方法】讲解并描述法、探讨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导入)两汉时期,中国以高度文明和旺盛富强著名于世,中华文明向外传播。

      同时,中国也要吸取外来文化充溢自己那么,中国与世界是通过哪条商业通道来实现的呢?(学生回答“丝绸之路”),(老师确定)对,在两汉时期,中外沟通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实现的,那么“丝绸之路”是怎样形成的?两汉时期中国与世界有哪些沟通?“丝绸之路”又有什么意义呢?今日我们一起来探讨板书课题)两汉时期的对外沟通(老师导课)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学问板书第一标题)一、丝绸之路1、(出示《丝绸之路示意图》,老师讲解)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和今日的新疆,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由于在这条商路上,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叫“丝绸之路”2、那么,“丝绸之路”是怎样形成的呢?(老师指出)张骞出访西域后,西域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其实“丝绸之路”就是张骞开拓的请同学齐读“后人对张骞的评价”)“骞始开通西域道也3、(老师引导)请同学们比较“丝绸之路”路途图和张骞出访西域路途图,比较它们的起点和走向巩固记忆4、“丝绸之路”开通后,内地与西域的沟通加强了,那么“丝绸之路”的形成有何作用?(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了东方和西方,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沟通)5、指导学生看“丝绸之路”有关图片(教材73-73页:烽火台遗址、出土的绣花粉袋、马帮在青石上踏出的蹄印),显示汉代对外沟通旺盛,政策开放。

      6、(老师指出)在汉朝时,“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已初步形成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3页小字部分内容,找出“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走向) (老师点拨:中国与朝鲜交往既可通过陆路,又可通过海路实现中日交往只能通过海路,但中国和欧洲的首次交往是通过海上实现的)汉朝以开放的看法与外界沟通,特殊是与周边邻近国家有着亲密交往,其中朝鲜和日本深受中国影响板书其次标题)二、汉与朝鲜、日本的沟通1、(指导读书),找出中国与朝鲜沟通的方式,并勾画出来中国的经济文化对朝鲜的影响并归纳:(1)中国人移居朝鲜半岛2)中国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传入朝鲜3)中国的物品传入朝鲜,如蜀郡制造的漆器2、(指导看图片)教材74页“东汉陶船”、“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图”,从这两幅图反映出汉代造船业发达,也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3、(老师指导)朝鲜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与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日本也与中国有着亲密的交往指导读书,出示东汉疆域图)(1)找出西汉时就与日本有交往的历史,(2)找出东汉都城洛阳、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在地图上的位置提问:西汉时期“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那东汉的“丝绸之路”起点在哪里?为什么?(3)找出东汉时中国与日本交往的历史。

      然后讲解,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说明白中日沟通源远流长,中日人民有友好交往的历史4、(拓展提问)中日关系应向什么方向发展才有利于两国的发展?(对中日两国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两国只有和平相处,互利合作,才能促进两国经济文化发展)(老师引导)汉朝时,除了与邻近国家交往外,中国还与欧洲有着友好沟通的史实出示第三标题)三、汉与欧洲的往来(老师讲解并描述)公元,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访大秦甘英虽然没有到达大秦(古罗马),但他了解了大秦和欧洲更多的状况,为以后双方的交往打算了条件老师提问)欧洲与中国第一次交往是什么时间?处于哪一世纪?交往的详细状况是什么?课堂小结:张骞出访西域后,内地与西域的沟通增多了,丝绸之路起先形成丝绸之路上,留下了东西方沟通的踪迹,它是古代文明传播的道路,它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沟通,促进了彼此的发展,它的存在反映了两汉时的对外沟通非常旺盛两汉与近邻、朝鲜和日本有着亲密的`沟通,与欧洲同样友好交往正是由于实行了这种开放的政策,两汉时的经济文化也非常旺盛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的起点是( )A长安 B成都 C洛阳 D西域都护府2.标记着欧洲国家与我国起先干脆友好往来的历史事务是( )A第赛出访西域 B甘英出访大秦 C班超经营西域 D大秦遣使来汉3.中国和日本交往的历史悠久。

      赠给日本倭奴国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的中国皇帝是( )A汉武帝 B汉元帝 C汉文帝 D汉光武帝4.欧洲国家同中国起先干脆友好往来起先于哪一世纪?A公元前1世纪 B公元1世纪 C公元2世纪 D公元15世纪5.近年来,在平壤旁边的古墓中出土了大批汉代文物,其中有蜀郡制造的漆器这说明( )A朝鲜在汉朝时和中国有往来B秦汉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着重要影响C在汉朝时,朝鲜和中国往来比日本要早D在汉朝时,朝鲜和蜀郡有干脆贸易往来6.西汉时通向今印度、缅甸的“南方丝绸之路”实际已经形成,其起点是( )A重庆 B成都 C洛阳 D长安7.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之所以得此各字,主要是国为( )A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影响深远广泛,名称精确行动B是历史上横贯亚欧大陆的贸易交通线C丝绸的名字美丽好听,人们好记D第骞通西域后命此名字8.公元97年,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访大秦,甘英到达了条支海后没有接着前行,扩大了国中人的视野条支海”是现在的( )A红海 B波斯湾 C里海 D黑海拓展训练:1.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A张骞 B卫青 C班超 D甘英2.汉朝时,中国同西方的陆上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其路途是(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B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C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3.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干脆交往。

      由此可推断当时已开拓了( )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南方丝绸之路 D西方丝绸之路培优训练:1.丝绸之路的开拓,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有什么现实的价值和作用?2.你认为当代的中国应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中日关系应向什么方向发展?篇2: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及反思1.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相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困难性和曲折性2.识记《权利法案》的内容,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3.理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运作环节一:导入阅读一则新闻,思索:首相在英国政治中扮演什么角色?与议会的关系?在英国驾驭大权的还是女王吗?环节二:探究问题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确立起来的?(板书)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提问:为什么叫光荣革命,其实质是什么?)历史传统:英国早期的议会传统思想基础: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探究问题二: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确立的?(板书)1.《权利法案》的颁布:阅读材料,思索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哪个权利没有受到限制?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小组探讨:对比前后两个国王的权力不同2.1832年议会改革:上下议院的早期组成? 议会改革的缘由?议会改革的结果?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政党制的发展:内阁的由来:责任内阁的形成:(举手回答;小组探讨:梅姨上台的步骤)内阁与首相议会的关系:(小组探讨,逐条回答)责任内阁关系图(补充总结):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资产阶级政党绽开激烈竞争,议会政党制度渐渐形成和发展。

      阅读历史纵横,总结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板书)(举手回答)思索: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及影响(举手回答)环节三:本课小结(提纲和关系图)环节四:课堂练习 环节五:布置作业篇3: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师:不仅牧区的自然环境牧业生产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其他的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也是如此师:自然环境确定生产活动,生产活动确定生活方式,自然环境也确定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适应生产活动,生产活动适应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也适应了生产活动师: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完成课堂检测,活学活用师:课堂反馈板书:启示:因此发展生产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后感:磨砺与提炼依据课标2—5,我选择了《一方牧区养一方人》的课堂教学本课以“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为典型事例,引导学生相识我国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整堂课下来,收获许多,既发觉了自己的优势,增加自信念:又找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找到提升的新空间优势:1、在教材处理上,选取内容突出典型性、差异性、可比性,能够较好地反映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师傅们赐予了多次的指导,再一次感受到集体才智力气的强大,也体现到了虚心好学的好处。

      2、在教学素材中,运用图片、视频及文字等信息,通过反复强化,突出教学的重点,奇妙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素材选材的重要性及运用教学素材方法的重要性3、在教学过程中,学问的内在逻辑性处理较为严密,能够较好地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化立足于学情,以探究式教学为主,通过创设情境等形式,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4、在学法指导上,注意培育学生初步运用比较法的意识与实力,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学问归纳,梳理学问的内在逻辑,较好地培育了学生归纳综合的实力5、在板书设计上,板书呈现突出学问的内在逻辑结构,较好地紧扣本课的教学中心板书呈现突出“从特别到一般”,引导学生能够初步运用类似的推理方法,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不足之处:1、教学语言表达实力有待提高,语调较为单一,不够抑扬顿挫2、教学环节之间的连接方面有待提高,不够自然奇妙3、学生关注面有待提高,应当进一步扩高校生关注面4、激发学生“发问”的实力有待提升,自身的问题设计须要进一步“精细化”,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典型性总体而言,特别感谢始终帮助我的老师们,尤其是王老师对我的“指导”及师傅们对我的细心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亦有助于改进自身的做人处事方法。

      今后,肯定会再接再厉,虚心学习,刻苦钻研,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养篇4:历史课反思讲好历史课,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