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开县九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查联考中期考试试题.doc
8页2020级初三下期第二次学情调查物理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 满分80分 考试时间:与化学共用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1. 如图1所示,一架大型客机正在重庆江北机场起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以静坐在座位上的乘客为参照物,客机是运动的 B.客机的外壳主要用密度较小的合金材料来制造C.客机的总质量不超过50kg D.此时客机的运动速度不超过3.6km/h2.如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图2B. 沙漠蜃景C. 铅笔好像“断”了D.城墙在水中的倒影3.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如图3所示的有关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A B C D图3A.美丽的雾凇 B.水壶冒出的“白气”C.太阳出来雾散了 D.用冰箱的冷冻功能制冰4.小红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用筷子夹菜﹣﹣费力杠杆图4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做了功C.塑料挂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上﹣﹣大气压强的作用D.把餐具举高放入橱柜的过程中﹣﹣餐具的重力势能变小5.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是7.5V,电压 表V2的示数为9V,若电源电压U为12V,则L2两端电压是 A.4.5V B.5.5V C.3V D.2V6.力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它,这是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同样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对磁场进行描述B.学习电压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C.温度的高低是看不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液体收缩或膨胀后体积的变化去认识它D.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控制电阻(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7.IPS自平衡电动独轮车是一种具有自我平衡能力的交通工具。
它仅靠一个刻有花纹的轮子图5行驶,靠传感器控制平衡,采用轻薄、大功率电动机驱动,充电快速使用者把脚分别放在轮子两侧的宽大粗糙踏板上以后,轻轻向前倾斜身体是前进,向后倾斜是停止,向左和向右倾斜身体是转弯,当在驾驶过程中失去平衡、不得不跳下车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手上的手带来拽住独轮车,以免它失去控制造成损坏如图5所示,当某人驾驶独轮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独轮车轮胎上的花纹只是为了美观B.独轮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不受摩擦力C.独轮车的重力与地面对独轮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S1S2图6D.人对独轮车的压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8. 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让开关S1和S2 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其位于变阻器的a处,此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已知变阻器的总电阻大于灯泡L的电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保持S1和S2断开,让P缓慢向右滑动,灯泡L变亮甚至被烧毁B.若保持P在a处不动,S1仍断开,闭合S2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不变C.若保持P在a处不动,同时闭合S1和S2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将变大D.若保持S2断开,将P移至变阻器b端,再闭合S1,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6个小题,第14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F图79.19世纪,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的方法,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场此后英国物理学家 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由此发明了 机(选填“发电机”、“电动机”),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可能10.如图7所示的装置中,拉力F=125N,在10s内将重为200N的物体A匀速提升2m,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W11. 一杯质量为2kg,初温为25℃的水(C水=4.2×103J/(kg·℃)),吸热后温度升高了50℃,所吸收的热量为 J,假若用热值为(q煤=3×107J/kg)的煤来加热需用煤为 g(无热量损失)12.底面积为100cm2的烧杯中装有适量水圆柱形金属块的底面积为50 cm2,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8(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3.4N,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1;当金属块总体积的1/4露出水面静止时,如图8(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2;若p1、p2之差为50Pa,g取10N/kg则乙图中此时金属块下底面所受水的压强为 Pa,物体的重力为 N。
图9图8甲乙13.2020年10月3日,南京汤山上演了一场中外“高空王子”热气球间走钢索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视觉盛宴如图9所示,在一块大草坪上,工作人员点燃气瓶,加热两只热气球内的空气,而后气球体积变大,腾空而起上升到离地面超过50米的高空中,中间拉起了一条长18米的钢索不时掠过的微风让热气球略微晃动,钢索也随之略为倾斜,看上去十分惊险请根据题中描述,写出一条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并说出涉及的物理知识示例:物理现象:点燃气瓶 物理知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作答: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14.(1)如图10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图10图11 (2) 请在图11中标出开关S闭合后通电螺线管的“N”极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15题6分,16题8分,17题8分,共22分。
)15.小刚在实验室做了下面两个实验甲乙图12(1)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①由图12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图1330℃20②如图12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 点上,此成像原理可应用在 上(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2)小刚通过实验探究冰的熔化规律①实验前小刚观察到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3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0℃②实验中持续加热,每分钟记录一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点是 ℃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13温度/℃-4-2000000000123 16.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电路图如图14甲所示AB图14图14(1)请根据图14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2)在图14乙中,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选填“A”或“B”)端。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坏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电阻处接触不良; D.电阻短路. (4)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R的阻值,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保持不变,若电压表示数偏小,则应将滑动变阻器向 (选填“A”或“B”) 端滑动,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第5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14丙所示,其读数为 实验次数12345电阻R/Ω510152025电流I/A0.60.30.20.15(5)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实验结论: 6)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时也采用了这个方法,即: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的关系时,就应该控制 和电流不变 17.某小组同学探究“浸在水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a) (b)图15 小船水面(1)首先,他们进行“比一比,谁的小船货物装得多”的活动,装载货物前后的实验现象如图15所示。
请你仔细观察、比较图15(a)和(b),并简要描述相关现象: 由此,三位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猜想A、B和C猜想A: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猜想B: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猜想C: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有关2)接着,该小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不计重力)、水等器材进行实验他们先在可密封的圆柱体内装一些小铅粒,然后用细线将圆柱体悬挂在测力计下当此圆柱体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不同的深度处保持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和小桶中的水量如图16所示他们通过思考图中“测力计示数变化的原因”,得到浮力测量的方法根据图16(c)和(d)所示的测力计示数、小桶中水量等变化情况,可排除猜想 (选填“A”、“B”或“C”);在猜想 的基础上(选填“A”、“B”或“C”),进一步分析并形成假设D: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a) (b) (c) (d)图16实验序号F (N)G排(N)13.2022.80.432.40.842.01.252.01.2实验序号F (N)G排(N)64.6074.00.683.61.093.41.2103.41.2表一 表二(3)为了验证假设D,继续实验,他们记录了圆柱体在空气中、水中静止时的测力计示数F和小桶所收集的排开水的重力G排,其部分数据见表一,则该柱体的重力为 N。
随后,他们又在该圆柱体添加了若干铅粒,重复上述实验,其部分数据见表二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初步验证假设D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②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得出其它的初步结论是 ③如果在上述表二对应的实验中所用的圆柱体是一个实心的圆柱体,请你根据表二的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