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14页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指出: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图形的运动(一)》属于图形的位置与运动,学生经历对现实生活中图形运动的抽象过程,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特征,体会运动前后图形的变与不变,感受数学美,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二、单元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轴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2.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辨认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3.通过折纸和剪纸,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数学思想和方法:感知平移和旋转的数学思考方法,培养空间观念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培养独立自主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数学素养: 通过对平移和旋转的初步认识,能用更准确、更具体的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情感态度:通过感知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三、内容分析图形的运动主要指的是轴对称、平移、旋转,纵观人教版12册教材,图形的运动主要分布在二下、四下、五上,分别以《图形的运动(一)》、《图形的运动(二)》、《图形的运动(三)》出现。
本单元是起始单元,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定位在直观认识上,具体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图形的平移;初步认识旋转;解决问题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运动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今后学习抽象的图形的运动积累感性体验,发展几何直觉;为今后从图形运动的角度认识图形(如圆柱体、圆锥体)、理解度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推导等)作好铺垫;通过依据描述想象出图形的运动,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正确识别简单图案或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2.正确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1.正确判断平移前后的相关图形2.用合适的方法制作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平移、旋转这几个概念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还是比较抽象的,所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主,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运动如先呈现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对称现象、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的实例,再过渡到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等,这也体现了数学的学科特征而对于轴对称、平移、旋转这几个抽象的概念,教材都没有给出严格的数学定义,只是让学生通过直观理解各自的特征,如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即沿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平移现象只要求学生知道图形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而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旋转现象只要求学生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实例初步感受旋转运动的特点。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学习抽象的图形知识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而观察与动手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如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通过移一移、用学具模型画图等感受图形的平移;通过模仿陀螺运动的模式,感受旋转现象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机会,在观察与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和发现,直观感受图形运动的特征,逐步加深理解因此,在本学段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以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四、课时安排1.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的认识2.第二课时:平移和旋转3.第三课时:解决问题第三单元 第01课时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设计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2.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重 点认识轴对称图形,感知轴对称的特征难 点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学情分析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一些平面图形,并且在折纸的体验中已经认识到像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图形对折以后能够重合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开展关于图形的运动方面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并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对折后两边是否完全重合特别是对轴对称图形的本质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学习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画轴对称图形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长方形纸、铅笔、剪刀教学流程情境导入【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认识到有些图形是对称的,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一、利用图片,初步感知1. 请你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这样? 2. 师:观察这些图形,你发现了什么?生:左、右两部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二、观看视频,加深印象1. 师:这种现象我们叫“对称”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2. 播放视频学习任务一:认识对称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分类,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表象特点:两边大小形状相同,为后续进一步判断方法做好铺垫一、找一找哪些是“对称”1. 师: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 ① ② ③ ④生:②④是对称的。
2.师:我们通过观察认为图形②④是对称的那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它们是对称的吗?生:对折二、折一折验证“对称”1.师:这些图形在课件上,你们没办法对折,那就请课件帮我们用折一折的方法来验证吧2.课件演示对折 ① ② ③ ④3. 对折后,我们发现,图形②④左右两边是完成一样的,图形①③左右两边不是一样的学习任务二:认识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折一折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形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过程,进一步明确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介绍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把折痕与对称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建立联系,规范数学用语一、猜一猜1. 根据给出的图形,猜一猜下面图形是什么动物? 2. 说说你是如何判断的?二、剪一剪1. 按下面这样,先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2. 除了这个图形,你还能按这样的方法剪出其它图形来吗?3.师: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征呢?生1:对折后两边形状、大小相同。
生2: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师:是的,我们把对折后两边形状、大小相同,恰好都能重叠在一起,叫做“完全重合”4.师:仔细观察这四个对称图形,对折后每个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只有沿着这条折痕对折,两边才能完全重合你们知道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什么吗?师: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注意,画对称轴用虚线,而且一般两头略微超出图形的边线师:那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谁能说一说?(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师:在数学上,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5.师:你能说说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吗?生:对称轴两边部分的形状、大小都相同师:是的,因为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所以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边部分的形状、大小都相同我们可以根据这点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三、生活中的数学1.介绍剪纸艺术师:刚才我们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画一画,剪出了许多不同的图形 你们知道吗?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俗称“窗花”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中国民间生活与智慧的缩影2.观看视频学习任务三:达标练习,巩固成果【设计意图:通过判断轴对称图形,寻找对称轴等各种练习,引导学生发现两边形状、大小都一样的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一定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发现轴对称图形不一定只有一条对称轴。
加深对轴对称的认识和理解,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1. 在轴对称图形下面打“√” ( )( )( )( )( )( )师:平行四边形沿着这条线正好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份,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生:这个平行四边形虽然可以分成两个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图形,但是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两边形状、大小都一样的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师:对啊,只有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才是轴对称图形师:它们有几条对称轴?(课件呈现)2. 下面的这些汉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 )( )( )( )( )( )玉 土 晶 羽 里 青 3. 下面的这些数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写在括号里 )0 1 2 3 4 5 6 7 8 94. 下面哪些字母是轴对称图形?把它们写在横线上A B C D R H L V E M N 5. 第二行图形分别是从第一行的哪张纸剪下来的,请连一连。
6. 右边的哪个图形与左边的图形成轴对称?在正确的图形下面画“√”对称轴( )( )( )【作业设计】1. 请你设计一些轴对称图形提示:先把纸对折,再画一画,然后剪一剪;2. 完成《分层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轴对称图形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思考、交流等活动,利用多媒体直观呈现,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具体化,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掌握和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第三单元 第2课时 平移和旋转 教学设计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2.能找出各种平移和旋转现象,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3.在探索和交流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重 点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难 点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只是不知道这两种现象在数学中的名称,及其特征教学时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感受平移与旋转、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由于本学段的学生正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利用多媒体直观呈现,让学生观察图形的运动,理解特征,构建概念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