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刺加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1].doc
16页针刺加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1]· 758·中华中医药杂志 (原中国医药学报 ) 2005年第 20卷第 12期腹痛明显减轻 ,睡眠改善继以 30剂 ,同时配合口服还少丹胶囊三诊 :阳痿已愈 ,诸症消失 ,又 30剂巩固疗效按 :此类患者的阳萎症状往往因恐惧而起 ,以中药补肾宁神 ,同时积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即能奏效讨论本病病程迁延 ,多为湿热内蕴 ,败精浊腐阻滞 ,肾虚精气亏损 ,虚实夹杂为患肾虚精关不固为发病之本 ,下焦湿热蕴结为致病之标 ,两者常互为因果外邪侵袭是本病诱发因素 ,大多数患者在病程及治疗过程中常因外感而使疾病反复加重如口腔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所以虚实互见是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否存在湿热内蕴对本病的恢复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由于湿热下注往往使本病缠绵不易恢复 ,故临证时要注意观察是否夹杂湿热之邪在应用清热利湿药物时 ,要注意防止苦寒伤脾 ,所以宜运用淡渗利湿之品 ,以轻灵淡渗取效 (收稿日期 2004年 10月 24日 ) ·临床报道 ·针刺加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王玲 陶加平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 ,以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为特征。
本病为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多发病、疑难病 ,多反复发作 ,易继发感染 ,治疗较棘手近年来笔者用针灸加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针刺 ;穴位注射 ;核酪深圳518033)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依据 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依据 :①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鼻塞、鼻流清涕、清稀量多为主要症状 ,伴有嗅觉减退、眼痒、咽喉痒等症状 ;②起病迅速 ,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 ,间歇期无喷嚏及鼻塞 ;③常因接触致敏物质或因温度变化而诱发 ;④鼻腔镜检查见鼻膜黏水肿 ,苍白或充血 ,鼻甲肿胀 ,发作时有较多清稀分泌物 ;⑤实验室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 IgE增高 21一般资料 9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 40例 ,对照 Ⅰ组 30例及对照 Ⅱ组 25例其中治疗组男 17例 ,女 23例 ;年龄 7~47岁 ;病程 6个月~ 10年 ;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 25例 ,脾肾阳虚者 15例对照 Ⅰ组男 14例 ,女 16例 ;年龄 9~50岁 ;病程 5个月~ 8年 ;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 20例 ,脾肾阳虚 10例。
对照 Ⅱ组男 10例 ,女 15例 ;年龄 8~48岁 ;病程 8个月~ 7年 ;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者 16例 ,脾肾阳虚者 9例各组治疗前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 P >0105) 31治疗方法 311 治疗组 选穴 :迎香、印堂、百会、风池、风门、肺俞、脾俞、肾俞针刺法 :先平卧 ,常规消毒后用毫针以常规刺法刺迎香、百会、印堂 ,针尖方向朝向鼻部 ,施捻转手法使鼻根有酸胀感 ,留针 20m in,每 5m in行针 1次 ,手法同前再取俯卧位 ,刺风池、风门、肺俞、脾俞、肾俞 ,行平补平泻手法 ,得气后 ,留针 20m in,每 5m in行针 1次 ,手法同前穴位注射 :注射药物为核酪 (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 , 2ml/支 ),用 215m l注射器抽取核酪注射液 2m l,常规消毒后选肺俞、脾俞、肾俞 ,每次 1对 (2个 )穴 ,每穴注射核酪 1m l,隔日 1次 ,逐穴进行以上方法先针刺后注射 ,配合使用 ,共连续治疗 20天 312 对照 Ⅰ组 单纯针刺治疗 ,选穴、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 313 对照 Ⅱ组 肌肉注射核酪 ,每次 2m l常规肌肉注射 ,隔日 1次 ,共注射 10次。
结果 11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 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痊愈 :症状体征消失 ,3个月以内无复发 ;好转 :发作时症状体征减轻 ,发作次数减少 ;无效 :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1治疗结果 见表 1治疗组痊愈率 40% ,总有效率为 95% ;对照 Ⅰ组痊愈率 2617% ,总有效率 7313%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对该病有较好疗效 ,但两组比较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 Ⅰ组 ,经 χ⒉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 P < 0105)对照 Ⅱ组仅有 16%的有效率 ,治疗组与对照 Ⅱ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 <0101) ,说明单纯用肌肉注射核酪治疗本病 ,疗效较差2005年第 20卷第 12期中华中医药杂志 (原中国医药学报 ) · 759·表 1 各组疗效比较 [例 (%) ]组别例数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治疗组 40 16 (4010) 22 (5510) 2(510) 38 (9510) △33对照 Ⅰ组 30 8(2617) 14 (4617) 8(2617) 22 (7313) 对照 Ⅱ组 25 0 4(1610) 21 (8410) 4(1610) 注 :与对照 Ⅰ组比较 , △ P <0105;与对照 Ⅱ组比较 , 33 P <0101。
31远期疗效观察 为进一步观察针刺加核酪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笔者对治疗组痊愈和有效的大部分患者进行了 1年后的追踪观察 ,观察停止治疗后 1年的情况自拟定标准如下 :复发 :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相同或加重 ;轻复发 :痊愈患者出现轻微临床症状 ,已好转的患者出现症状较治疗后重但较治疗前轻 ,或发作次数较治疗后增加但较治疗前减少 ;无复发 :未出现症状或原好转的症状未加重共追踪 26例 ,复发 0例 ,轻复发 4例 ,无复发 22例 ,复发率为 1513%结果显示 ,针刺加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该病远期疗效亦较好 4例轻复发的患者 1例属肺脾气虚型 ,3例属脾肾阳虚型 ;2例为整天在低温、干燥空调环境中工作的人员, 2例因季节变化感受风寒后引起讨论步提高疗效,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笔者在针刺基础上配合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核酪含核酸水解物、酪蛋白水解物和多种氨基酸,有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临床观察表明,单纯肌注核酪对该病无明显疗效,说明治疗的效果是通过刺激俞穴,是药物加俞穴的共同作用风池、风门分别为少阳、阳明之穴,刺之祛风散寒;迎香穴位于鼻孔两侧,为手足阳明之会,可通利鼻窍;百会乃诸阳之会,属于督脉穴,督脉为阳脉之海,统摄一身阳气,故刺百会既能通利鼻窍又助阳益肾;印堂为位于督脉上之经外奇穴,刺之气至病所,可通阳利窍;背俞穴为本脏经气输注之处,肺合皮毛主一身之表,针刺肺俞既能调补肺气又宣降肺气;针刺脾俞、肾俞有健脾、益肾、补虚、扶正、固本之功;加穴位注射核酪于肺俞、脾俞、肾俞,一方面药物的吸收过程可持续刺激穴位使之作用时间延长,加强了背俞穴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有药物的直接作用。
核酪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与肺俞、脾俞、肾俞的调补作用相得益彰诸穴配伍、诸疗法配合共奏祛邪散寒,通利鼻窍,通阳益肾之功笔者的临床实践显示针刺配合且远期疗效亦较好部分病人复发因肺脾肾虚复是人体对某些特定抗原致敏于鼻部而产生的变态反应本病发病率高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据文献统计亚洲成人约有 30%患此病 ,且经久难愈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究其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属 Ⅰ型变态反应 ,这一过敏反应的发生与鼻黏膜血管微循环和神经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过敏原的刺激、个体差异、遗传体质等因素有关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以抗过敏为主 ,可临时缓解症状 ,但不能根治 ,且有较多副作用在中国医学中本病属 “鼻鼽 ”范畴 ,其病因与肺脾肾虚复感风寒或异气有关 ,为本虚标实之证因先天禀赋虚弱 ,肾阳气不足 ,卫外不固 ;或后天失养致肺脾气虚 ,或脾肾阳虚 ,使腠理疏松风寒或异气乘虚而入 ,侵及鼻窍 ,使肺失宣肃 ,局部经脉壅阻 ,鼻窍不通而发本病临床资料也显示 ,患者多表现为肺脾气虚或脾肾阳虚故本病其标为风寒或异气外感 ,其本为肺脾气虚或脾肾阳虚治疗当祛风散寒 ,通利鼻窍 ,补益肺脾 ,通阳益肾针刺治疗该病有较好疗效已为医疗界认可 ,临床报道颇多 ,为进一疗。
该疗法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对机体免疫功能、对鼻黏膜血管微循环及神经系统等方面有调节作用 ,尚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 谢卫 ,解海宁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伴过敏感性皮肤病 20例.皮肤病与性病 , 2002, 24 (2) : 23 2 吴清波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 30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 2002, 24 (2) : 27 3 王卫刚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近况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02, (2) : 63 4 渡部浩 ,胡宜 .过敏性鼻炎与鼻粘膜微循环 .日本医学介绍 , 2002, 23 (11) : 507 5 韩绘宇 ,王大海 .补肾温肺胶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 2002, 10 (5) : 234 (收稿日期 2005年 1月 9日 ) 补肺益脾,穴位注射核酪对治疗过敏性鼻炎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副作用,感寒凉引起,故过敏性鼻炎患者应注意调护,并应巩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