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docx
9页三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三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读“墨、渍、斑、擦、幅、致”6个生字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能力目标:初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情感目标:学习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认识生字,朗读课文2、学习文章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教学准备:1、墨水,一幅画有房子的画2、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激趣导入1)出示一张漂亮的图画,有意将几滴墨渍洒在纸上,说:这么美的一幅画,掉了墨渍该怎么办呢?(2)学生开始讨论,提出各种办法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巧妙处理这块墨渍的板书:墨渍)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画出生字词,自由识记,同桌交流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2)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正音:“渍”的声母是平舌音z。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1、小组内互相读课文,讨论:(1)妈妈和作者是怎样对待画纸上的墨渍的?(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注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词语)2、小组选代表交流汇报3、品读句子,体会情感他笑着说:‘瞧,这条小花狗使画面活泼多了!’”(1)指名读,师生评议2)师范读,生练读3)小组交流汇报:4、朗读全文四、拓展思维,引发想像1、这有墨渍的地方还可以画写什么?(小组交流、讨论)2、学生自画表演3、教师鼓励小结:作者在妈妈的启发下能灵活地处理画上的墨渍,那么同学们也应像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三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2学习目标①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教学重难点: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教学过程: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①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③朗读展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④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⑤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⑥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⑦引导学生质疑精读感悟,明白道理①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②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③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a.指名读这一段;分男生、女生读这一段b.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c.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作业抄写课文最后一段三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3教学目的要求:1、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2、重点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通过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从而使学生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的为难点教学思路:本文是一则成语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却是比较深刻的为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紧扣魏王(线索人物)的疑问(也是学生的疑问)而产生释疑欲望,暗切“射雁”的原因;再扣魏王的一“惊”一“奇”,明确“空射”的结果——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由此探究结果必然性的内在原因;在学生既理清情节又欲求原因所在的时候,再精读细析最后一段,使学生明白事理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范读全文(或听课文录音)1、导语:同学们,在前一课中,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新课是一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这则故事的内容特别新奇有趣,会使大家领悟出更多的东西,尤其能启发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作出正确判断现在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2、有表情地范读或放配乐录音二、指导自学。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用“/”标出句中的停顿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2、自由朗读要求:(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魏国”的魏读作wěi更羸”人名,读作gēnglíi嘣”象声词,后鼻音,读作bèng悲惨”的惨,平舌音,读cǎn愈合”的愈,整体音节,读作yù拼命”的拼,前鼻音,读作pīn2、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3、出示幻灯或小黑板:(1)指导学生巩固生字(辨形、正音)2)熟读并理解词意4、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三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4一、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4、抄写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受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英子在掌声前后内心的变化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响起的前后内心的变化2、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四、教具准备1、歌曲《掌声响起》、《爱的奉献》2、小红花一朵3、学生准备卡片4、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上周我校召开了运动会,我班的同学……都为班上争得了荣誉,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吧!2)孩子们,还有一些人却常常被我们的掌声所遗忘,如果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在他们身上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掌声》板书:掌声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回答(课文写了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通过一件事使她在孩子们的掌声中发生了改变)3、精读课文,品读领悟(学习1,2自然段)(1)细读课文,想一想以前的英子是什么样的?(找出有关句子划出来并读一读)①学生将找出的句子读出来②多媒体显示,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把勾出的句子读一读,生边读师边指导(男女生比读)③思考: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这时的英子内心怎样?(自卑、痛苦……)板书:自卑④带着这种自卑、痛苦的心情齐读第1,2自然段。
2)后来英子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学习第4自然段)①分4人小组学习要求:A、找出有关词语、句子认真读,认真体会B、想一想,在英子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C、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英子内心变得怎样?D、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②抽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同时板书:快乐③抽几个学生读这一段,比一比,评一评,谁读得好?④用快乐的语气齐读这一段孩子们,是什么使自卑、忧郁的英子变得这么坚强快乐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自然段4、汇报交流,合作探究(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1)创设擂台,精读课文A:挑战要求:①各小组寻找挑战对手,并互相交换所提出的问题②各小组合作探讨对方所提出的问题,没法解答对方的提问③各小组画出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比赛读一读三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5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3、领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与鼓励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我们班欣赏同学们上课,作为主人你们想用什么行动来欢迎老师们的到来呢?(全班鼓掌欢迎)掌声这么热烈,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孩子。
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老师感到真高兴!可是,老师此时的心情挺紧张的!你们想用什么来鼓励我呢?(掌声)2、师:谢谢你们的掌声,有了你们的掌声,老师已经不紧张了掌声不仅改变了老师刚才的心情,它还改变了一个女孩的命运多神奇的掌声啊!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走进课文《掌声》(板题,齐读课题)二、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变化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仔细想想,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自卑、忧郁、不快乐,孤独……)(板书:自卑忧郁)2、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一点的呢?课件出示句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引读“当同学们()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生:同学们在做游戏、唱歌跳舞、在操场上奔跑,跳绳、在尽情地说笑课件:当同学们()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师:当同学们快乐地游戏的时候读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师:当同学们唱歌跳舞的时候读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师: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的时候读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3、师:是啊,那是教室的一角,更是孤独的一角,谁愿意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英子的孤独呢!指名读(指名读评价:“总是”读得重一些,“默默地”读轻一点)4、师:是呀,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
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多么可怜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一下英子的痛苦和孤独吧?(齐读)齐读→评价:多么自卑、忧郁的孩子啊5、过渡:那时的她对生活已失去了希望,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英子,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变得怎么样了呢?谁来读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现在的英子变得怎样了?指名汇报活泼、开朗、自信)板书:自信快乐6、我们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那么你们能把她的活泼开朗读出来吗?请大家齐读第5自然段感受英子的变化吧!三、感悟变化,领悟掌声内涵1、师:是呀,我们都希望英子开朗、自信后来,英子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