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影视文学论文.doc
25页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_影视文学论文 提要:好莱坞在美国的全球化战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美国电影的全球化不仅创造着巨大的 经济 利益而且创造美国式的"世界趣味"好莱坞将 中国 看作最具潜力的国际电影市场,并正借助国家力量和经济实力采用多种策略培育和开拓这一市场当中国加入WTO成为现实以后,中国电影和文化主权将面对好莱坞的挑战中国电影 发展 仍然具有潜在的优势或有利条件中国电影的危机不仅来自好莱坞更是来自自身的体制和机制以民族主义为理由对抗全球化和好莱坞并不具有必然的合理性中国电影改革的根本并不是扩展规模而是建立 现代 企业 机制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产业化改造是中国电影最大的 政治 关键词:全球化好莱坞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文化帝国主义民族主义电影市场 资本主义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出现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建立全球化自由市场准备了 历史 条件,正如有人指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就是所谓的`世界体系`"在这一世界体系中,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核心国家依赖其对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的控制而不可避免地占据着霸权地位而一当中国在这种全球化压力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现实,也意味着世界上最后一个重要堡垒被自由经济攻破,意味着中国将按照并不熟悉的游戏规则,加入受到强手操纵的全球市场竞赛之中。
正是在这样一种几乎没有国土疆界的时空压缩的全球化背景下,好莱坞电影借助美国自由经济的领先力量,在势不可当地覆盖着全球电影市场的同时必然会对中国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的意义远远不仅仅是对于电影的,而且也是对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传统的正如不少人指出过的那样,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除了在物质属性的价值外,它们借由声音、影像、图画、文字等元素交织而现的象征符号与意理信念,则与文化领域有着关联,同时这也与主导社会集体价值与国族文化内涵的政治领域形成一种张力",显然,好莱坞的全球化在冲击着中国民族电影 工业 的同时也通过色彩缤纷的电影形象推销着美国商业、文化、政治、生活方式和价值理想,影响民族社群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延续,制造美国式的"全球趣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现实和将来也正因为这样,面对好莱坞电影日益紧迫的威胁,与全球此起彼伏的反好莱坞声音相呼应,"好莱坞与中国电影"的话题在中国便具有了一种更宏大的政治经济学意义--我们正是试图在这样的背景下,考察好莱坞电影对于美国全球化战略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分析中国在好莱坞全球战略中所处的位置,研究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策略,从而探讨中国电影发展所面对的挑战和生机,寻找中国电影发展的出路,最终获得面对文化全球化的一种政治立场和态度。
"面对好莱坞"因而可以被看作全球化背景中最具理论和实际挑战性的话题之一 好莱坞星球:美国的全球化战略与电影 随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世界各民族利益相互联系的紧密,20世纪以来,以军事占领和政治颠覆为手段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政策逐渐被历史所遗弃,一种新的世界图景开始出现:当世界各国纷纷走上现代化道路之后,资本和信息的全球流通便成为可能,随着跨国资本、跨国企业和信息工业、媒介工业的迅速发展,民族国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体化世界体系逐渐相成,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依赖其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进入不发达国家开辟更具活力的市场,获得更廉价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创造一种消费意识形态--这就是所谓的后殖民主义状态 显然,建立在"自由市场、公平竞争"基础上的世界体系,由于各国国家的政治、经济基础本来的不平等而事实上形成了一个不公平的全球格局正像一些西方学者所分析,当今的世界格局主要由三类国家和地区组成:1、"核心国家"(corestates):美国同盟国欧盟和日本,在全球经济中拥有某种"不分地区的权力";2、"边缘地区"(peripheralareas):具有依附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基本属于"毫无权力的地区";3、"半边缘地区"(semi-peripheralareas):介乎于核心国家和边缘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角逐之间。
核心国家的优势是建立在对半边缘和边缘地区的剥削上的,而半边缘地区则在被核心国家剥削的同时也剥削着边缘地区,边缘地区则寻找机会超越半边缘地区而靠近核心就在这种"不分地区的权力"与"毫无权力的地区"的不均衡关系 网络 里,世界体系成为在核心国家的支配下各国各地区为本身地位而斗争的领域而美国作为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和最主要的核心国家,其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中所占有的优势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近年来,美国经济在新经济支持下强劲增长,其军事力量在前苏联解体以后也举世无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甚至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国控制正是这样一种地位,促成了美国的国家政策和自我定位,美国政界和学术界不少人提出美国追求世界"单极化"是历史必然被小布什委任为安全顾问之一的华盛顿大学教授威廉·沃尔福思在2000年大选时发表题为《单极世界的稳定性》文章,明确认为"美国在目前国际体系中的支配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单极世界可以避免两极世界或多极世界为争夺领导地位而发生的无休止的争夺"等等从小布什与戈尔的三场电视辩论和竞选纲领看,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代表人物对追求世界"单极化"的策略虽然不同但立场并无分别,双方都认为美国"超强的综合国力"、长期奉行的"国际道义"和"现实的国家利益"三大因素决定了美国在新世纪"领导世界"的地位。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棋子当文化成为一种产业以后,其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相互重叠,文化产品的全球输出不仅能够扩展经济市场,获得大量的经济利润,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化媒介承载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通过文化来销售商品,通过商品来宣传文化,文化即商品,商品即文化,文化商品在获得现实利益的同时也在创造广告意义,那些影像、声音、文字、图画、造型都共同开发着美国政治经济的广大市场正是因为文化产品具有这样一种特殊意义,美国一直努力达成文化产业的全球化,特别是被看作最有国际传播效果的电影的全球化 早在30年代,美国政府就意识到,电影和其他大众文化都不仅具有产业意义,而且对于宣传美国政治、文化和扩大经济影响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输出可以影响到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历史意识、社团意识、宗教意识以及文化意识、甚至语言,淡化甚至重写这些地区的传统和文化,从而创造新的民族文化记忆,促使其与美国的信念和价值融合所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便通过各种政治和经济手段向全世界推销电影和推销电视节目、录音唱片以及其他大众文化产品在罗斯福执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好莱坞电影则成为推销美国形象、美国民主,进行政治宣传的重要工具。
由于媒介 经济 和媒介科技是欧洲 工业 革命以后"自由贸易资本主义"的产物,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已经经历了百年以上的 发展 过程,而对于许多发展 中国 家和地区来说,媒介发展的基础远远不能于欧美国家相比特别是80年代以后,少数跨国化、集团化、集中化的"音影恐龙"诞生,这些媒介集团以在国际 政治 上具有主导力的国家机器为前导与后盾,更加促成了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东西方之间、南北之间、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不平衡的信息流越来越明显以 台湾 为例,美国好莱坞8大电影公司占领了70%以上的影院收入,5大 音乐 集团占据了60%以上的音乐唱片销售,跨国集团所属的各类电视频道在约450万有线电视用户中普及率高达95%,而跨国广告集团则以合资或独资的方式承揽了60%以上的广告业务显然,在美国文化产业的全球化战略中,美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如今全球100大音影 企业 集团85%都位于第一世界,特别是美国,其营业总额高达1100亿美元;1998年美国的第一大出口行业既不是飞机制造,也不是农业,而是影视和音像出版业,出口总收入达600亿美元;美国视听产业(影视和音像)在国民经济中的排位已由1985年的第11位跃居到第6位;在录像市场上,美国1997年仅录像租赁收入就达96亿美元;《财富》杂志推出的全球最大500家企业排行榜中,美国娱乐业巨头就占了多位。
在文化产业中,电影作为最国际化的媒介产业,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好莱坞从一开始就在向全世界推销着美国美国电影很早就具有国际视野20世纪第一个10年,好莱坞制片人就开始在主要的国外市场设立办事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电影乘欧洲陷于战争的混乱中,逐渐取代法国、英国、德国等传统的欧洲电影基地,形成国际化的电影市场从1919年开始,国外市场就已经进入美国电影的生产预算之中在30年代以后,外国电影市场的收入已经占美国电影总利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将美国电影工业放到了一个无论在经济上或是制作上都领先全世界的地位上,而且从此以后,这一地位就再也没有受到动摇即便在有声电影出现以后,语言的障碍曾经给美国电影的国际化带来过威胁,但是好莱坞很快就适应了这种 艺术 和技术手段的变化,稳固了自己的霸主位置,如今倒是越来越多的非 英语 国家和地区更加频繁地拍摄英语电影或者使用 英文 字幕到1995年,美国电影已经占有欧洲票房收入的75%,由于卫星传播和有线频道的发展,美国电影在欧洲电视播放的电影中也占有70%以上好莱坞在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优势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即便在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美国电影也在动摇本土电影的主体位置。
到2000年,据美国电影协会资料,美国电影每年在国内票房已经达到76.6亿美元的同时,还从海外电影市场得到了超过60亿美元,是美国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90年代初期,在世界所生产的4000部故事片中,好莱坞影片只占其中数量的不到十分之一,但是却占有全球票房的70%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国际化努力,如今,美国电影几乎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好莱坞无处不在,其最耐人寻味的结果是在世界上不少地区,美国电影已经不再显得是"美国"电影而成为电影的代名词,就像一位学者所说,"美国的大众文化看起来甚至不象是一种进口的东西……"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好莱坞已经征服了世界","我们正在变成一个好莱坞星球" 当然,美国文化产业在全球化过程中,也一直受到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抵制和抵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就认为好莱坞电影的席卷而来"不仅是电影的危机,而且也是文明的危机"70-80年代,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在西方学术界风行一时,矛头也直指美国的媒介文化全球化1974年,在联合国提出"国际经济新秩序"(NewInternationalEconomicOrder)以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NewWorld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Order),反映了世界各国希望建立东西方、南北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与非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平等的信息传播交流秩序的愿望。
美国文化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的威胁、消费文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对传统社会的冲击、 现代 性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应该说都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批判近年来,无论是加拿大、欧盟或者是亚洲的韩国、中国,都采取了种种政治和经济手段来抵制美国文化、特别是好莱坞电影的大举进入一些国家的电影人和民间人士也采取种种行动抗议美国电影如当韩国政府迫于美国压力,把电影发行分配中原来规定的本国电影至少占28%的份额缩减到15%之后,《悲歌一曲》的导演林汉泽剃成光头在汉城美国使馆前示威抗议;法国著名演员德帕迪约在巴黎协和广场焚烧好莱坞电影拷贝;以侯孝贤,杨德昌陈坤厚为代表的70年代台湾"乡土电影"的创导者一直反对美国电影对台湾的垄断确实,当好莱坞电影工业生产以美国强势国力为后盾,将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