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开题报告:基于BBM的悬臂粱振形及主动减振技术分析.doc
2页论文开题报告:基于BBM的悬臂粱振形及主动减振技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基于BBM的悬臂粱振形及主动减振技术分析发表时间:2013-9-14 13:13:13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基于BBM的悬臂粱振形及主动减振技术分析 班号T843-2专业车辆工程学号24学生姓名李茹指导教师樊继东在工程力学受力分析中,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习惯上称为梁常见的梁有简支梁、外伸 梁和悬臂梁悬臂梁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简化模型,这种梁的一端为不产生轴向、垂直位移和 转动的固定支座,另一端为自由端当悬臂梁受到外界激振力时,会产生振动,然而,大部 分工程机械机构中是不希望振动的比如,振动可能会导致主轴转动机床的加工精度下降: 可能会加剧零件的疲劳和磨损从而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可能会消耗能量,降低了机械效率 等一、 课题来源:课题《基于BBM的悬臂梁振形及主动减震技术分析》课题来源教学科研二、 国内外现状:1、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国内,丁取措施图1整车车架模拟图如图1所示,汽车整车车架可以简化地看出由四组弹簧支撑的一个模型,如果我们再简化 一下,可以只分析前轮或者后轮,那就是由两个垂直活动支撑的梁结构。
如果假设左右两侧 弹簧刚度一样,那么两侧的减振效果也应该一样于是,我们可以再简化下模型,即可以看 作悬臂梁,一端固定,另外一端自由(附加了减振器)因此,研究悬臂梁的减振技术不管 是对于研究工程机械振动,还是研究汽车振动都是很有意义的四、方案论证1、 试验装置组成和工作原理:图2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主振系为多自由度的悬臂梁,其长度可以通过调整活动支座的位置进行任意 调节,冲击消振器(减振器)固定于梁的左端激振点激振器对系统激振,通过采集分析系 统分析,最后观察试验结果,然后对减振器的减振性能进行总结分析2、 基于Ansys的悬臂梁有限元模态分析:模态分析用于振动测量和结构动力学分析,可测得比较精确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模态 阻尼等,可以为避开这些频率或极大限度地减小这些频率的激励实现减振的目的同时也可 以作为检验试验数据结果是否正确的一个依据Beam3单元是一种可承受拉、压、弯曲作用的单轴单元单元的每个节点有3个自由度, 即沿x,y方向的线位移以及绕z轴的角位移,所以悬臂梁单元类型选用beam3单元建模过 程:前处理(定义实常数、单元类型、分析类型等)>实体建模(先建立1,2两个点,然后 由点生成线,在设置悬臂梁截而尺寸)>单元网格划分>施加约束(节点1处约束为固定端, 节点2处自由端)>求解并査看结果。
3、基于Ansys模态分析得到的固有频率,分析减振器参数改变对减振效果的彫响:由系统参数的不同变化会彫响减振效果主要可以变化三个参数:改变激振频率、改变激 振力幅值、改变悬臂梁的长度通过测量悬臂梁口由端位移响应,可以发现减振器对激振频 率相当敏感:当激振频率等于口振频率时,发生共振;当激振频率为口振频率的整分数倍时, 发生谐共振;当激振频率大于自振频率及等于自振频率任意分数倍时,规律基本相同;其他 激振频率时,情况十分复杂取激振频率为系统的共振频率时,改变激振力的大小,可以发 现稳定周期碰撞与不稳定随机碰撞状态交替出现不同长度的悬臂梁,减振效果也有所差异, 长度越长,振动越厉害,减振效果明显通过试验,Ansys模态分析相互验证系统的固有频率,同时,根据改变参数值,最后基本 得出达到最佳减振效果的参数值五、 工作步骤序号论文各阶段任务日期1明确任务要求,了解设计对象的结构于作用,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完 成开题报告2.29〜3.212 了解和学习减振理论、振动力学3.22〜4.103熟悉Ansys中结构动力学分析(模态分析、谐振分析)等,完成英文翻译4.11〜4.174使用BBM测试仪器完成相关试验,利用Ansys进行悬臂梁的模态分析。
4.18〜4.285对前期工作进行整理,开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4.29〜5.206针对指导老师意见,修改毕业设计论文并整理相关资料,准备答辩5.21〜6.3六、 参考文献[1] 孙庆巍,刘宏波.浅谈减振技术在结构被动控制中的应用[J].基金项目:辽宁工程技 术大学校优秀青年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7A118).[2] 夏季.垂直主振系冲击消振理论初探[J].力学与实践,1993, 3.[3] 景晓华,赵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