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doc
3页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梁发岭 进入初三,随着中考升学压力的增大,学生无论在身体上、心理上还是价值观念上都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心理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点: 1.思维能力空前提高经常提出各种问题,不轻易接受成人的观点,爱争论,特别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以偏概全,比较偏激 2.理想压力空前增大想进重点的欲望陡然提升,其他同学能进重点我也想进重点 3.理想热情大打折扣 几次考试不理想就自暴自弃,一点点小小的打击就萎靡不振,丢掉早先的理想 4.自私叛逆日益强烈 易怒、暴躁、不听话、和家长有对立情绪,甚至自残 5.厌学情绪继续激化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和学习心理都有问题,不听讲、不愿意写,只要不谈学习就是好孩子 6.自我管理两极分化 有些孩子已能把握自己,有的孩子则完全不能自我管理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个人对升学的期望值与本身实际的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距离就感觉自己被社会所不容,产生一种心理的恐慌 如何应对初三孩子的心理特点 1.仔细观察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初三学生的情绪变化,像春天的天,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细雨绵绵因初三学生处在高度紧张的学习之中,情绪变化很大。
孩子比以前更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时变得沉默,不愿把自己的内心透露在外表要细心观察孩子,学会与孩子对话孩子的内心隐秘总会通过种种迹象显示出来初三的孩子不再像儿童那样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而喜欢把“秘密”藏在心里,但这正是孩子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因此,要多关心孩子,多了解孩子,随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机,才能与孩子一起克服生理、心理上种种矛盾,顺利地走过第二次断乳期,顺利地走过初三,做到防患于未然2.平等尊重加强交流 假如你能够走进孩子的世界,到最后形成“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家庭”,就是成功交流的家庭初三的家长经常问的就是“作业做完了吗?考试得多少分”,很少有家长会问“你今天心情怎么样?你们班级发生些什么事啊?”孩子兴高采烈地和你讲学校的事情,你要么冷漠的不当一回事,要么就是拐弯抹角回到学习的主题回到他已经累了一天的学习上,孩子会怎么想呢?例:挤公共汽车时,家长教育他,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坐这样的车不能分享学生的喜悦和失败,考得不好,自然是一顿批评,考得好了,家长会很严肃的告诫他,不要骄傲,还有人比你更优秀家长要让孩子愿意听你的话,要么就是他对你的话题感兴趣,要么就是你的话说到他心坎里了,让他感觉到他的心思被你摸透了,愿意洗耳恭听。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个道理,有意无意地用家长这一天然权威来替自己助威3.不断鼓励 随着中考的不断迫近,学生们埋头苦读,尽心尽力,奋发用功,同时又在一次次的模拟考试中饱受着挫折与痛苦他们在矛盾和失败中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关爱、支持和帮助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在民主、友好、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因此,家长应当采用点头、微笑、倾听,与学生心理沟通,给学生以积极的评价,适时点拨、鼓励和引导尤其对于学习效果不太理想的学生,要经常不断地积极评价,以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多一点和自己的纵向比较,少一点和他人的横向比较,不要说“你看谁谁都比你考得好,你怎么办?”这类打击信心的话语在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都不要不忘记给一点鼓掌、给一点喝彩(但应适度)4.适度压力适度焦虑 压力产生焦虑,焦虑可以变为动力,但前提是适度人没有压力会“不思进取”,但过度的压力会打垮人的身心对于不少青少年而言,目前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孩子屡见不鲜这其中不乏重点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这种压力的产生是老师、家长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不能接受孩子的现状,过分注重结果,而使其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
诚然,整个社会、整个学校都在比较的氛围中,要学生真正做到放弃比较,接纳自己的确不易面对各种考试成绩,为克服焦虑心理,要让孩子首先看自己是不是有点进步每一次考试失利之后都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郁闷、烦躁这种状态至少损失一周的安静复习时间,对复习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中考前的每一次考试都是进步的机会,发现问题,改善复习策略,减少错误才是根本其次,和孩子要理智地面对实际水平,订立合适的目标目标的订立不仅仅使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更要起到帮助我们坚强信心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跟上老师复习进度,全面掌握知识;★保持个人相对独立,查漏补缺;★以平常心态做题目,不求全、不求多、不求难,弄懂过程才是根本目标;★有准备地进入每一堂课,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准备什么呢?就是根据课程的安排,有针对性地预习弱项课程,预习时要弄清下一节课的内容,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确定出听课的重点,课后再总结一下,归纳出所讲知识的框架,然后做相关练习★消除不好意思的心理,多和同学们交流,在讨论中发现他人的好思路、好方法、好心态;这种近距离的交流会使你和大家融为一体,学习心理压力会减轻,你的学习心态放轻松,听课效果会很快提高。
着老师的节奏,与老师多交流,尤其是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问,不留问题过夜5.提醒孩子在初三下学期的“四个抓”★抓住课堂听讲,提高课堂听课的质量;★抓住书本,中考70%的考题来自课本,不读书,只做题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回归课本是根本;(目前应教育中更是如此)★抓住练习,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见多识广,提高能力,在做题中寻规律,找方法,理清思路,提高能力,凡是中考成绩好的学校,都是从狠练上下功夫,自然成绩好;★抓错题,建立错误档案,找病根,寻原因,找规律,错误就变成财富,不断总结错误,犯过的错误不能再犯,提高成绩才会有把握家长要帮助学校转变孩子认为政治不重要、语文复习与不复习一个样的错误观念敦促孩子养成整理学习资料的习惯,按学科的不同分门别类按时间顺序整理好资料7.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决定孩子中考能不能成功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孩子的基本知识掌握状况;另一个是孩子的心理素质有的孩子临近中考或中考时拉肚子,有的孩子中考时感冒,有的孩子中考前和中考时睡不着觉原因是太紧张、焦虑家长情绪要稳定,把担忧放在心底,把笑容挂在脸上,把积极情绪传递给孩子,增强他的自信,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倾听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理支持,在孩子烦躁时坐下来听他说说话,不要打断和评判,让他尽情宣泄心理垃圾,有的孩子平时成绩很好,可是中考没有考好,不是知识问题,而是心理的,紧张了,慌了,会的东西全忘了。
家长有空闲可以多陪陪孩子与孩子一起玩耍、散步,一起聊天多谈些易让孩子心情轻松愉快的轶闻趣事在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孩子身上往往过多地背负家长的期望一旦孩子的学习成绩未能达到家长的期望值,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便是“迁怒”往往不顾孩子的智力水平,不顾孩子的主观感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定位过高,使孩子在学校累,在家里烦,身心俱疲所以有些孩子的逆反心理、叛逆行为是家长的不明智之举逼出来的和初三学生打交道多了,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一个学生,只要上了初三这座桥,就没有不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终点的这就意味着不管是什么水平的学生,面临严峻的中考,人人心里都有一个上紧了的发条只要家长和老师能够换位思考,时时给予鼓励和信任,他们就会“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中考中实现自身的价值8.合理让步,做一个睿智的监督者 初三的学习生活是紧张而忙碌的,而玩的诱惑也是很强烈的所以,要深刻领会劳逸结合的含义学习固然重要,但适宜的玩耍以及交友,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最有益的何况,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是以适度的玩耍和交友来释放一部分情绪并获得人生的体验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玩电脑,那就和孩子约定周六、周日有几个小时可以尽情玩;有的孩子喜欢打篮球,那就放孩子出去半天,与自己熟悉的球友驰骋球场;有的孩子喜欢看电视,那就在固定的时间让他看上一段自己喜欢的节目……凡事要有度,这个度就是在孩子合理要求的情况下,与孩子交流之后做出一些合理的让步。
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某些愿望,又不至于使监督失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