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选惯性系妙解奥赛题.doc
3页巧选惯性系 妙解奥赛题董凤兰(砀山中学 235300)摘要:该文以高中物理知识为基础,证明了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对各种惯性参考系都适用,通过选取合适的惯性参考系巧妙解答了两道竞赛类试题,总结了此类问题的分析方法.关键词:惯性系 动能定理 动量定理 功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运动的参考系为惯性参考系, 高中物理课本谈到: 牛顿运动定律相对所有惯性系都成立. 而功、动能的数值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那么动能定理相对不同的惯性系是否都成立?现举例证明:如图1,小车相对地面以速度v0作匀速直线运动, 开始物块位于小车左端, 质量为 m ,相对地面的初速度也为v0 ,小车上表面光滑,现对物块施加向右的恒力 F ,经过时间 t ,分别取地面、小车为参考系分析物块的运动,完成以下表格.图1参考性地面小车加速度aFaFmm初速度v00末速度vv0atv0F tvatF tmm位移x v0 t1 at 2v0 tF t 2x1 at 2F t 222m22m初动能EK 01 mv02EK'002末动能EK1 mv21 m(v0F t) 2EK'1 mv 21 m( F t) 222m22 m动能变化EKEK 0Fv 0 tF 2t 2EK'EK'0F 2 t 22m2m功WFxFv 0 tF 2t 2WFxF 2t 22m2m可见,功、动能的数值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但动能定理相对不同的惯性系有相同形式 WEK.类似的方法可以证明,动量定理相对不同的惯性系也有相同形式IP .例 1.( 2012 全国物理竞赛预赛13)电荷量分别为q 和 Q 的两个带异号电荷的小球A 和B (均可视为点电荷) ,质量分别为m 和 M.初始时刻,B 的速度为0 ,A 在B 的右方,且与B 相距l 0 ,A 具有向右的初速度v0 ,并还受到一向右的作用力 f 使其保持匀速运动, 某一时刻, 两球之间可以达到一最大距离.图2(1)求此最大距离.(2)求从开始到两球间距离达到最大的过程中f 所做的功.解析:如图2,电荷A 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电荷B 向右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当B 的速度增加到 A 的速度 v0 时,距离最大.选地面为参考系,对A 、 B 系统利用动量定理:f iti(mv0Mv0 )(mv00)ifi 为变力 f 的瞬时值.对于 A、 B系统,力f 做的功用来增加系统的动能和电势能,设最大距离为l ,对系统由功能关系: Wfi xi( 1 mv021 Mv02k Qq )( 1 mv020k Qq )i22l2l 0其中xi为 f i 的作用点相对地面的位移,由题意知f i 的作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故xi v0t i.由以上三式可得:l2kQql 0, WMv 02 .2kQqMv02 l0另外,对于第一问也可取小球A 为参考系, 在这一惯性系中, 小球 B 向左作初速为 v0的变减速直线运动,当 B 的速度向左减为 0 时,两球距离最大.又因为在这一参考系下,力 f 不做功,故在该参考系下A 、 B 系统的动能、电势能之后保持不变,即1 Mv 02k Qqk Qq2l0l2kQql 0.可得 lMv 02l 02kQq模拟练习.如图3,火车以不变的速度 v 前进,车厢内光滑的桌面上放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车厢壁上,用手把弹簧压缩一端距离,然后将质量为 m 的滑块放在弹簧右端(不拴结),放手后,滑块受弹力作用一直在桌面上运动,离开弹簧时相对桌面的速度为 v ,问:以地面为参考系, 从放手到滑块离开弹簧, 车厢壁对弹簧的力做了多少功?解析:法一、取地面为参考系,对滑块利用动能定理:F ( x1 x2 )1 m(v v ) 21 mv222图3其中, F 为弹簧对滑块弹力的平均值,x1 为车厢相对地面的位移,x2 为滑块相对桌面的位移.取桌面为参考系,对滑块利用动能定理:Fx2 1 mv 2 02解得: F x1 mv v ,因车厢壁对弹簧的力与弹簧对滑块的力 F 相等, x1 为车厢对地的位移,也是(车厢壁对弹簧的)力的作用点相对地面发生的位移,故 Fx1 即为车厢壁对弹簧的力所做的功,为 mv v .法二、取车厢为参考系,对滑块利用动量定理:Fit i mv 0i式子两边同乘以不变的速度v ,得 Fi v t imv v ,同上, Fi 为弹簧对滑块弹力的瞬时i值,与(车厢壁对弹簧的)力的瞬时值相等;v 是车厢对地的速度, vti 为车厢对地的微小位移 xi ,也是(车厢壁对弹簧的)力的作用点对地的微小位移,故车厢壁对弹簧的力所做的功 W Fi xi mv v .i结语:一个物体与其它匀速运动的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 选用合适的惯性系, 分别采用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列方程,往往是处理这类问题的切入点.地址:安徽省砀山中学物理组邮编: 235300董凤兰E-mail : dongfeng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