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doc

59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01001836
  • 上传时间:2024-0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8.50K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白灵菇栽培技术 一、概述 白灵菇即白阿魏蘑,又名白灵侧耳、白阿魏侧耳、刺芹侧耳白变色种白灵菇、白灵蘑、翅鲍菇为商品名在新疆,因为生于伞形科大型中药材——阿魏的植株上,民间习称天山神菇白灵菇有几种不同形态市场上畅销的白灵菇是指菌柄粗短,菌盖特大,形似手掌形的品种菌柄较长,菌盖偏小的品种,则一般不做为白灵菇经营 白灵菇在真菌中的分类地位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南欧、中亚内陆地区春末夏初发生的一种品质极为优良的食用菌品种法国、德国的真菌学家曾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研究和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1958年获得培养菌株,进行了栽培试验但栽培成绩不够理想1970年利用在印度北部克什米尔高山上发现的野生菌,第一次在段木上进行栽培1977年Ferri成功地进行商业性栽培试验1983年我国新疆生物沙漠土壤研究所采集到白灵菇标本,并进行了训化栽培研究此后新疆木垒县食用菌开发中心,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对其生态习性,菌种选育和栽培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栽培奠定了基础 白灵菇色泽洁白,味如鲍鱼,质地细腻,久煮不烂,食之脆嫩可口其蛋白质含量极高,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质无素和微量无素,含有丰富的维素 D,是一种珍稀的天然保健食品。

      因白灵菇风味好,耐贮藏,适于鲜销,上市后很受欢迎,因而售价很高,自1999年以来,白灵菇产品已销往香港、日本、美国等地,市场潜力很大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子实体色泽洁白,单生或丛生,较大菌盖初期呈扁球状,很快扁平,菌盖直径 5—15厘米,边缘内卷,表面平滑,白色,肉质肥厚,菌褶延生,密集,长短不一,淡黄白色菌柄侧生或中生,短而粗,在通风不好、光线暗时菌柄偏长,孢子印长方椭圆形,孢子印白色 (二)生活条件 1、营养 白灵菇为腐生兼寄生性菌类,在自然界主要发生于伞形科大型草本植物如刺芹、阿魏等死亡的茎基和根部,有时也在活的植株上产生初期栽培时,其栽培原料很狭窄,经过不断地训化和改进,现在可广泛利用棉子壳、木屑、玉米芯、甘蔗渣、麸皮等作为栽培原料栽培甚至在未经处理的松杉木屑上也能正常生长 2、水份 白灵菇菌丝和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都需要水份菌丝生长期培养料含 水量以60—70%为宜白灵菇对干旱有较强的适应性,菇体发生后,在空气极度干燥时,不但表面出现龟裂状斑纹,有时菌盖还会炸裂,但当空气湿度提高时,这种菇体又能恢复正常生长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获得优质商品菇,出菇时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85—95%,不可过低,否则易造成菇蕾萎缩,甚至菌面干燥,不出菇。

      3、温度 白灵菇是一种中温偏低型品种菌丝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28℃,在35—38℃即停止生长,菇蕾分化温度为0—18℃,以8—13℃为最适宜子实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8—25℃,以13—18℃为最适宜 4、空气 白灵菇为好气性食用菌,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发育阶段都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在子实体生长阶段,菇房CO 2 浓度过高,极易产生柄长,盖小的畸形菇,失去应有的商品价值 5、光照 白灵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会更好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则需要一定散射光,特别是菇蕾分化阶段散射光刺激尤为重要,其光线需求范围为200—1500勒克斯,但要生产盖大柄短的优质白灵菇,光线必须在800勒克斯以上, 6、PH值 白灵菇菌丝在PH5—11范围内均能生长,以PH值5.5—6.5为最适宜 三、白灵菇的生产实用配方 (一)原材料 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甘蔗渣等都可做为栽培白灵菇的主要原料,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常加入一定量的辅料如麸皮、玉米粉、黄豆粉、尿素、过磷酸钙、碳酸钙和石膏粉等,白灵菇的培养料需充足的营养,适量添加玉米粉,麸皮等可使菌丝生长更加浓密,产量提高,改进品质 (二)应用配方 1、棉籽壳100千克,玉米粉或麸皮5千克,石膏1—2千克,石灰1—3千克,尿素0.2千克。

      2、棉籽壳100千克,麸皮20千克,尿素0.2千克 3、棉籽壳30—50千克,木屑70千克,麸皮20千克,石膏1千克 4、木屑40千克,棉籽壳40千克,麸皮10千克,玉米粉8千克,石膏1千克 5、玉米芯(或甘蔗渣)40千克,棉籽壳40千克,麸皮10千克,玉米粉9千克,石膏1千克 6、杂木屑50千克,棉籽壳28千克,麸皮20千克,碳酸钙1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 7、杂木屑78千克,麸皮20千克,红糖1千克,碳酸钙1千克 8、杂木屑75千克,麸皮20千克,黄豆粉0.5千克,玉米粉0.3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酵母片0.05千克 四、白灵菇的栽培季节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以冬季至次年春季栽培较为理想,依白灵菇生产特性,制袋接种时的最高温度规定在 30℃以下最为适宜,当菌丝长满袋时,气温下降,正好利于出菇,切不可接种太晚,以免耽搁出菇季节 五、栽培方法 白灵菇的种植到目前为止,必须采用塑料袋栽培,否则菌丝难以正常生长,用发酵料栽培,接种初期菌种能萌发定植,但十几天后菌丝即停止生长菌丝长满袋后,必须进行后期培养,待到菌丝浓白、营养积累充分才能出菇,否则产量很低,栽培方式可采用立式出菇,覆土出菇,菌墙式出菇等方法。

      六、栽培原料处理 白灵菇菌丝生长慢,分解能力差,常规装好袋即灭菌的熟料栽培方式对白灵菇不太适用一般采用将原料先发酵,再装袋灭菌的方式,这样处理后的培养料接种后菌种定植快、生长快、感染率低、出菇整齐发酵方法如下: 依配方酌情添加原料总量 2—3%的生石灰,将配方中主料铺好,辅料分层撒在主料上,调上适宜水份,将料拌匀,堆成宽1.5米左右,高1—1.5米的长形堆,长短不限堆料时不能用力拍打,以免造成料堆很结实,透气性差,影响发酵效果在堆顶上每隔40—50厘米打一排到地的通气孔,每侧打2排通气孔堆顶覆盖薄膜,堆下部留50cm左右不盖膜,以利透气,也可不盖膜,直接覆盖草帘或稻草,玉米秸等注意检查料温, 一般建堆第二天,堆温即可上升,检查料表层25厘米以下温度达到60℃以上时,维持12—24小时,即可翻堆,一般翻堆2次,5—6天即可发酵好的料呈棕褐色、不粘、无酸臭味发酵期间应检查料的含水量,若水份不足,应在翻料期间及时补充水份,装袋之前调含水量60—65%,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调节酸碱度在6—8之间 七、装袋灭菌 塑料袋一般选用质量上乘的聚乙稀塑料袋,一般不采用丙稀袋,规格一般为 17—18×33—35×0.04或17—18×38~42×0.04厘米,装好料后,用塑料扎绳封好袋口。

      采用常压灭菌,料袋温度达到100℃时维持至少12小时,再闷一夜效果会更好然后将常压锅打开,将料袋移入接种室接种 八、接种培养 接种应在专用的接种室,接种帐或接种箱内,严格按照灭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时料温不能高于 30℃一般采用两头接种法,一般每瓶(袋)菌种可接料袋15—20袋,接种完毕,应将接好种的袋子移入发菌室或发菌棚,搬动过程应轻拿轻放,以免弄破料袋,造成污染,料袋堆放层数以季节及室温而定,一般堆放3—6层,气温高时,堆放料袋的行距应在0.5米以上,再就是在两层料袋之间放二根光滑的竹杆,以利通风降温发菌期间室温应维持在25—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下,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干燥,并尽量避光培养发菌过程中及时倒堆检查菌种成活及污染情况,若袋内有小面积污染,可用克霉灵等杀菌剂注射杀灭,若感染严重应及时捡出清除同时应注意检查害虫,一旦发现,及时喷洒杀虫剂杀灭,若袋内感染虫害严重,应立即拾出清除约30—40天,菌丝即可在袋内长满 九、出菇管理 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不能立即出菇,因此时菌丝较弱,不能适应出菇的要求,还应进行约 20—40天的后熟处理,让白灵菇菌袋洁白、菌丝浓密,才能移入出菇棚出菇。

      后熟时间长短因品种而异,有的菇农若采用不发酵原料直接灭菌方式,后熟期也可缩短出菇场所可选用一般菇房或室外塑料大棚,出菇方式可分为床式栽培、立体墙式栽培、层架栽培、平面覆土栽培等 (一)催蕾及蕾期管理 白灵菇出菇时温度要求严格,必须有低温刺激,白灵菇才能显蕾及时, 否则,即使勉强显蕾,也是很不集中,产量很低菌袋进入菇棚后,持续给予一周至半月的低温刺激,然后再给予正常的温差刺激 室温控制在 0—15℃,晚上揭膜或草帘给予低温刺激,白天给予散射光刺激, 菌袋很快即可显蕾,且出菇整齐 显蕾期间的温度刺激也很重要,显蕾期,应先解开袋口扎绳,棚内湿度维持在 95%左右,尽量不通风,避免菌袋口干燥,这一点很重要 光线不能过强,过强的散射光易使菌袋中间显蕾过多,与高品菇争夺营养菌袋显蕾后,长到蚕豆粒大小时,可将袋口撑开;长到乒乓球大小时,将袋口翻卷与料面相平或用壁纸刀将袋口割掉子实体生长期间,菇房温度应控制在 8—20℃之间,较适宜是15℃左右,相对湿度稳定在90%左右,该阶段特别应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并有充足的散射光白灵菇商品菇是个大、手掌形的优质菇,而自发显蕾的往往是成丛的子实体,因而为了获得优质的白灵菇,应进行疏蕾管理,疏蕾应在菇蕾个体长至小钮扣大小时进行,过早难于下刀,过晚则浪费营养,疏蕾时用小刀将多余的小菇蕾割掉,只保留形状好看,生长健壮的优质菇蕾。

      (二)幼菇期管理 该阶段管理以保温、保湿为主,温度保持在 8—20℃,尽量维持在13—18℃,湿度应保持在85—90%,不能过湿,进行水份管理时,只能向空中或墙面、地面喷细雾水,切勿将水喷在子实体上,因为这样会在清白子实体上留下黄色斑痕,影响商品质量在进行管理时,应注意不要碰到幼蕾,以免造成损伤或碰掉幼菇,空气应始终保持新鲜,通风应通缓缓对流空气,即不可通很猛的风,以免造成温湿度骤然变化,影响子实体正常生长 (三)成菇期管理及采收 白灵菇从显蕾到采收约需 15天左右,该阶段应注意温度不能太低,尽量不要低于5℃,否则白灵菇不易开片,有时白灵菇不开片并不是通气不好,温度过低也是主要原因温度也不能过高,不能超过20℃,过高易使子实体变薄,影响美观,因而在寒冷冬季,切不可因过份强调通风透气,而忽视温度管理水份管理在该阶段也很重要,为了维持子实体正常生长,要经常喷细雾水,但不能直接将水喷到子实体上,光线在该阶段可强一些,但不能直射强一些的光线可使白灵菇色泽洁白该阶段子实体呼吸量大,因而通风换气应常抓不懈,但应与温度、湿度相辅相成,不能顾此失彼 当菌盖初平展,边缘内卷时就应采收,白灵菇生物学效益在 50—70%,一般可采收一次。

      若进行补充营养液处理,也可出二茬菇 十、白灵菇栽培模式及其利弊 白灵菇栽培模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现简介如下: (一)立体两头出菇该方式即菌墙式出菇法 1、栽培方法 采用17—18×40—42cm×0.04的聚乙稀塑料袋装袋菌长满后熟后,在出菇室内码成菌墙,解开两端扎绳,采用低温刺激,显蕾出菇,现在一般采用这种方式 2、生产优势 该方法方便管理,例如喷水、解口、疏蕾、采收都很方便,一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3、问题或不足 该方法缺点是种植量偏小,不能充分利用空间 (二)层架单头出菇 1、栽培方法 采用17—18×33—35×0.04厘米聚乙稀塑料袋,菌丝长满后熟后,移入出菇室出菇室内设层架,层架层与层间隔0.5米,一般设5—6层,层架行距80厘米,每层放菌袋2—3层,出菇面朝外现在一般反季节冷房生产白灵菇多采用这种方式 2、生产优势 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单位、体积投料量大,便于集约化大生产 3、问题或不足 该方法必须解决好通气条件,因为单位体积种植量大,菌丝呼吸作用强,需消耗大量氧气,因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