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编写作思维论.doc
5页第二编 写作思维论第一章 写作思维的品质第一节 写作思维的丰富性一:写作思维的丰富性的含义: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打开视野,驰骋思维,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方面和对多种写作技巧的运用方面充分地表现出思维的广阔性和自由度二:写作思维的丰富性的表现1、 材料选择广泛:A时间上看,古今中外B空间上看,天上地下C领域上看,自然界,人文社会2、 表达方式多样: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3、 遣词造句丰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一篇篇文章,一部部著作,都是用词汇这一“建筑材料”建造起来的建筑物文章的遣词造句具有活泼、变化、多样、丰富的特点,这是写作语言的品质,同时也是作者思维的品质第二节 写作思维的严密性一:写作思维的严密性的含义写作思维的严密性:作者遵循事物发展和人的认识的客观规律,遵循写作的基本规律,对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行文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细致、周到的思考和安排,从而使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严谨、周密,没有疏漏二:写作思维的严密性的表现1、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基本观点和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和凝聚点主题正确,严密,无懈可击,整篇文章才能站得住脚,主题不是凭空产生的,一个严密的主题的产生离不开作者艰苦、严密的思维过程。
在写作中,要做到主题严密,没有疏漏,确保读者信服、接受,是不容易的,作者必须精心运思,深掘细琢,经过艰苦的思维劳动才能做到2、 精心选材的过程表现出思维的严密性3、 结构安排的过程表现出思维的严密性:严密的思路是文章结构的基础,合理、精巧的结构是作者严密思维的说明体现4、 语言运用的过程表现出思维的严密性:文章是以书面语言形态呈现出来的,语言是文章极其关键的一个因素思维的状态决定着语言的状态,思维的严密决定着语言的精密第三节 写作思维的灵活性一:写作思维的灵活性的含义写作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写作思维敏捷、不呆板,能针对具体写作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转换思维的角度、方向和方法,以获得最佳的写作效果二:写作思维的灵活性的表现1、 思维角度灵活2、 思维方向灵活:正向,侧向,逆向3、 思维方式灵活A静态思维和动态思维B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C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注:只有运用求同思维,作者才能在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正确的主题,而且,求同思维是联想,想象的思维基础,没有求同思维,,想象就无法展开通过求异思维,往往能赋予文章以新内容,新形式,闪烁出个性的光彩第二章 写作思维的类型第一节 形象思维一:何谓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又称艺术思维,它是对生活表象进行加工、提炼、概括、集中,从而创造出具体的艺术形象来揭示事物本质、反映社会生活的思维方式。
这里的生活表象就是作者头脑贵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映像,具体可以包括人物、事物、景物、场面、细节等等二:形象思维的特点1、 以“形象”为思维材料,具有形象性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抽象思维的思维材料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概念是抽象思维能力的“细胞” ;而形象思维则不同,它是用具体的形象作为思维材料的,形象是形象思维的“细胞”所以,形象性是形象思维最主要的特征2、 以强烈的情感为支配,具有情感性三:如何培养形象思维1、 注意观察、体悟生活,积累丰富的记忆表象形象思维离不开生活表象,简单地说它就是对生活表象进行加工、提炼、概括的过程2、 化抽象为形象,养成形象思维的习惯培养形象思维,平时就应善于将抽象的事物 用形象的语言表现出来,养成形象思维的习惯4、 结合阅读作品,训练形象思维第二节 抽象思维一:何谓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又叫逻辑思维它是在戌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式二:抽象思维的特点1、 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基本思维形式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现出抽象性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思维方式和过程截然不同,形象思维以生活表象为思维材料,目标是形成完整、典型的艺术形象,是从形象到形象的思维过程,抽象思维也离不开感性的,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概念,以概念为基本单位和出发点。
展开判断、推理,最后形成绪论即事物的某种本质或规律,是从抽象到抽象的过程2、 严格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和规律,表现出客观、冷静的理性人们在进行抽象思维时,必须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因到果的顺序,全面、客观地对移入大脑的全部感性材料进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严格地遵循逻辑规律展开判断、推理,最终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抽象思维的过程是不能掺杂主观感情和想象的,否则就会偏离客观事实,得出错误的结论三:如何提高抽象思维能力1、 养成有点条理,多角度地观察、认识事物的良好习惯2、 勤于思考,遇到疑问“穷追不舍”3、 练习缩写、改写第三节 灵感思维一:何谓灵感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在写作活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能使作者处在一种极佳的状态,写出作品我们应该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并且努力培养写作灵感灵感思维是人对某一问题进行高度集中、紧张的思考时,由于受到某种有关事物的刺激和启发,突然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构思,问题突然得到解决的一种思维状态二:灵感思维的特点1、 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灵感的到来,常常是出其不意地倏然而至,如闪电一般照亮思维的空间,让本来混沌的思绪顿开茅塞。
2、 灵感思维具有不可再现性:灵感思维是在偶然的、特殊的境遇下获得的智慧火花,它通常是一闪而过、稍纵即逝的,具有不可再现性3、 灵感思维具有不完整性:灵感思维是在偶然机遇下迸发出来的思维火光,是一瞬间的思路的“接通”,是不自觉的思维过程4、 灵感思维具有激情性:灵感产生的,往往伴随着作者强烈的情感,作者会表现出各种激动的神情、举止,那是问题冥思苦想突然得到解决的兴奋的流露,是某种创造性构思诞生的快乐的宣泄三:如何激发灵感思维1、 灵感的到来离不开长期的生活、知识和写作修养等各方面积累A灵感的获得离不开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与体验B激发写作灵感离不开知识的积累C努力提高写作修养也是获得写作灵感所必不可少的条件D勤练笔,多写作,积累写作的经验,同样是灵感产生的宝贵来源2、 灵感的到来离不开作者良好的写作精神状态写作时作者需要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心境第三章 写作思维的方式第一节 感受与审美一:感受1、 感受的含义感受指写作主体充分调动自己的生理器官,接触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在自己的理解、认识或生命体验的构造形象、酝酿思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写作思维的基本方式人体的感觉器官移植是大脑获得外界各种信息的工具和通道。
2、 感受的种类A感觉感受:感觉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五个基本感官所具备的生理能力的统称,包括五种不同的能力,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B通感感受:人们在某一种感觉接受信息后用另一种感觉把表达出来3、 直觉感受:俗称第六感觉,似乎是一种在人体五种基本感觉之外,凭借某种神秘的能力去感知外界事物的一种本领,有时候人们不用去思考,甚至不用看、听就能够洞悉某一事物,理解它的真谛二:审美1、 审美的含义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在写作中,审美指的是用美的、艺术的眼光去审视和观照各种事物,用美的形式行文表意的思维方式2、 审美的种类A对美的事物的审美B对丑的事物的审美C对非美事物的审美第二节 联想与想象一:联想的含义1、 联想的含义:联想是通过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而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 的思维方式2、 联想的种类A接近联想:由于两个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而产生的联想B相似联想:由于两件事物之间存在形貌或性质上的某种类似而由此物想到彼物C对比联想:由某一事物引起对于另一种性质或状貌截然相反或相对的事物的联想D因果联想:由己发生的事实或状况来推测原因或预想未来的一种联想二:想象1、 想象的含义:想象是人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方式。
2、 想象的种类A再造想象:依据图形、符号、语言、文字或别人对某一事物的转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就称为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不以别人提供的善于表象的图片资料和语言描述为依据,而是根据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分解、综合,从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就称为创造想象C幻想:从自从或社会的理想和愿望出发,对超现实的事物所作的想象,就称为幻想第三节 分析与综合一:分析的含义1、 分析:就是把某一事物或问题分解成若干部分,然后对各个部分逐一进行考察,找出各个部分的属性、特点和彼此间的联系2、 分析的具体方式A抓住事物的构成要素来分析:任何事物老师由若干个要素按照一定的关系构成的,我们可以分解出它的各个要素,然后逐一考察、研究,进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B抓住事物的不同时间和阶段来分析:事物都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时间上可以分为过去、现在、将来,从阶段上可以分为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或者低级、中级、高级C抓住事物的不同类别来分析:对于一个复杂的事物,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个恰当的标准进行分类,然后逐步分析、研究,来认识、反映该事物二:综合1、 综合的含义:就是把对事物或问题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要素的分散的认识统一起来,形成整体的、概括的认识和结论。
可以克服分析带来的认识上的局限性 ,形成对于事物的整体性、规律性的结论2、 如何进行综合A正确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B善于把握事物的共性三:分析与综合的结构模式就段落而言:总分式、分部式、分分式、总分总式就全文而言:总分总式和分总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