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docx
10页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翘首(qiáo) 脸颊(xiá) 发窘(jiǒnɡ) 嗔(chēn)视B.畸形(qí) 籍贯(jí) 绽放(zhàn) 鄙薄(bó)C.怠慢(dài) 蓦地(mò) 造孽(liè) 磕绊(bàn)D.蓬蒿(hāo) 无垠(yín) 擅自(shàn) 鹰隼(sǔ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卖弄 稀疏 缭亮 烘托 呼朋引伴B.静默 应和 薄烟 舒活 抖擞精神C.蓑笠 嫩绿 抚摸 酝酿 繁花嫩叶D.润湿 眨眼 黄晕 婉转 花枝招展3.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4.选出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 )A.教育部门举办与策划的经典诗文朗诵活动,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修改;将“举办”和“策划”调换位置B.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新纪元,填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类型修改:在“电影类型”后加“的空白”C.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语文学习立足课本的重要性修改:将“通过”或“使”删掉D.在2021年苏迪曼杯锦标赛上,中国队和日本队进行了争夺冠亚军的决赛,最终中国队成功捧杯修改:将“成功捧杯”改为“捧杯成功”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巘,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②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③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④陶弘景在南朝游记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中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⑤小品,独抒性灵,信笔挥洒,自由书写,文极简洁而意味隽永,情思摇曳,韵趣天然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①⑤② C.⑤③④①② D.⑤①③④②二、文言文阅读(满分12分)比较阅读,回答问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富贵不能淫》)【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节选自《从容就义》)6.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____A.丈夫之冠也 冠:男子二十岁B.必敬必戒 戒:告诫C.往之女家 女:女子D.以顺为正者 正:准则,标准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____A.一怒而诸侯惧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此之谓大丈夫 丈夫之冠也C. 得道者多助 得志,与民由之D.安居而天下熄 居天下之广居8.对【甲】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____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翻译: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B.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义”上,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礼”上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翻译:这些人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翻译:富贵不能使他贪淫,贫贱不能使他的理想转移,威武不能使他屈服9.给【乙】文中画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A.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B.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C.孔曰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D.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10.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A.【甲】文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孟子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通过比喻、道理两种方法来论证,严谨,科学,雄辩有力B.【乙】文中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视死如归,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C.【甲】文中“居天下之广居”三句,采用排比句式,指出大丈夫精神的实质;文章体现了儒家的人生追求、人格精神、道德观念D.孟子认为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只要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就能做到大丈夫之道,【甲】【乙】两文都很好地阐述了这一点。
三、古诗词赏析(满分13分)诗歌阅读题扬州禅智寺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当时,杜牧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因假逾百日而离职1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2.诗中选了松桂、青苔、暮霭、斜阳等一系列意象,与尾联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似乎不太协调,你如何理解?13.用课文原句填空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两句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2)在文学作品中,借明月来抒发人之情是一种常见的手法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随君直到夜郎西”,就是将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3)《诫子书》中阐释放纵懈怠和轻薄浮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 (4)《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秉烛夜谈、共话今宵的诗句是: , 。
(5)在《论语·子张》中,子夏认为,“博学而笃志, ”,仁德就在其中了四、名著阅读(满分4分)14.《西游记》中孙悟空一路走过很多山,其中花果山、五行山、黑风山、灵山代表着孙悟空在取经路上的成长和突破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将这四座山与“成长真经”之间的关系对应起来山名“成长真经”A: 愚者取其力,智者取其谋B:灵山付出终有回报C: 走出舒适圈,人生才有意义D: 守住寂寞,沉淀心性,方能厚积薄发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抱抱你,继父高桂荇①半夜,加完班,我急匆匆地赶到继父身边守夜②继父因患青光眼,八年前双目失明后来继父又大病一场,病愈回家后,四肢乏力,茶饭不思这些天继父不分日夜地说着胡话,我忧心忡忡我焦灼地询问做医生的朋友们,他们都说,继父也许是大限来临③夜久语绝,万籁俱寂④“喝水,喝水……”继父不停地说我在事先倒好的半杯冷开水中,兑了些暖瓶里的热水,抿了一口,不烫,不凉于是我在杯中置一吸管,将弯头部分伸入继父嘴中在其蒙眬浅寐之际,我不时地用棉球蘸水,润抹其苍白开裂的唇。
⑤一蘸一抹之间,我浮想起往事⑥大学毕业前夕,继父叫我去沪上过春节他是泥瓦匠,在沪上砌房子房子建好了,家随工地走那次,我们住在闸北荒郊的工棚里,夜里我发热口干,继父起身倒水,不料晚上忘了打开水正值凌晨,食堂无人烈风大雪中继父去工棚外取水,可水龙头结了冰于是继父半夜骑车,跌跌绊绊,到距离工棚六里开外的郊区农民家敲门乞水回到工棚后,继父整个人身上直冒气……⑦客厅里的闹钟,嘀嗒嘀嗒地走昏昏沉沉地,我竟打起了盹饿,饿……”继父有气无力地哼⑧我一骨碌推开小被子,蹑手蹑脚,哄着继父⑨我掰了两块八珍糕,大拇指长,泡了小半碗,不稠不稀稠了,难咽;稀了,难喂继父吃了三小汤匙,扭头就睡我轻轻拉起被子,盖过他嶙峋的双肩⑩在我的印象中,上海就是继父,继父就是上海小时候偶尔到沪上,生活如同过年继父食堂里的红烧肉,我特别喜欢吃红烧肉带皮,有小铲口宽,一支笔长,又黑又红,且厚且腻,在嘴里咀嚼滋滋地冒油,解馋!每到饭点时,我老远就看见继父,穿着那件永远泥污满身的灰黄工作服,疾步走来他瘠瘦的身子,好像随时会被劲风吹倒帆布工具包的饭盒里,一定装有大块肉而我,站在工棚门口,穿着继父用一个月工资买来的藏青色西服,笔挺、潇洒……⑪外面雨声萧疏。
这些日子,继父一天天瘦下去,两颊只剩一层皮上下端详,让人心疼而辛酸⑫抬腕一看,凌晨四时⑬继父要大便我转过身,冲到床前⑭“来了,来了我从床底下端出白瓷便器待我掀开被子一角,一股熏天气味扑面而来多少次了,继父有解便意识,但控制不住,总是淋上一床每天“一便”,我们就得忙活大半天⑮此时,继父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满脸通红他虽然无力说话,但嘴唇嗫嚅着,手指不住地扣着白色的床单⑯我打开空调制暖,给继父解下成人尿不湿,擦去脏物,用干净床单把继父浑身裹上,将他抱起来轻轻安放在沙发椅上然后我顺手把盖被、床单统统扯到地上,再换上新的一切铺展完毕,我再用温热浴巾将继父身上擦一遍,而后把他抱回床上久病卧床,继父太瘦、太轻了,如一捆稻草⑰我一件件地把内衣、被套、床单,依次在院落的露天洗手台上,又冲又刷⑱刷着,刷着,我仿佛看到清晨鸟鸣时,继父在高家墩子长满芦苇的河畔码头,为襁褓中的孙女洗尿布⑲搓着,搓着,我仿佛看到黄昏来临时,继父在蚊蝇四飞的纱帐外,为患病卧床的母亲端屎端尿⑳洗着,洗着,我仿佛看到继父在水乡樊家舍雪夜里摆渡、在天目山脚下暑天敲石子……㉑东方欲晓,听着继父轻微而均匀的呼吸,我神定心安㉒大姐换班开门,我神经质地站起来。
此刻已是风住雨歇一缕纤弱的阳光,从低矮的窗口怯怯地探进来哦,继父又挺过了一夜㉓几天后,继父还是走了㉔望着躺在床上准备入殓的继父,我心里呼唤:父亲,让我再抱抱你吧选自《新华日报》2023年5月11日,有删改)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A.第①段开门见山,用简短的话语交代了时间、人物、事件背景,同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㉒段中的“神经质”指继父病情危重,“我”守夜照顾时一直保持着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C.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继父的生平往事,塑造了一个关爱孩子、严而不厉的父亲形象D.文章通篇叙述用“继父”称呼,结尾处用“父亲”称呼,虽称呼不同,但都表现出“我”对继父的认同、感激16.有果必有因,“我”悉心照顾病重的继父,是因为继父曾经对“我”的关爱和照顾文章详细叙述了哪两件继父关爱“我”的事?请简要概括17.本文描写细腻,请结合下列句子中的一句简要分析①我在事先倒好的半杯冷开水中,兑了些暖瓶里的热水,抿了一口,不烫,不凉于是我在杯中置一吸管,将弯头部分伸入继父嘴中②我打开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