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防腐蚀设计规范.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54140484
  • 上传时间:2024-01-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8M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工程检测网:    1 总则  1.0.1 为防止或减轻腐蚀性介质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腐蚀作用,使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受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防腐蚀设计,不适用于由杂散电流引起的腐蚀  1.0.3 建筑防腐蚀设计应以预防为主,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介质的腐蚀性、环境条件、生产、操作、管理水平和维修条件等,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综合考虑防腐蚀措施对生产影响较大的部位,危及人身安全、维修困难的部位,以及重要承重构件等应加强防护  1.0.4 建筑防腐蚀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腐蚀性分级 Corrosiveness classification  根据腐蚀性介质对建筑材料破坏的程度,即外观变化、重量变化、强度损失以及腐蚀速度等因素,综合评定腐蚀性等级,并划分为:强腐蚀、中等腐蚀、弱腐蚀、无腐蚀四个等级  2.0.2 腐蚀性水 Corrosive water  含对建筑材料有腐蚀作用的阴、阳离子的水  2.0.3 污染土 Contaminated soil  受腐蚀性介质作用,改变了原有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质的土。

        2.0.4 难溶介质 Slightly soluble medium  温度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2g/1的碱、盐类介质  2.0.5 易溶介质 Soluble medium  温度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等于或大于2g/1的碱、盐类介质  2.0.6 难吸湿介质 Slightly hygroscopic medium  温度20℃时,相对平衡湿度等于或大于60%的碱、盐类介质  2.0.7 易吸湿介质 Hygroscopic medium  温度20℃时,相对平衡湿度小于60%的碱、盐类介质  2.0.8 钢筋阻锈剂 Inhibitor of steel in concrete  掺入混凝土中以阻止或减缓钢筋锈蚀的外加剂  2.0.9 玻璃鳞片胶泥 Glass-flake mastic resin  以树脂为胶结料,加入玻璃鳞片和粉料等配制而成、可以刮抹施工的混合材料    3 基本规定    3.1 腐蚀性分级  3.1.1 腐蚀性介质按其对建筑的腐蚀可分为气态介质、腐蚀性水、酸碱盐溶液、固态介质和污染土五种;各种介质应按其性质、含量划分类别生产部位的腐蚀性介质类别,应根据生产条件确定,并可按本规范附录A确定。

        3.1.2 各种介质对建筑材料长期作用下的腐蚀性,可分为强腐蚀、中等腐蚀、弱腐蚀、无腐蚀四个等级多种介质同时作用时,腐蚀性等级应取最高者  3.1.3 环境相对湿度宜采用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值或构配件所处部位的实际相对湿度;室外构配件环境相对湿度的取值,可根据地区降水情况,比年平均相对湿度适当提高不可避免结露的部位和经常处于潮湿状态的部位,环境相对湿度的取值应大于75%  3.1.4 常温下,气态介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应根据介质类别以及环境相对湿度,按表3.1.4确定当气态介质含量低于表3.1.4中的下限值时,腐蚀性等级可相应降低一级  气态介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                                        表3.1.4     注:①介质对预应力混凝土的腐蚀性等级,可按钢筋混凝土确定;  ②介质对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的石砌体的腐蚀性等级,可按素混凝土确定  3.1.5 常温下,腐蚀性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应根据腐蚀性介质的类别按表3.1.5确定  腐蚀性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         表3.1.5  注:①当构件位于渗透系数小于0.1m/d的土壤中时,表中类别一栏S4~S18的指标值宜乘以系数1.3;  ②介质对预应力混凝土的腐蚀性等级,可按钢筋混凝土确定;  ③介质对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的石砌体的腐蚀性等级,可按素混凝土确定。

        3.1.6 常温下,酸碱盐溶液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应根据介质的类别按表3.1.6确定  酸碱盐溶液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     表3.1.6   注:①介质对预应力混凝土的腐蚀性等级,可按钢筋混凝土确定;  ②介质对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的石砌体的腐蚀性等级,可按素混凝土确定  3.1.7 常温下,固态介质(含气溶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应根据介质的类别和环境相对湿度,按表3.1.7确定当偶尔有少量介质作用时,腐蚀性等级可降低一级  当固态介质有可能被溶解或易溶盐作用于室外构配件时,腐蚀性等级应按表3.1.6确定  固态介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    表3.1.7  注:①介质对预应力混凝土的腐蚀性等级,可按钢筋混凝土确定;  ②介质对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的石砌体的腐蚀性等级,可按素混凝土确定  3.1.8 污染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应根据介质的类别按表3.1.8确定  污染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    表3.1.8    3.2 总平面及建筑布置  3.2.1 总平面布置中,宜减少相邻装置或工厂之间的腐蚀影响生产过程中大量散发腐蚀性气体或粉尘的生产装置,应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2.2 生产或储存腐蚀性溶液的大型设备、储罐、储槽等,宜布置在室外,并不应靠近厂房基础酸储罐的周围宜设围堤  3.2.3 淋洒式冷却排管宜布置在室外,位于建筑物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冷却水池壁外缘距离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4m  3.2.4 在满足生产、检修要求和有利于减轻腐蚀的前提下,建筑物宜采用开敞式或半开敞式  3.2.5 设备和门窗的布置,应有利于厂房的自然通风设备、管道与建筑构配件之间的距离,应满足防腐蚀建筑工程施工和维修的要求  3.2.6 控制室和配电室不得直接布置在有液态介质作用的楼层下;其出入口不应直接通向有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厂房  3.2.7 有腐蚀性介质的设备,不宜布置在地下室  3.2.8 建筑物或构筑物局部有腐蚀性介质作用的部位,应局部防护,并采取隔离措施与无腐蚀部分隔开  3.2.9 生产或储存酸碱盐溶液的设备,宜按溶液的性质,分类集中布置  3.2.10 输送氢氧化钠、硫酸等对地基土有强腐蚀作用的地下管道,与厂房基础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m,并应设置在管沟内  3.2.11 穿越楼面的管道和电缆,宜集中设置  3.2.12 液态介质作用部位的管道和电缆宜架空敷设。

         4 结构  4.1 混凝土结构  4.1.1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4.1.1.1 框架结构宜采用现浇式或装配整体式  4.1.1.2 腐蚀性等级为强腐蚀、中等腐蚀时,不宜采用钢筋混凝土与钢的组合结构  4.1.1.3 屋架和屋面大梁宜选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但不应采用块体拼装的后张法构件  4.1.1.4 重级、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4.1.1.5 腐蚀性等级为强腐蚀时,不应采用碳素钢丝、刻痕钢丝、冷拔钢丝和钢绞线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4.1.1.6 腐蚀性等级为强腐蚀、中等腐蚀时,柱截面宜采用实腹式,不应采用腹板开孔的工字形  4.1.2 超静定结构构件的内力,宜按弹性体系计算,不宜计入塑性内力重分布  4.1.3 受气态、固态腐蚀的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αct和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应按表4.1.3的规定确定  4.1.4 重要部位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重要部位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5  4.1.5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表4.1.5的规定。

      混凝土中宜掺入减水剂,其掺入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   裂缝控制等级、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αct和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     注:①裂缝控制等级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②腐蚀性等级为弱腐蚀且处于室内的一般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为0.3mm;  ③采用冷拉钢筋腐蚀性等级为中等腐蚀、弱腐蚀的预应力混凝土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的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αct,应取0.3;  ④表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当有可靠经验时,可适当调整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表4.1.5    4.1.6 受氯离子为主的气态、固态介质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宜掺入钢筋阻锈剂采用的钢筋阻锈剂品种应对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质无不良影响,并应有评价数据  4.1.7 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的孔道灌浆,不应掺加含有氯离子等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  4.1.8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1.8的规定,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距,不宜小于孔道的直径,且不宜小于50mm。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表4.1.8   注:①腐蚀性等级为弱腐蚀的室内一般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C25的规定取值;  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的构件,其表面有水泥砂浆抹面层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C25的规定取值  4.1.9 受液态介质或易溶固态介质作用的孔洞,不宜将边梁布置在孔洞边缘;其梁边与孔洞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当工艺要求必须将梁布置在孔洞边缘时,梁底面及侧面应按本规范第5.4.5条的规定防护  4.1.10 固定管道、支架等的预埋件,不应焊接在受力钢筋上不应在主梁和重要次梁上埋设起重吊钩,当必须设置时,应预埋套管  4.1.11 外露的钢预埋件应采用防腐蚀涂料面层或在喷、镀金属层上再涂刷防腐蚀涂料的复合面层防护喷、镀金属层的厚度,采用喷锌、喷铝时不宜小于120μm;采用热镀锌时不宜小于50μm  4.1.12 混凝土构件之间的钢连接件,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混凝土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包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外露金属锚具,必须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凝土包裹,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混凝土表面应根据腐蚀性等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先张法预应力钢筋的端部应加以保护,不得外露    4.2 钢结构  4.2.1 桁架、柱、主梁等重要钢构件不应采用薄壁型钢和轻型钢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强腐蚀、中等腐蚀时,不应采用格构式钢结构  4.2.2 钢结构杆件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4.2.2.1 钢结构杆件应采用实腹式或闭口截面  4.2.2.2 由角钢组成的T形截面或由槽钢组成的工形截面,当腐蚀性等级为中等腐蚀时不宜采用,当腐蚀性等级为强腐蚀时不应采用  4.2.2.3 采用型钢组合的杆件,其型钢间的空隙宽度应满足防护层施工和维修的要求  4.2.3 钢结构杆件截面的最小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4.2.3.1 采用角钢组合的屋架、托架、天窗架的弦杆和端部斜杆等重要杆件及节点板的厚度,不应小于8mm;其他杆件的厚度,不应小于6mm  4.2.3.2 采用钢板组合的杆件的厚度,不应小于6mm  4.2.3.3 闭口截面杆件的厚度,不应小于4mm  4.2.4 桁架、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