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5857824
  • 上传时间:2017-11-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7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与同学们谈地理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四、总结、扩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

      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五、板书设计一、生活离不开地理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后记:刚进入初中,第一节课学生的表现很好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讨论一些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实践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学生很感兴趣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园地方 →天如斗笠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 地球卫星照片)(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 6357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 4 万千米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 6357 千米,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 21 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展示)地球仪(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启发学生积极回答)(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板书)三、制作简易地球仪(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提供的关于地球仪模型制作的活动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球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大小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三、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第二课时——“地球和地球仪”【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课时内容】认识纬线和经线【教学过程】. 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 00、300、600 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 和 200E 组成的经线圈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让学生完成教材的“活动”中第二问题“小明的暑期夏令营”,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总结:找不到该点,400 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 1 条,1160 的经线有 2 条。

      学生活动)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四、纬线和经线第三课时——“地球和地球仪”【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课时内容】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列表格五、利用经纬网定位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图“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 A、B、C 点让学生读出 A、B、C 点的经纬度教师及时纠正,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现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引入:如果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准确的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及时的救援?(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不难回答)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 44.40S、1500W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0N、125.30E强化训练:1.组织学生讨论,填出下表:最后让学生互相对答案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抢答、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结全课)概括本节主要内容布置作业)教材提供的“活动”3——“城市经纬度的确定”板书设计】五、经纬线第二节节 地 球 的 运 动一、背景与意义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世界,反映地理学和社会发展的本节教材是讲述自然地理学最基本的知识——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最基本的运动规律本节教材位居《地球和地图》的第三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让学生对地球的运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让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状态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其基本的运动规律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4、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时差的知识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对教材中,四季的形成问题不容易理解,课堂教学中出现目标的偏离,不利于正确认识四季的形成四、学程与导程活动教学准备:投影仪 投影片(一)、引入新课: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下面请看----师: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二)、阅读书本,自主学习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方向是怎么样的?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3、请列举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三)、合作学习,分析成因1、教师演示投影片,讲解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图中的虚线是昼夜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且与太阳光垂直的大圆圈提问:观察投影片,看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那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 180 ,再让学生观察:0 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3、请学生上来用投影片来演示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4、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过多少时间?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多少时间?5、阅读书本第 10 页中“畅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