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教案设计.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Q**
  • 文档编号:91116211
  • 上传时间:2019-06-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教案设计1. 观潮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潮来时的几个句子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引导初读课文  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四、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    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三)讲读第三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词语“横贯”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四段    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2、交流讨论  五、课堂小结: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补充介绍钱塘江大潮。

        三、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1、《观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种观察方法体现了大潮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    2、大潮到来的时候有哪两个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主要抓住潮水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从声音和形状两个方面体现的  四、巩固生字新词  五、课堂练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抄写下来    3、练习背诵第三段  六、布置作业:熟练地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声   形          潮来前      平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1观潮  潮来时 越来越响 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 白色城墙          潮过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恢复平静 水涨船高2. 走月亮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7、走月亮)  二、学习生字词   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文章伴随着钢琴曲出示)   2、学生自读课文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5、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     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zài )”   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品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学生可能谈到秋天月夜的美好     第二自然段:秋天“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     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让学生根据文本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第四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我”和阿妈欣赏到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

      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第六、七自然段: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④引导学生想象第七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第三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四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    第七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引导学生回想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并个性化的朗读    第七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3、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  三、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1、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2、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整体回顾   1、《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2、让我们尝试着背诵全文  五、小练笔    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小孙孙数天上的星星……    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小本本上  板书设计:                   2、走月亮               月儿明亮    月光柔和               走过:溪岸 桥 果园       (“我”和阿妈) 看到: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美好景色        浓浓亲情               听到:秋虫唱 鸟拍翅膀 ……               想到:洗衣裳 做小船 看水塘3. 秋晚的江上一、新课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

        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强调字音---一瞬(shùn)  2.学生齐诵读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夕阳、芦苇  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三、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说课设计.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后反思.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1.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第1课时教学实录.doc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说课设计.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1.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说课设计.doc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教案设计.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学后记.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学设计.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