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优化储粮通风技术节能减耗保安全样本.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10778915
  • 上传时间:2023-05-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优化储粮通风技术 节能减耗保安全刘金顺( 中央储备粮安庆直属库 246121) 摘 要 中央储备粮安庆直属库结合多年储粮通风经验, 提出”有的放矢, 科学通风”的通风原则, 针对粮食不同水分、 温度, 采取不同通风目的, 选择不同风机、 时机和方式进行科学通风, 杜绝低效通风、 无效通风和有害通风, 从而达到节能、 减耗的双重目的关键词 有的放矢 科学通风 节能 减耗1 加强领导, 精心安排储粮通风技术应用的好坏, 直接影响储粮安全和企业的效益我库自建库以来就成立以库分管主任为组长、 仓储科长为副组长的储粮通风工作领导小组, 仓储科全员参与仓储科根据保管员提交的《机械通风作业申请表》制定详细的《机械通风实施方案》指导保管员开展储粮通风工作在储粮通风期间严格按照《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操作, 安排专人值班, 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进行储粮通风2 有的放矢, 科学通风2.1 降水通风当储粮水分超过安全储藏水分14.5%( 晚籼稻谷) 时, 先采用11KW离心风机用上行压入式在白天高温( 一般>15℃) 低湿( 一般<70%) 环境中, 将整仓平均水分降至14.5%以下, 干燥前沿无须移出粮面, 再采用11KW离心风机用下行吸出式将上层1-2m粮食水分降至14.5%以下即可, 避免因单一上行压入式造成下层水分过低而增大水分减量。

      2.2 保水降温通风当储粮水分在13.5-14.5%之间时, 采用0.55KW轴流风机用上行吸出式在夜间低温( 一般<粮温8℃) 中湿( 一般在75%左右) 环境中, 将粮温降至目标温度( 一般<外温4℃) 结合我库所处地理位置, 整仓平均粮温应控制在5℃左右为宜, 粮温过低, 开春后粮温反弹速度较快, 增加能耗2.3调质通风随着粮食储存期的延长, 普遍存在水分减量过大问题, 而在粮食轮换出库时, 水分损失又会给加工企业带来爆腰率高、 碎米多、 出米率低等问题, 影响供需双方的经济效益当储粮水分低于13.5%( 安排次年轮换的储粮) 时, 秋冬季节的通风时机应选择在低温高湿( 一般>90%) 的阴雨、 大雾天气先用0.55KW轴流风机进行上行吸出式通风, 当粮堆底层0.3m粮食水分增加到13.5%时, 改为下行吸出式, 当粮面表层0.3m粮食水分增加到14.5%即可风机每开10小时停机5小时, 使吸附在上、 下层粮粒表面的水分逐渐向中层扩散转移, 减小调质通风能耗3 严格制度, 加强过程管理通风前要全面检查通风系统是否完好, 确保通风道畅通, 无积水和异物; 确保风机运行正常与风道联接牢固、 密封; 确保风机线序正确不反转; 确保门窗合理开启与关闭( 负压通风) 。

      在通风过程中, 要加强粮情和仓房气密性( 负压通风) 的检查, 要严格按照《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定时定点进行水分、 温度等参数检测, 确保储粮安全, 努力提高通风效率4 效果分析4.1 降水通风效果分析采用单一上行压入式通风降水很难降水均匀, 一般底部粮食水分降低较快, 而距粮面2m以上的粮食降水效果不明显, 如将干燥前沿移出粮面, 下层及中下层水分损失较大利用下行吸出式处理2m以上的粮食, 在环境温湿度有利于降水的条件下, 基本上每通风30h, 离粮面0.3m、 1m、 2m处分别降水1.2%、 0.6%、 0.3%对照仓整仓平均水分下降0.4%, 试验仓整仓平均水分下降0.2%, 缩短通风时间21h, 节约电耗462KWh, 效果明显见表1 表1 干燥前沿移出粮面阶段水分变化情况表仓号风机类型及功率(KW)通风方式通风前各层水分及整仓平均水分(%) 通风后各层水分及整仓平均水分(%)通风时间(h)0.3m1m2m3m4.5m5.8m平均 0.3m1m2m3m4.5m5.8m平均17号仓(试验仓)离心风机(2*11)下行吸出式15.715.114.714.313.613.014.414.514.514.414.513.813.514.23018号仓(对照仓)离心风机(2*11)上行压入式15.415.214.914.413.612.914.4 14.514.514.514.413.512.614.0514.2 保水降温通风效果分析通风前试验仓的平均温度是19.8℃,对照仓的平均温度是19.4℃。

      试验后试验仓降温幅度达14.4℃, 平均粮温降至5.4℃, 符合本地降温要求对照仓降温幅度达14.8℃, 平均粮温降至4.6℃由表2可知, 试验仓达到了较好的降温通风效果, 且粮温均匀性较好从表3中通风前后的水分变化情况能够看出, 对照仓降水0.7%, 试验仓降水0.2%, 轴流风机降温有较好的保水效果从表3中能耗比较情况能够看出, 试验仓降温单位能耗为0.0151KWh/t·℃,而对照仓降温单位能耗为0.0486KWh/t·℃, 试验仓的单位能耗仅为对照仓单位能耗的1/3表2 保水降温通风后粮温变化情况表仓号数量( t)通风前各层粮温及整仓平均粮温(℃) 通风后各层粮温及整仓平均粮温(℃)开始通风时间1234平均 结束通风时间1234平均1号仓(试验仓)2222 .10.2722.219.317.720.019.8 .1.116.65.64.64.85.44号仓(对照仓)2204 .10.2720.321.118.018.219.4  .1.115.74.64.14.04.6表3 保水降温通风后储粮水分及能耗情况比较表仓号风机类型及功率(KW)平均水分(%) 平均温度(℃)通风时间(h)电耗通风前通风后降水幅度通风前通风后降温幅度总电耗(KWh)单位能耗(KWh/t.℃)1号仓(试验仓)轴流风机(2*0.55)13.713.50.219.85.414.44404840.01514号仓(对照仓)离心风机(2*11)13.813.10.7 19.44.614.87215840.04864.3 调质通风效果分析 从表4可知, 经过调质后, 表层水分增加0.9%, 上层和中下层水分增加0.3%, 中上层水分增加0.2%, 下层水分增加0.8%, 平均水分增加0.5%。

      稻谷爆腰率减少4.5%, 加工后, 出米率增加2.5%, 总碎米含量减少4.2%调质通风对增加稻谷水分和改进加工工艺品质有较好的效果表4 晚籼稻谷调质通风后及水分加工艺品质变化情况表检测时间水分(%)爆腰率(%)出米率(%)总碎米含量(%)表层上层中上层中下层下层平均调质前13.513.213.012.812.513.030.062.339.2调质后14.413.513.213.113.313.525.564.835.0对比(+、 -)+0.9+0.3+0.2+0.3+0.8+0.5-4.5+2.5-4.25 结论5.1 在降水通风过程中, 上行压入式和下行吸出式交替运用, 能够有效地减小单一上行压入式中将干燥前沿移出粮面所造成下层及中下层粮食水分的损失和能耗离心风机降水迅速但不均匀, 即使表层平均水分降至14.5%, 但仍有死角, 局部仍有高水分部位, 应采取表层挖沟翻倒, 利用轴流风机进行通风, 对表层高水分部位及仓内空间气体继续换气排湿5.2 在冬季采用低功率轴流风机进行保水降温通风, 具有能耗低、 效果好、 易操作的特点, 但通风时间长、 降温速度慢要充分利用最佳的降温通风时机, 分阶段降温, 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表层粮食结露现象的发生, 且对粮食水分的影响和能量消耗都比较小。

      5.3 低水分晚籼稻谷( 安排次年轮换的储粮) , 能够利用现有通风机械设备, 在阴雨、 大雾等高湿天气进行调质通风, 具有投资少、 效果好、 操作简便的特点从增湿的效果看, 存在水分分层现象, 表层、 下层增湿效果较好, 上层、 中层较差加强粮情检查, 定时定点进行水分检测, 防止因水分分布不均匀, 造成局部结露参考文献: 1 国家粮食局.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1202- .中国标准出版社, 2 路茜玉.粮油储藏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3 王远成, 魏雷.储粮保水降温通风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粮油学报, 4 朱师明,李兰芳.节能增效保水通风降温试验.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