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语文议答题技巧.doc
5页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本文讲述了什么道理?【答题思路】从以下两方面把握:〔1〕位置:论点常在这些位置 ①题目点明②开头提出〔事例引出/名言引出/直接提出/引用提出〕③结尾总结④文章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的句子〕〔2〕一般是判断句,有判断词,或能转换为判断句〔3〕观点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具有很强的倾向性2、题目是论点还是论题?如果是论点,答复格式是:是论点,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是判断句,说明了作者对……问题的观点看法如果是论题,答复格式是:是论题,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虽是个句子,但是个疑问句,〕仅仅提出了本文要议论的问题或话题……,没有说明作者的态度观点3、开头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常见的有:⑴名言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名言后边,答题格式是:①道理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如果名言比拟幽默,还要写上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⑵事例开头,而且论点就在事例之后,答题格式是:①事例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⑶比喻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其后,答题格式是:①比喻论证,引出并证明论点,生动形象,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⑷直接提出论点,答题格式是:开门见山,直接亮明了作者的论点。
此种情况较少⑸虽然是名言、事例或比喻开头,但后面跟的是论题,答题格式是;①引出论题,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还有一种开头不太多见先提出一种片面甚至错误的观点,举出一些貌似能证明的事例或名言,与中心论点截然相反答题格式是:提出错误片面观点,举出片面事例或名言,为本文树立批驳的靶子,从而引出本文论点4、本文/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题思路: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比照论证,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5、论证方法有何作用?⑴事例论证的答复格式是: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⑵比喻论证的答复格式是: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论点,通俗易懂,容易让人承受⑶比照论证的答复格式是:将……和……作比照〔或从正反双面进展比照〕,突出证明了……的论点,给人深刻鲜明的印象⑷道理论证〔常常考察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公式定理的道理论证〕,答复格式是:通过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公式定理,证明……的论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注意:"……的论点〞,如果是从全文问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写中心论点;如果是从*一段或几段问,要写分论点,分论点往往在论述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6、本文/本段用的什么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答题思路: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两种。
作用都是证明了**的论点7、文段中举了哪些事例?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按照谁干什么的公式概括作用:事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8、文中为什么举作者自己的事例?答题格式:〔1〕拉近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使文章产生亲切感真实感;〔2〕事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如果在开头,则接着写:〔3〕引出论点或论题9、"**〞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格式一:不好因为⑴"……〞词有……的意思,在程度/数量/围/语气等上起了限制作用,更加符合事实;⑵这表达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答复格式二:⑴该词去掉后语句意思发生了**方面的变化,与事实不符⑵去掉不能表达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0、为本文/本段补充一个事例答题格式:按照"人物/事物+表达该文或该段观点的关键词+具体事+结果〞的公式,最好是名人事例,切忌冠戴、细节失真还要注意字数简洁11、说说本文的论证过程/思路/层次常见的典型思路是:⑴先提出……的论点;⑵然后用……论证方法和……论证方法证明论点;⑶最后得出……结论12、结合本文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感受/启发答题格式是:正如文中所说,……〔中心论点或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或题中指定的话〕+在我生活中,……〔生活中的事例现象〕+我认为,……〔对上面两点谈看法〕。
1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结合原文和自己生活实际,谈发现、体会等解题要点:⑴阅读材料,找出与原文的点;⑵分析材料与原文的关系:①比照②类比⑶要审清题目要求假设有几则材料,就从几则材料中概括出共性,任选一个角度即可,答题时既要提到原文,又要兼顾材料容,还要谈出自己感受,并注意字数要求14、说说**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考察的都是构造上的关键句,答题格式如: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的……⑵中心句,提醒了文章的……观点⑶与……句前后照应15、**代词指代什么容?答题思路:〔1〕一般往所在句的前边找,往往是前边的那句话,或那句话的一局部2)找到后还要放入代词所在的句子中读读,检验是否适宜16、本文的分论点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题思路:分论点一般是论证局部的段首句,也会是段尾句,有时候独立成段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并列关系,也有递进关系17、说说本文/本段/*几段所举事例在论证角度上的不同答题格式:……是正面事例论证,……是反面事例论证18、联系生活实际,对文中观点和材料发表看法、见解与主或根据文中话题自提一个有别于文中论点的观点,并述理由答题思路:〔1〕先提出论点,要注意用判断句;〔2〕再进展论证,最好用事例论证。
19、结合全文容,为本文拟一个标题答题思路:〔1〕从论题角度拟,可以用"论……〞、"议……〞或"谈……〞的格式;〔2〕从论点角度拟,可以用"……是……〞、"……应该……〞的格式文例如〔2013呼和浩特一模〕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1分)人生拿趣味做根底假设有人问我:"你信仰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什么悲观厌世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 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可以严格地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趣味的反面,是干瘪,是萧索晋朝有位殷仲文,晚年常郁郁不乐,指着院子里的大槐树叹气,说道:"此树婆娑,生意尽矣〞一棵新栽的树,欣欣向荣,何等得意到老了之后,外表上虽然很婆娑,骨子里生机已尽,算是这一期的生活完结了 殷仲文这两句话,是用很好的文学技能表达出那种颓唐落寞的情绪我以为这种情绪是再坏没有的了无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倘假设被这种情绪侵入弥漫,这个人或这个社会再不会有长进,何止没长进,可能什么坏事都要从此孕育出来。
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顿好似机器房里没有燃料,发不出蒸汽来,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停摆过后,机器还要生锈,产生许多有害的物质哩人类如果把趣味丧失掉,老实说,那人虽然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是行尸走肉倘假设整个社会如此,那个社会便是病态的社会,终究会被医生宣告死刑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3.请具体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3分)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24.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25.以下名言名句中最适合用作本文论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答案】22、趣味是活动的源泉〔2分〕或人生拿趣味做根底〔1分〕23、首先,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人生拿趣味做根底〔1分〕其次,正反比照论述趣味对于人生的作用〔1分〕最后,得出结论趣味是活动的源泉,人类社会不能把趣味丧失掉〔1分〕24、运用比喻的论证方法,〔1分〕把没有趣味的人生比作没有燃料的机器房,〔1分〕生动形象的论证了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这一中心论点。
〔1分〕25、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