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格塘)关于格塘镇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的调研报告.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3485413
  • 上传时间:2018-06-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08.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格塘镇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的调研报告第八党代表小第八党代表小组组党的十六大提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提出,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寻求新的路径突破,发展到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阶段。

      望城作为湖南省会长沙第六区,经济发展迅速,初步具备了较强的城市带动力、农村承接力和市场转化力,但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方面仍是一个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话题,本文通过以长沙市望城区格塘镇城乡一体2化建设研究为例,通过党代表活动小组全体党代表深入基层,对我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希望能为本区域以后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动积累经验1、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界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有的学者仅讨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可称为“城乡工业一体化”。

      规划学者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的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生态、环境学者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特指中国的特色城乡一体化)是针对我国城乡之间的户籍、劳动用工、社会福利、住房政策、教育政策以及土地使用制度等不同政策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分割3格局而提出来的,其原意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城乡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隔离,创建城乡之间政治、经济、社会运行的融合机制我国城乡一体化概念主要是从制度、体制范畴的角度考虑,而不是从地理空间范畴上的城乡产业布局的一体化在新时期,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手段;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二、格塘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础和条件评价1、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格塘镇地处望城西北部,是望城国家科技农业示范基地之一、百里水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人文优势,在 2011 年成功申报并获批撤乡建镇,东南临老沩水河,与新康乡一水之隔,北滨团头湖,与乔口镇隔水相望,西部通过南新线与宁乡双江口、朱良桥两镇接壤,东部通过中格线与靖港相接。

      距省会长沙 40 公里,距望城 15 公里(图 1-1)41-11-1 格塘镇在望城区的区位格塘镇在望城区的区位2、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格塘镇大部分属洞庭湖冲积平原,属于湖区,土壤肥沃平面地形为长瓜状境内西北为少量丘陵,全境基本为平原格塘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3、社会、社会经济经济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水稻种植是格塘的主要产业,区域范围是重点粮田保护区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因受用地类型和定位的限制,所占比值不大结合当地的特色,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比例将会有所变化54、 、资资源基源基础础全镇耕地面积 2282 公顷,园地面积 284 公顷,林地面积1087 公顷,渔业养殖基地 326 公顷格塘东南为平原耕地区,土地肥沃,利于机耕,劳动力投入少,产量高西北为丘陵,适于种植水果水域总面积有 957.2 公顷,其中千龙湖集中水面有151 公顷,库容为 1024 万立方米,北面有六叉湖,面积 41 公顷.团头湖有一部分在格塘境内,老沩水河流经格塘的东南面格塘旅游资源得益于它特有的地形地貌,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呈不规则叶脉状分布,沩水河从西向东流经境界;境内西北为丘陵地带,东南为一望无际的水田,具有典型的湘中水乡的自然景观特色。

      镇域中心有 1.5 平方公里的千龙湖.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是供人们疗养、休假的理想场所,西北的少量丘陵更为生态山庄的开发提供了条件5、基、基础设础设施施水利灌溉设施得到了加强和完善,形成了东中西三条干渠境内有 550kv 高压线(长益线)经过,由 10kv 变电站供电镇域内有南新线贯穿东西,中格线连接千龙湖和高乔大道,靖格线与靖港镇相连整个镇域基本实现了村村通道路,但是由于乡村道路太窄,还是造成了交通上很大的不便,而且后期加宽的工作也不易开展三、格塘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存在的问题和矛盾1.资资金金问题问题 6由于目前我国的城乡一体化是处于一种过渡的阶段,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还需要靠政府的强力推进,引导群众逐步自觉的加入到这个队伍中间来,城乡一体化建设所产生的效果不是短时间内能看到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所以,这个阶段我们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有效的推动该项工作,必然涉及到资金问题从格塘镇的经济现状条件来看,格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政府财力有限,无力承担城乡一体化建设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另一方面,资金怎么分配到各项建设当中才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也是一大难题,这关系到农民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拥护度以及满意度。

      基于此,资金问题是最基本和最关键的问题2.就就业问题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格塘镇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将减少,这将使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上解放出来但是由于农民本身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以及职业技能欠缺,使得脱离土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困难,长期以农业为生的剩余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收入来源,生活失去依靠,不利于民生从另一方面来说,造成了了劳动力的闲置,可能引发一定的社会治安问题,不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3.观观念性念性问题问题格塘农民现状生活条件比较优越,85﹪的农户十分满足于现状他们认为传承千百年来的农村生活应当得以保留,离开祖居环境更是让他们难以抉择, “农民就应该过农民自己的生活”,7这是他们不愿像城里人那样居住的直接理由对于农村现有生活的向往和依赖,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接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完全打破了心中传统观念一时无法接受,观念的落后增加了城乡一体化工作推动的难度4.政策政策问题问题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推进,政策是保障有力的政策保障是农民踊跃支持并参与到其中的基础但是目前很多农民担心某些政策落不到实处或者政策本身具有极大的缺陷,没有全程考虑百姓的利益。

      比如征地补偿差距悬殊,土地流转困难等四、格塘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1.指指导导思想思想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立足实际、结合湖湘农村文化特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两型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格塘绿城”这个定位,探索出一条格塘模式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长远发展2.总总体思路体思路围绕“格塘绿城”这个定位,以构建文化格塘、生态格塘、宜居格塘为宗旨,农民居住集中化、农业发展多元化、农村城市一体化为目的,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民入股、公司运作为手段,拉通一路、打造两湖、建设三区、提质四线、做强五基地、绿化全覆盖为任务,力争将格塘打造成为全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生态产业的引领区和社会和谐的样板区,最终实现“打造生态经济强镇、建设绿色幸福家园”的目标8五、格塘镇城乡一体化近期建设的主要任务1.工作目工作目标标十二五期间,通过合理规划、精心策划、全盘计划,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到 2015 年,格塘内外交通道路体系基本成形,对外道路拉通,对内户户通路,村组公路硬化率达 100%,实现全镇土地流转 2 万余亩,达到全镇土地面积的 1/3,新建集中居住区 3 个,在全镇范围实现农民集中居住 2500 余户,农民人均收入达 2.4 万元,绿化覆盖率达 100%,建设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基本齐全,生态旅游、农业文化、社会服务、基层建设等新上一个台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基本成形。

      2.组织领导组织领导成立格塘镇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人大主席为副组长,其他党政干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一公司(格塘镇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办公室、望城区格塘镇城建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城乡一体化实施的相关工作3.主要措施主要措施围绕“格塘绿城”这个定位,根据拉通一路、打造两湖、建设三区、提质四线、做强五基地、绿化全覆盖的发展任务,通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准确定位、合理规划,政策对接、激活资本,大胆创新、探索模式的途径,来全面推开格塘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统统一思想,提高一思想,提高认识认识 一是要让干部解放思想要通过会议、文件精神的传达和学习、座谈交流、内外形势分析、外出参观等9多种渠道让格塘镇机关干部、村支两委成员了解什么是城乡一体化,为什么要搞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突破;要精心打造一个团结一致、思想解放、敢于创新的领导团队,来当好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领头雁”;二是要让群众积极参与要通过媒体、广播、镇村干部上户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各项保障体系的出台等各种途径向人民群众灌输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相关信息,让群众感受到城乡一体化工作是一件惠民的实事工程,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建设的热情,使他们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真正参与者和受益者。

      准确定位,合理准确定位,合理规规划划 格塘是一个拥有良好自然禀赋的乡镇,准确的定位,合理的规划,将有利于格塘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因此,在规划定位时,我们要立足格塘实际,围绕“生态、宜居、文化”来做文章,通过与长沙、望城大的交通系统对接,构建便捷的道路交通体系,以格塘湖区现有的农业项目、农耕资源为基础,发展规模农业、设施农业、精致农业,把格塘建设成为全省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以千龙湖为中心,提升景区品质,做好湿地公园品牌,打造生态格塘形象;以丘陵区现有的自然生态基础,以创建绿色示范村镇、生态环保乡镇为契机,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强对农村庭院的绿化美化,积极发展花卉苗木基地,对居民聚居区精心设计施工,打造宜居格塘形象;通过建设社会服务管理基地、文化产业基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深度挖掘湿地公园文化、基层党建文化、产业文化、乡土人情文化,打造文化格塘形象政策政策对对接,激活接,激活资资本本 城乡一体化工作不是单靠政府投入就能全面实施的,它需要社会资本的参与,因此,在资金筹措方面,10通过政策对接,激活资本,达到资本良性循环的目的一是利用国家对农业、农村的相关倾斜政策,通过水利、农业开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示范村镇申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