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难点、重点及对策.docx
11页内蒙古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难点、重点及对策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既是联通东亚经济圈和发达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桥梁,也是全方位深化与俄罗斯、蒙古国合作的重要通道内蒙古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好毗邻区位、口岸协同发展、产业互补、人文交流密切等综合优势,切实推进“五通”建设,不仅是落实“两个大局”的重要体现,也是扩大向北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选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发挥综合比较优势,找准立足点总书记在考察我区时指出,内蒙古地处“三北”,外接俄罗斯、蒙古,具有发展沿边开放的独特优势,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我区具有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综合比较优势,进一步挖掘潜力巨大一)区位条件优越内蒙古区横跨“三北”,与八省区毗邻,承东启西,G6、G7、110国道和京包—包兰线连接华北和西北,是我国东南沿海、京津冀等经济腹地“西出”的重要通道和枢纽以满洲里、二连浩特为节点的欧亚大陆桥是连接欧亚最便捷的运输通道已开通了呼和浩特—法兰克福、“津满欧”、“苏满欧”、“粤满欧”、“沈满欧”等“中俄欧”铁路国际货物班列,途经蒙古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国家,与海运相比缩短一半运距,运行时间缩短三分之二。
二)口岸优势明显内蒙古区与俄罗斯、蒙古国边境线总长4261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9.4%,沿边分布着19个旗市和57个边境乡镇(苏木)以此为依托,我区口岸数量得到不断增加,拥有对外开放口岸16个口岸通关能力在全国边境陆路口岸中处于领先水平,中俄间陆路运输的65%和中蒙间货物运输的95%经过我区口岸三)政策逐步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是我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要内容,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已相继纳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2015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满洲里综合保税区,这是内蒙古首家综合保税区国家已将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列入《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2—2020年)》这些特殊区域的开发开放,有利于探索我区对外开放的路径,先行先试政策、经验和做法,将为我区深化与俄蒙合作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四)经济互补性较强内蒙古与俄蒙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强互补性从贸易结构看,内蒙古从俄罗斯、蒙古国进口国家亟需的煤炭、铁矿石、木材、铜矿砂等资源性商品,出口俄罗斯和蒙古国市场短缺的建材、机电、轻工、日用品、果蔬等商品2007—2012年,内蒙古累计在俄蒙境内投资建设项目162个,中方协议投资46.9亿美元,主要集中在电力、铝业开发、矿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森林采伐加工、种植业、农畜产品加工、餐饮业、运输等领域。
俄罗斯和蒙古国累计在我区设立企业16家,合同利用外资1945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097万美元,投资领域主要涉及木制品加工、制造、餐饮和进出口贸易五)人文交流密切内蒙古与俄罗斯缔结了9对友好地区关系,与蒙古国缔结了10对友好地区关系,这为深化与蒙古国、俄罗斯全方位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民间基础有30所学校接收俄、蒙留学生,在校俄、蒙留学生近3000人每年来二连浩特就医的蒙古国患者就有4400多人次已连续举办十届的“满洲里中俄蒙科技展暨高新技术产品展览会”升格为“中国北方国际科技博览会”二、认清发展差距,找准突破口查找差距,破解制约是释放中蒙俄合作潜力的重要前提,必须加以改善,才能为顺利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支撑从内蒙古对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开放看,突出存在以下问题:(一)对外经济规模偏小从进出口总额看,2014年内蒙古实现进出口总值145.5亿美元,仅相当于广西进出口总额的36%,相当于黑龙江的37%、云南的49%、新疆的52%作为沿边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各类园区总体建设规模偏小,多数尚处在起步阶段,承载能力不足,产业集聚度较低二)经贸结构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一是从开放结构看,重经贸合作,轻社会人文交流。
尽管内蒙古与蒙古、俄罗斯在社会人文交流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仍有较大距离通过加强与俄蒙的文化交流合作,可以更好地宣传“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方向、重点,强化区域、民族文化和价值理念的认同二是从经贸合作看,以资源进口为主,“走出去”力度不够2014年,内蒙古对俄蒙贸易额仅为71.5亿美元,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9.1%同时,双向相互投资规模小,合作领域局限于矿产资源开采、粮食、果蔬种植栽培、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等,与其它省区存在一定差距三)竞争存在“无序化”口岸和产业布局不合理,各自为战、无序竞争现象突出,不利于形成对外开放的整体合力部分边境地区对口岸开放的目的和作用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有的口岸开放多年仍然停留在较低发展水平上,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潜力明显不足边境口岸和城镇发展缺乏准确定位,功能与模式雷同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总体上,内蒙古向北开放的硬件和配套设施比较薄弱,滞后于对外开放形势发展的需要口岸联检设施不完善,口岸现代化、信息化程度较低,配套性较差,管理服务还较为粗放,影响了通关速度和工作效率外向型产业依托的城镇和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服务功能不足,制约了产业发展。
腹地与边境口岸之间没有建立起高效的交通通道,难以有效发挥口岸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与俄罗斯、蒙古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高蒙方口岸基础设施薄弱,接收能力低,客货通道未实现分流,导致车辆不能及时放行,降低了口岸通关效率三、立足于共同发展,主动加强战略对接 “草原之路”与“一带一路”实现对接是蒙古国与我国合作的新领域蒙古国GDP增长率从2011年的17%下降到2014年的7%在经济下行的困境下,蒙古国提出了“草原之路”计划以振兴经济草原之路”计划完成后,从南戈壁省省会(达兰扎德嘎德)为起点,经塔旺陶勒盖煤矿、查干苏布拉格铜矿、宗巴音至东戈壁省,与连接中国和俄罗斯的纵向铁路相接,可直接通往俄罗斯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并成为蒙古国的第二个出海口,为本国矿产品出口国际市场提供条件实现欧亚联盟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是俄罗斯与我国关系的新起点2014年2月,普京总统表示愿意将跨欧亚铁路项目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接,并把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振经济的重要突破口2015年3月俄罗斯宣布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希望能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助推俄罗斯实施远东开发战略2015年5月8日,国家主席访问俄罗斯,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签署并发表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
双方努力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相对接,确保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要以更高层次的经济国际化进程拓展经济增长的空间,而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正是培育经济增长点,加快实现我国经济转型调整的战略部署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主要经过我国西部地区通向西亚和欧洲,发挥我国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不仅会加快我国区域协同和产业转型升级,也将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复苏和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四、明确发展思路,推进稳步实施(一)在发展方向上,需要坚持“五个原则”一是兼顾中蒙俄共同需求;二是兼顾互利互惠和合作共赢;三是兼顾长期发展和近期计划;四是兼顾经济往来和人文交流;五是兼顾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二)在发展理念上,切实做好“四个转变”一是实现由贸易为主向贸易加工并重转变;二是实现由单纯的口岸经济向口岸与经济腹地协同发展转变;三是实现由“大而全”、“小而全”的口岸发展模式向错位发展转变;四是实现由以经贸合作为主向经贸社会人文生态多领域全方位合作转变三)在发展路径上,应妥善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开发与开放的关系;二是处理好“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扩大开放与体制机制创新的关系。
四)在合作方式上,实现两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中蒙俄三国在重大规划和项目的对接;二是更加注重内外联动五、立足于“五通”建设,切实开展全方位合作(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先领域,为合作开发资源提供支撑,为次区域合作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前景重点抓好:一是推动中俄蒙跨境铁路建设,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构建联通俄蒙主要城市、重点矿区、产业园区的交通运输网络二是推进与俄、蒙毗邻地区跨境公路建设,建设贯通沿边旗县高等级公路三是积极参与扩建漠河—大庆原油管道建设,争取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我区境内段向我区东部地区供气,研究推动建设经二连浩特的中蒙俄天然气管道四是推进建设中蒙输电通道,与蒙古国南部电网实现多点联网继续加大向奥云陶勒盖、纳林苏海图和扎门乌德等重点矿区和城市输电五是完善满洲里、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推动甘其毛都—嘎顺苏海图、策克—西伯库伦口岸升级为国际口岸六是扩容完善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中俄跨境光缆和二连浩特—乌兰巴托跨境光缆二)提高贸易合作水平把深化贸易合作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建立利益合作机制提供支撑重点抓好:一是努力扩大货物贸易规模。
继续进口资源能源类产品,扩大建材、果蔬、轻纺产品出口规模,增加乘用汽车、矿用车、铁路车辆及铁轨、风光发电设备、农牧机械、高新技术产品等出口积极争取国家适当增加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国粮食等重要生活物资出口配额,增加成品油供应,增加乳、肉、绒毛、油菜籽、大麦等进口配额额度二是支持发展加工贸易积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培育农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煤化工、石油化工等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形成若干个加工贸易集聚区域支持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园区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维修服务三是积极鼓励服务贸易重点扩大蒙中医药、信息服务、蒙文软件等特色服务出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带资承包、总承包、BOT等方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设备、技术、资金及劳务输出四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增强电子商务平台的对外贸易功能支持企业在乌兰巴托、乔巴山等主要城市设立中国内蒙古商品城、商品展示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三)务实开展产业合作市场的力量、企业的推动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动力重点抓好:一是能矿和加工制造业合作鼓励和支持我区企业同俄罗斯、蒙古国能矿企业合作,提高资源就地加工转化比重支持我区企业参与蒙古国电厂现代化改造、电源点和输电线路建设,拓展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合作。
二是旅游合作加强中俄蒙跨境旅游合作,打造“万里茶道”、中俄蒙国际旅游节、冰雪节等特色旅游品牌合作开发旅游线路,推进海拉尔—赤塔—乔巴山国际旅游金三角发展,建设阿尔山—松贝尔、新巴尔虎左旗—哈拉哈苏木等中俄蒙跨境旅游合作区探索合作举办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草原那达慕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三是物流合作加快满洲里、二连浩特等国际口岸物流基地建设支持“苏蒙欧”、“呼和浩特—法兰克福”等国际铁路货运集装箱班列常态化运行,推进开通“辽蒙欧”、“粤蒙欧”、“豫蒙欧”等集装箱班列尽快建成满洲里国际公路物流中心,把二连浩特建成对蒙最大的国际商贸集散地四是农牧业合作我区应抓住俄罗斯加大农业投资力度、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的契机,积极促成中俄重大农业项目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农牧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参与哈拉哈等农业合作区建设,共建果蔬、粮油、牧草、现代养殖农牧业基地五是金融合作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在俄罗斯、蒙古国等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我区地方商业银行在俄罗斯、蒙古国等设立代表处或分支机构积极推动卢布现钞在满洲里流通探索人民币与蒙图直接汇率区域挂牌,建立区域外汇交易市场推进境内商业银行及支付机构对蒙古国的银行卡及电子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