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我国近期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doc
6页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我国近期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利用《资本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我国近期就业的产 业结构调整问题做了分析为了深入研究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和其他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马 克思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学说基 础上的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为我们分析我国近期就业的产业结 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关键词: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有机构成就业产业结构一、资本有机构成理论1.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可分为不同组成部分,即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和用来购买劳 动力的资本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变换了它的物质存 在形式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 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把它称为不变资本(C) “相 反,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 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这个剩余 价值本身是可以变化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变为可变量因此,把 它称为可变资本(V)"2.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构成要从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资本的物质 形态来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二者之间存在着 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一般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这种由生产技术 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资 本的价值形态来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由于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就是资本的价值构成马克思说:“为了表达这种关系,把由资本技术构 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用C: V表示3. 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与就业的关系(1)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与就业的关系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工资也会 提高假设某资本家不变资本C为500,可变资本V为500,剩余价值率『, 为100%,则原有生产方式为500C+500V+500m=1500假定资本有机构成C: V为1: 1不变,现将500的剩余价值用于追加生产,则追加的生产方式为 750C+750V+750m=2250o积累过程中转化为追加资本的剩余价值,分别用 于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追加的劳动力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条件下,假定 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即是追加生产资料或不变资本始终伴随等量劳动力的 追加,从而不会造成失业,反而会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就会造成相对过剩人口,带 来失业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角度分析假设某资本家不变资本c为500, 可变资本V为500,剩余价值率m,为100%,则原有生产方式为 500C+500V+500m=1500,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为500C: 500V,即是1: 1现 在由于资本积累,资本增加了 1倍,即2000,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4: 1, 即1600C: 400Vo这时,可变资本V的绝对量由500减少为400,其在总 资本中的比重由50%下降为20%,即每单位资本原来需要5个工人,而现 在只需要2个工人了,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了从资本对劳动力的供给角度分析一方面,在积累进程中形成的 追加资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较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周 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地排斥它以前所雇佣的 工人其他条件不变,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在 绝对地增加,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却相对地甚至是绝对地减少,从而劳 动者的就业机会相对减少了,即产生相对过剩人口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趋势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总趋势因为资本 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然会不断改进生产技 术,采用新的机器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映在资本 的技术构成上,表现为工人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增加了,意味着生产资料同 使用它的劳动力相比是增加了,从而资本的技术构成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就是资本的可变部分相对减少了,而不变部分相对增加了,即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此,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 资本有机构成必然是不断提高的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从而资 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或绝对地减少,劳动者就业机会减少,形成相对人 口过剩根据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分析我国 近期以来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1.中国就业的产业结构现状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分析我国1981-2010年三次产业值占 GDP比重第一产业值占GDP比重由1981年的31. 2%下降到2010年的 10. 1%,其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981 年为46. 1 %,到2010年仍保持在46.8%,长期以来保持良好发展状态 第三产值占GDP比重由1981年的22%增加到2010年的43. 1%,其比重呈 逐年上升的趋势。
从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比较分析,1981 -2010年之间,第一产业 的劳动力就业比重由1981年的68. 1%逐渐下降到2010年的36. 8%,下降 了 31. 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由1981年的18. 3%逐渐增 加到2010年的28.7%,上升了 10. 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 重由1981年的13. 6%逐渐增加到2010年的34. 6%,上升了 21个百分点 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促使产业结构劳动力新的需求,但同时也促进了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形成相对过剩 人口造成失业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的绝对值在逐年增加,从2000年 的595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908万人,失业率从2002年之后也一直保持 在4%以上 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第一产业的影响第二产业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从长期趋势分析,仍将保持第二 产业值在GDP中的重大比重,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经过一段时间也 将趋于下降通过对我国第二产业中轻重工业的比重分析,我国轻工业的 比重在2000年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38. 8%,到2010年下降到28. 6%,而 且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我国重工业比重在2000年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 60. 2%,到2010年增加到70.4%,而且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由于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第二产业逐渐改变了过去过度依赖劳动工 人的状况,更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移,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 对或绝对下降长期来看,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会造成我国第二产 业劳动力就业市场相对或绝对下降,造成相对过剩人口3.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第二产业的影响第二产业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从长期趋势分析,仍将保持第二 产业值在GDP中的重大比重通过对我国第二产业中轻重工业的比重分析, 轻工业的比重在2000年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38.8%,到2010年下降到 28.6%,而且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重工业比重在2000年占整个工业总产 值的60. 2%,到2010年增加到70. 4%,而且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第三产业的影响降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通过分析1980-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量占社 会总就业的比重,可以得出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80年的13. 1%逐渐上 升到2010年的34.6%,增加了 21. 5个百分点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得 知,第三产业增加值也从1980年的982. 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73087. 0 亿元,翻了 176倍多。
在投入方面,第三产业将为物质生产提供技术、知识和信息服务,是 第一、二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产出方面,物质生产部门的正 常开展,也必须有第三产业的协调和服务因此,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的 有效途径可见,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第一、二产业原有的劳动力必然会 相对过剩,再加上第三产业大多数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容纳较多的 劳动力,必然导致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参考文献:[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2] 李悦,产业经济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8月[3] 武丽丽,运用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分析失业问题[J],中国商界,2010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