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川教版习题九十一.pdf

14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77341335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78M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川教版习题精选九十一4第1题 【 单 选 题 】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磨制石器②打制石器 ③ 铁 制 工 具 ④ 青 铜 工 具A、① ② ③ ④B、② ① ③ ④C、② ① ④ ③D、③ ① ② ④【 答 案 】:C【 解 析 】:【 分析】选C .打制石器在山顶洞人之前普遍使用, 从河姆渡居民开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西周时期已用 青桐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战国时期普遍使用. 故选C.4第2题 【 单 选 题 】夏 、商 、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国家机构不完善B、统治者缺乏经验C、军队缺乏训练D、末代君主昏庸、残暴【 答 案 】:D【 解 析 】: 【 分忻】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夏、商、西周三朝最后的君主残暴、昏庸无道, 侬治政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最后导致灭亡.D项末代君主昏庸、残暴是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 符合题意;故答室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考查夏. 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4第3题【 单 选 题 】郭 沫 若 说 :“ 一 片 甲 骨 惊 天 下 " ,主 要 因 为 甲 骨 文 是 ()A、商代文字B、可 刻 在 龟 甲 或 兽 骨 上 的 文 字C、 目 前 我 国 发 现 最 早 的 体 系 完 整 的 文 字D、字 母 文 字 的 起 源【 答 案 】:C【 解 析 】:【 分析】根据题干中“ 一片甲骨惊天下”这一信息, 之所以甲骨文惊天下, 不是因为他是商代的文字, 或者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 而是因为它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A项商代文字不是" 一片甲骨惊天下”的主要原因, 不符合题意.B项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不是“ 一片甲骨惊天下" 的主要原因, 不符合题意.CB5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体系完整的文字是, 一片甲骨惊天下”的主要原因, 符合题意.D项字母文字的起源不是“ 一片甲骨惊天下”的主要原因,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有度, 考查甲骨文的意义.4第4题【 单 选 题 】迄 今 世 界 上 出 土 的 最 重 的 青 铜 器 一 司 母 戊 鼎 是 哪 个 朝 代 铸 造 的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 答 案 】:B【 解 析 】: 【 分析】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青铜器生产规模大, 品种多, 工艺精美. 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需要准确识记商朝司母戊鼎. 本题难度适中.4第5题【 单 选 题 】下 面 关 于 甲 骨 文 的 叙 述 正 确 的 有 ()① 商 朝 刻 写 在 龟 甲 或 兽 骨 上 的 文 字 称 为 甲 骨 文 ② 甲 骨 文 是 一 种 比 较 成 熟 的 文 字③ 甲 骨 文 内 容 是 研 究 商 朝 历 史 的 重 要 资 料 ④ 甲 骨 文 开 始 于 夏 朝 ,兴 盛 于 商 朝A、① ② ③B、② ③ ④C、① ② ③ ④D、① ② ④【 答 案 】:A【 解 析 】:【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记录占卜的文字被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 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对于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作 用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①②③正确. 甲骨文开始于商朝, 西周时期出现了铭 文 , 所以④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文字演变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适中.4第6题 【 单 选 题 】铁 器 在 农 业 和 手 工 业 生 产 上 开 始 使 用 ,是 在 ()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 答 案 】:B【 解 析 】: 【 分析】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战国时期逐渐推广. 《 管子》一书中记载, 春秋时期弁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坊产量显著提氤B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 考查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本题还需让学生理解铁农具的使用为何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铁农具具有坚硬、锋利、便于使用等自身优势, 再加上牛耕的使用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4第7题【 单 选 题 】下 列 事 物 出 现 的 先 后 顺 序 是 () ① 青 铜 器 ② 陶 器 ③ 石 器A、 ①②③B、③ ② ①C、③ ① ②D、② ① ③【 答 案 】:B【 解 析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史实的识记. 依据教材及所学知识, ①青铜器在我国原始社会晚期才出现. ②陶器在我国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制造陶器. ③石器在我国晚期智人元谋人、北京人时期就开始使用石器.故正确的》序是③②①,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主要考查学生对闻名于世的青福器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 还可以考查青铜器的概况和价值.4第8题 【 单 选 题 】甲 骨 文 是 我 国 目 前 已 知 的 最 早 文 字 ,它 的 书 写 材 料 是 ()A、龟甲和兽骨B、青铜器C、铁器D、木器【 答 案 】:A【 解 析 】:【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 清代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作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文字.A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重点掌握甲骨文. 本题难度不大.4第9题 【 单 选 题 】商 朝 灭 亡 的 原 因 是 () A、纣 王 的 残 暴B、桀的残 暴C、犬戎入侵D、奴隶起 义【 答 案 】:A【 解 析 】:【 分析】根据所学可知, 纣王是商朝的最后F君 主 , 他的统治残暴, 对夕他6争耗费国力, 修建豪华宫殿, 征收重税, 施用酷刑 ,A ®符合题意; 桀的残暴是夏朝灭亡的原因; 犬戎入侵导致西周的灭亡; 奴隶起义不是导致商朝的灭亡的原因, 而是商朝自身的原因;BCD不符合题意.故答宾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商朝灭亡的原因. 本题难度适中, 识记商朝灭亡的时间.4 第 10题 【 单选题】工程造福人类。

      使" 水旱从人” ,让当地获得了" 天府” 美誉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A、四川B、湖北C、广西D、陕西【 答 案 】:A【 解 析 】:【 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当地" " 天府" " 古代水利工程” , 分析可知题干所述的是战国时期李冰修筑的都江堰使四川地区成了 “ 天府之国".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考查学生对都江堰的识记能力.4 第 11题 【 单选题】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A、当兵立军功B、不 隐 瞒 犯 法 行 为C、合法经 商 致 富D、大 量 生 产 粮 食 和 布 帛【 答 案 】 :D 【 解析】:【 分析】商鞅变法规定, 奖励耕战,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 可以免除劳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育鞅变法.4 第 12题 【 单选题】( 2011•怀化学业考试) 将“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并由此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是()A、周武王B、大禹C、商汤D、嬴政【 答案】:B【 解析】:【 分析】选B .约公元前2070年 , 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禹死后, 启继承父位, 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公天下" 变成了 " 家天下" .4 第 13题 【 单选题】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

      下列战役发生在这期间的是()A、涿鹿之战B、阪泉之战C、牧野之战D、长平之战【 答案】:D【 解析】:【 硼】根据所学可知, 涿 中 炎 /黄 帝 霞 打 败 蚩 尤 的 战 役 ;和 黄 之 间 的 战 役 ; 牧野之战是公元前104阵周武王讨伐商纣王, 灭亡商朝的战役;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泰国和赵国之间的战役, 符合题意.ABD三项中的战役均不是发生在战国.【 点评】本色长平汤.4 第 14题 【 单选题】武王伐纣决定性的战役是( A、牧 野 之 战B、马陵之战C、阪泉之战D、涿鹿之战【 答 案 】:A【 解 析 】:【 分忻】A项公元前1046年 ,武王伐纣,在牧野大战中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 弓I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露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武王建立周朝, 定都镐, 历史上叫做西周. 故A符合题意;B项马陵之战是公元前344年孙膑在马陵歼灭魏军的著名伏击战;C项阪泉之战中炎帝失败, 归顺黄帝;D项涿鹿之战是炎黄战蚩尤的关键战役; 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 学生要掌握牧野之战的时间和结果. 本题难度适中.4第15题【 单 选 题 】在 南 非 召 开 的 第 二 十 九 届 世 界 遗 产 大 会 上 ,河 南 殷 墟 遗 址 被 列 为2006年 第 三 十 届 世 界 遗 产 大 会 上 我国 的 审 议 项 目 ,你 认 为 殷 墟 遗 址 申 报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最 主 要 是 因 为 它 向 人 们 展 现 了 我 国 古 代 哪 个 王 朝 的 社 会风 貌 ()A、夏朝B、商期C、西周D、东周【 答 案 】:B【 解 析 】 :【 分析】根据题干给出殷墟可知是商朝. 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都城才稳定下来. 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商朝盘庚迁股相关史实.4第16题 【 单 选 题 】改 革 是 推 动 历 史 发 展 的 动 力 。

      商 鞅 变 法 措 施 中 对 秦 国 封 建 制 度 的 确 立 起 决 定 性 作 用 的 是 ()A、承 认 土 地 私 有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 【 答 案 】:A【 解 析 】 :【 分析】分析题目要求, 对" 封建制度" 确立起决定作用的内容. 结合所学, 商鞅变法中规定,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了土地私有制,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是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育鞅变法的有关内容.4第 17题 【 单 选 题 】下 列 “ 战 国 七 雄 ” 中 哪 一 个 国 家 的 前 代 国 王 ,在 春 秋 时 未 曾 确 立 过 霸 主 地 位 ()A、齐国B、楚国C、燕国D、秦国【 答 案 】 :C【 解 析 】 :【 分析】 “ 战国七雄”中燕国的前代国王, 在春秋时未曾确立过霸主地位, 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奏穆公和宋褰 公 , 故选C.【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 战国七挺中除了燕国外, 还有泰国、赵国、教国、韩国、建国和齐国, 其中最北面的是燕国, 最南面的是是国, 最西面是秦国, 最东面的是齐国.赵国、魏国、韩国是由晋国分裂而来.4第 18题 【 判 断 题 】判 断 下 列 说 法 的 正 误 。

      北 京 人 在 改 造 和 适 应 自 然 的 过 程 中 ,最 大 的 成 就 是 学 会 了 人 工 取 火 A、正确B、错误啮山 顶 洞 人 是 由 血 缘 关 系 结 合 起 来 的 群 体 ,其 内 部 已 经 出 现 了 贫 富 贵 贱 的 差 别 A、正确B , 错误tit2 a 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说明他们已过着定居生活A、正确B、错误正确早期青铜器经历了由食器发展到礼器的过程,这也促进青铜文明的繁荣A、正确B、错误正确甲骨文的书写材料主要有龟甲、兽骨、竹片和陶片A、正确B、错误【 答案】:无【 解析】:【 分析】(1)[ 僚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还会保存火种; 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的山顶洞人最早懂得人工取火.(2)山顶洞人的集体生活是按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 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 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 他们居住在一起, 使用公有的工具, 共同劳动, 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3)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流域) 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粗、骨 器 , 种 植 冤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 过着定居生活, 还饲养猪狗等动物, 打猎、捕 鱼 , 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4)商朝以后, 青铜器的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木牌, 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厢严格的等级界限, 这也促进青铜文明的繁荣.(5)我国书写材料的演变顺序是: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简和丝帛、纸. 商朝的甲骨文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竹片是战国时期出现的书写材料。

      故答案为:(1)错误3)正确4)正确5)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考查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原始居民、青铜器商朝的书写材料等的相关知识.4 第19题 【 填空题】 战国时期,社会上不同 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 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 _ _ _ _ _ _【 答案】:[ 第1空]政治思想派SU【 第2空】百家争呜【 第3空】诸子百家【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呜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呜, 第二子目百家争呜中的内容: " 战国时期,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 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 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呜的局面. 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可 知 , 故填政治思想派别百家争呜诸子百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 还可以考查百家争鸣的概况、会 主 张 和 影4 第 20题 【 问答题】朝代接龙( 将下列朝代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春 秋 西 周 东 周 夏 战 国 商 。

      答案】: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 国 .【 解析】:【 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 , 离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一夏朝, 定都阳城. 约公元前1600年 , 成汤战胜夏桀, 建立商朝,定都亳. 公元前104阵, 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 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 都城镐京, 历史上称为西周.公元前770年 , 周平王迁洛,史称" 东周”.东周分为春秋( 公元前770 -公元前47阵) 和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 -公元前221年 ) .故答案为: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朝代的先后顺序.4 第 21题 【 问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一 一 《 礼记•礼运篇》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 ・ ・ ・ ・" 一一《 礼记•礼运篇》请回答:( 1)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反映在当时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2) "选贤与能” 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3)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什么?" 天下为家” 以后实行了什么新的政治制度?( 4)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案】: ( 1 )禅让制( 2 )尧舜禹⑶夏( 朝) 世袭®1( 4 )用人要发扬民主, 重视贤人; 做事要持之以恒, 应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干部; 要以天下为己任, 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 言之有理即即【 解析】:【 分析】( 1 )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的相关内容. 尧年老后, 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 后来, 舜又以同样方式传位给禹。

      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后人称之为" 禅让".所以"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反映在当时实行的是禅让制.( 2 )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的相关内容. 尧年老后, 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 后来, 舜又以同样方式传位给禹. 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后人称之为" 禅让".所以" 选贤与能" 的代表人物有尧、舜、禹.( 3 )本题考查的是夏朝建立的相关内容. 公元前2 0 7 0年 , 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 朝 , 定都阳城. 禹死后, 他的儿子后继承父位, 开始了 “ 家天下”的历史. 从此, 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4 )本题考专的是禅让制对于今天的的现实生活的借鉴意义. 开放性试题, 言之有理即可. 如用人要发扬民主, 重视贤人; 做事要持之以恒, 应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干部; 要以天下为己任, 蝴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点评】中华文明的起源传说时代的文明睹光•禅让制;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夏商西周的更迭•夏朝的建立4 第22题 【 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山东省简称鲁,也有人称之为齐鲁大地其中齐、鲁就是西周时期出现的诸侯国。

      材料二: ( 周) 平王登位之后,把国都迁到洛邑,以躲避犬戎的侵扰平王的时候,周王室衰微各诸侯以强并弱,齐国、楚国、泰国、晋国势力强大起来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齐、鲁等这些西周时期的诸侯国是通过什么制度建立起来的?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分封制; 通过分封制, 西周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 巩固了统治, 发展成为强盛的国家.周平王迁都后,周朝被称为东周,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哪儿位霸主?齐桓公、宋褰公、晋文公、奏程公和楚庄王【 答案】:【 解析】: 【 分析】 (1) 西周建立后, 为巩固统治, 实行分封制. 齐国、鲁国就是西周初年通过分封制建立的诸侯国. 通过实行分封制,西周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巩固了统治,发展成为强盛的国家.(2 )由 材 料• 1周平王登位之后, 把国都迁到洛邑, 以躲避犬戎的侵扰."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东周的建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3)春秋时期, 周王室衰微, 各诸侯国展开了争霸战争, 先后称霸的有: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奏程公和楚庄王, 史称春秋五霸. 故答案为:(1)分封制; 通过分封制 , 西周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巩固了统治, 发展成为强盛的国家. (2 )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3 )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点评】 (1) 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识点. (2 ) 本题考查的是东周发展的知识点. (3 ) 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知识点.4 第23题 【 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终,君臣斗法的结果,是管仲得到了一个社会改革的舞台,他以礼义廉耻为纲领,韬光养晦、暗藏锋芒,大力推动齐国政治、经济、军事的改革,短短几年就使齐国国富民强,彻底改变了齐国的形象,于是亮剑诸侯,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而号令天下,开一代风气之先材料二: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划时代变革・ • ・ ・ ・ ・ 商鞅的变法措施从一开始就是锋利的,从根本上打破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改变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因而,在激发起大秦百姓发愤图强的血性、推动秦国迅速走向富强的同时,也遭到以甘龙、杜挚为首的原有秩序既得利益集团的拼死反对,斗争堪称你死我活材料一中" 政治、经济、军事的改革" 具体有哪些内容?此次改革的结果怎样? ( 用原文回答)政 治 : 齐桓公打着" 尊天子, 接四夷”的旗号, 号令诸侯; 经 济 : 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 军 事 : 训 练 军 队 . ” 使齐国国富民强”.材料二中" 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商鞅变法,, 开始于哪一年?" 商鞅的变法措施" 包括哪些内容? ( 答出六点即可)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 用原文回答)公元前35阵 . 确 立 县 制 ,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 禁止私斗; 废除井田制, 允浒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堂赐土地. " 秦国迅速走向富强”.材料二中" 斗争堪称你死我活” 说明了什么?给你什么样的启示与感想?说明变法受到了守旧贵族的阻碍. 任何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都会遇到挫折, 我们要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坚持不懈, 勇于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 这样才蹑得成功.这两则材料反映了人才和改革的重要性。

      请你结合当今实际,谈一谈这两个方面对国家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是与改革分不开的,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而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也是治理国家必不可少的条件.【 答案】:【 解析】: 【 分析】( 1 )根据材料一“ 大力推动齐国政治、经济、军事的改革”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政治、经济、军事的改革”具体有 , 在政治上齐桓公打着“ 尊天子, 接四夷”的旗号, 号令诸侯; 在经济上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 军 事 : 训练军队此次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的结果“ 使齐国国富民强”2 )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商鞅变法" 开始于公元前35降 “ 商鞅的变法措施" 内容包括 : 确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 禁止私斗; 废除井田制,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尝赐土地. 变法使“ 秦国迅速走向富强”.(3 )领 材 料 二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斗争堪称你死我活”说明了商鞅变法受到了守旧贵族的阻碍。

      给我们的启示与频是 , 任何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都会遇到挫折, 我们要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坚持不懈, 勇于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 这样才 得 成 功 .( 4 )根据齐桓公任用省仲改革、商鞅变法这两则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是与改革分不开的,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而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也是治理国家必不可少的条件.【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 学生要对比识记两次改革的目的、内容和作用.4第24题 【 材 料 分 析 题 】阅 读 下 列 材 料 , 回 答 问 题 材 料 一 :孔 子 对 管 仲 的 评 价 :"管 仲 相 桓 公 ,霸 诸 侯 ,一 匡 天 下 , 民 到 于 今 受 其 赐 ” 材 料 二 : 据《 史 记 ? 商 君 列 传 》记 载 ,商 鞅 合 并 小 都 、小 乡 、 小 邑 、小 聚 为 县 ,设 置 县 令 、县 丞 ,共三 十 一 个 县 , 由 国 君 直 接 委 派 官 员 治 理 ;努 力 从 事 农 业 生 产 ,耕 耘 纺 织 送 交 粮 食 布 帛 多 者 ,免 除 本 人 徭役 ・ ・ ・ ・ ・ ・ 变 法 五 年 后 , 国 家 富 强 起 来 。

      材 料 一 反 映 出 管 仲 改 革 的 主 要 作 用 是 什 么 ?为7sFS公称霸联基础材 料 二 反 映 的 是 什 么 历 史 事 件 ?反 映 了 怎 样 的 变 法 内 容 ?育鞅变法; 建立县制、奖励耕织(或奖励生产) .公 元 前350年 ,秦 国 平 民 张 三 , 因 斩 一 敌 国 甲 士 ,获 爵 一 级 , 田 一 倾 ,宅 九 亩 张 三 是 因 为 哪 一 项 改革 措 施 而 获 田 产 的 ?以 上 改 革 措 施 ,取 得 了 怎 样 的 成 效 ?使奏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答 案 】:【 解 析 】: 【 分析】(1 )通过所学知识, 我们知道: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 积极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 同时改革军制, 组建强大的军队,以 “ 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51界通过改革, 齐国国富兵强,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结合材料一中的“ 霸 诸 侯 ,一匡天下“ , 可见管仲改革为齐桓公称霸奠定基础2 )公元前35阵,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有: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 建 立 县 制 . 材 料 二 中 的 “ 商鞅合并4部 、小乡、小邑、小聚为县, 设置县令、县 丞 , 共三J一 ^县 ,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反映的内容是建立县制. 材料二中的“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 者 , 免除本人徭役’反映的内容是奖励生产.(3 )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奖励军功, 根据军功大〃腰予爵位和田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 秦国平民张三, 因斩一敌国甲士, 获爵一级, 田 一 倾 , 宅 九 亩 就 是 因 为 立 了 军 功 而 获 田 产 的 4 )战国时期, 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 发展封建经济, 在各国进行变法公元前35阵,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由于商鞅变法,使得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得到加强, 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国,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点评】( 1 )本题考查的是齐桓公称霸的相关知识.( 2 )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及内容的准确识记.( 3 )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 4 )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影响的准确识记4 第25题 【 列举题】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有关,请你写出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成语 答案】: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问鼎中原、纸上谈兵、朝奏暮是、老马识途等等【 解析】:【 分析】城濮之战时,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 战 前 ,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 " 退避三舍” , 驻 军 城 濮 ,巧妙地避开了是军锋芒, 诱敌深 入 , 大败楚军卧薪尝胆反映的是两千多年前, 越王勾践励精图治, 最终雪耻灭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F S主。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 表 九 州 , 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 为得天下者所据有春秋时建庄王北伐, 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 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自长平之战战国时赵国名桁赵著之子赵括, 年轻时学兵法, 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 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 结果被秦军大败. 朝秦暮至这个成语反映的是战国时期, 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 经常作战. 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 时而倾向奏, 时而倾向楚. 现常用来比喻人反复无常. 老马识途成语出自《 朝 野•说林上》 : 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 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 迷 路 了 , 放出老马, 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 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 熟悉 情 况 , 能起引导作用. 故答案为: 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问鼎中原、纸上谈兵、朝奏暮楚、老马识途等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