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管理第八章营运资金管理2ppt课件.ppt
77页第八章 营运资金管理 第一节第一节 营运资金的含义营运资金的含义营营运运资资金金也也称称营营运运资资本本、、循循环环资资本本,,是是指指一一个个企企业业维维持持日日常常经经营营所所需需的的资资金金营营运运资资金金有有广广义义和和狭狭义义之之分分,,广广义义的的营营运运资资金金又又称称毛毛营营运运资资金金,,是是指指一一个个企企业业流流动动资资产产的的总总额额;;狭狭义义的的营营运运资资金金又又称称净净营营运运资资金金,,是是指指流流动动资资产产减减去去流流动动负负债债后后的的差差额额通通常常我我们们所所提提到到的的营营运运资资金金主主要要是是指指狭狭义义的的营营运运资资金l第二节第二节 现金管理现金管理l 生产经营中停留在企业的现金主要包括生产经营中停留在企业的现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所谓现金也就是立即作为支付手段,投等,所谓现金也就是立即作为支付手段,投入流通的交换媒介,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入流通的交换媒介,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项目强的项目l 一、现金管理的动机及目标策略 一、现金管理的动机及目标策略l1、持有现金的动机1、持有现金的动机l⑴⑴交易动机。
为满足企业日常现金支付的需交易动机为满足企业日常现金支付的需要,必须持有一定数额的货币资金要,必须持有一定数额的货币资金 l⑵⑵预防动机企业为应付危急情况而保持预防动机企业为应付危急情况而保持的资金量的资金量l⑶⑶投机动机可称为投机性需求,是投资投机动机可称为投机性需求,是投资者为了把握潜在的投资获利机会所需的资者为了把握潜在的投资获利机会所需的资金量l2、现金管理的目标策略2、现金管理的目标策略l现金管理的目标就是要进行收益性与风险现金管理的目标就是要进行收益性与风险性的抉择,即确定资产流动性与营利性的性的抉择,即确定资产流动性与营利性的最优组合最优组合 l现金管理的主要策略如下:现金管理的主要策略如下:l⑴⑴编制现金预算,对未来的现金收支进行编制现金预算,对未来的现金收支进行预先的规划;预先的规划;l⑵⑵确定适当的现金余额,即进行现金与短确定适当的现金余额,即进行现金与短期有价证券持有比例的决策;期有价证券持有比例的决策;l⑶⑶加强现金日常管理,努力提高现金管理加强现金日常管理,努力提高现金管理的效率l二、现金的成本二、现金的成本l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l㈠持有成本。
是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㈠持有成本是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及丧失再投资收益的管理费及丧失再投资收益 l㈡转换成本是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㈡转换成本是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即现金同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即现金同有价证券之间相互转换的成本有价证券之间相互转换的成本l㈢短缺成本短缺成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成本:㈢短缺成本短缺成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成本: ((1〕丧失购买能力的成本〕丧失购买能力的成本 ((2〕信用损失和失去〕信用损失和失去折扣优惠的成本折扣优惠的成本 ((3〕丧失偿债能力的成本现〕丧失偿债能力的成本现金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即现金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即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 三、现金持有量的确定三、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所谓最佳现金持有量,是指在保证现金所谓最佳现金持有量,是指在保证现金对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使现金持有对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使现金持有总成本最低的现金余额,最佳现金持有总成本最低的现金余额,最佳现金持有量可采用以下模型。
量可采用以下模型一〕成本分析模式(一〕成本分析模式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l现金持有成本包括三个方面的成本,即:现金持有成本包括三个方面的成本,即:l1、投资成本所谓投资成本是指现金投资的机1、投资成本所谓投资成本是指现金投资的机会成本 l2、管理成本所谓管理成本是指企业由于持有2、管理成本所谓管理成本是指企业由于持有现金而发生的管理性费用现金而发生的管理性费用,具有固定成本的属性具有固定成本的属性l3、短缺成本现金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呈反3、短缺成本现金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呈反向变动关系向变动关系l4、总成本线由于各项成本同现金持有量的变4、总成本线由于各项成本同现金持有量的变动关系不同,使得总成本曲线呈抛物线形,抛物动关系不同,使得总成本曲线呈抛物线形,抛物线的最低点,该点对应的现金持有量便是最佳现线的最低点,该点对应的现金持有量便是最佳现金持有量,此时总成本最低金持有量,此时总成本最低l运用成本分析模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步运用成本分析模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步骤:骤:l1、根据不同现金持有量方案测算并确定有、根据不同现金持有量方案测算并确定有关成本数据;关成本数据;l2、按照不同现金持有量及其有关成本资料、按照不同现金持有量及其有关成本资料编制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编制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l3、在测算表中找出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在测算表中找出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即最佳现金持有量。
有量,即最佳现金持有量(二〕存货模式(二〕存货模式根据存货管理中经济批量模型的基本原理确定根据存货管理中经济批量模型的基本原理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利用存货模式计算现金最最佳现金持有量利用存货模式计算现金最佳持有量时,对短缺成本和管理费用不予考佳持有量时,对短缺成本和管理费用不予考虑,只对机会成本和固定性转换成本予以考虑,只对机会成本和固定性转换成本予以考虑现金持有量与机会成本、转换成本之间存在以现金持有量与机会成本、转换成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下关系:现金持有量越大,现金机会成本就越高,转换现金持有量越大,现金机会成本就越高,转换成本则越低;成本则越低;现金持有量越小,现金机会成本就越低,转换现金持有量越小,现金机会成本就越低,转换成本则越高;成本则越高;l设设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为每次转换有价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证券的固定成本;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每次证券为最佳现金持有量〔每次证券变现的数量),变现的数量),K为短期有价证券利息率;为短期有价证券利息率;Tc为现为现金管理总成本那么:金管理总成本那么:l 现金管理总成本现金管理总成本 = 持有机会成本持有机会成本 + 固定性转换成固定性转换成本本l 即:即:TC = ((Q/2))× K + ((T/Q))× Fl 其中: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其中: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 ((Q/2))× K 固定性转换成本=(固定性转换成本=(T/Q))× Fl l由于最佳现金持有量由于最佳现金持有量Q就是现金管理相就是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也是关总成本,也是Tc 最低时的持有量,最低时的持有量,根据函数求极小值的方法,对根据函数求极小值的方法,对Q求导,求导,得出:得出:l将以上公式代入将以上公式代入 l TC = ((Q/2))× K + ((T/Q))× Fl l式中得到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式中得到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现金管理总成本与持有机会成本、转换成本现金管理总成本与持有机会成本、转换成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总成本总成本持有现金机会成本持有现金机会成本转换成本转换成本现金持有量现金持有量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佳现金持有量本钱本钱l例:某企业预计全年需要现金100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200元,有价证券的利息率为10%,全年按360天计算,那么:l三、现金收支预算三、现金收支预算l 现金收支预算的目的就在于进行有效和准确的现金收支预算的目的就在于进行有效和准确的现金需求测算,尽量做到现金收支的相互匹配与现金需求测算,尽量做到现金收支的相互匹配与均衡,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
现金收支预算由四均衡,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现金收支预算由四个部分组成: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溢余或个部分组成: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溢余或不足、资金的筹措和使用不足、资金的筹措和使用l 现金预算的制定分为四大步骤:现金预算的制定分为四大步骤:l 销售预测;估计现金流入量;估计现金流出销售预测;估计现金流入量;估计现金流出量;估计月未现金和贷款余额预算必须依赖于量;估计月未现金和贷款余额预算必须依赖于销售预测的准确性销售预测的准确性l现金收入=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期初现金余额+预算期现金流入〔销售预算期现金流入〔销售收入)收入)l编制预算时,结合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进行预计编制预算时,结合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进行预计l销售收入的现金收入,根据预测的销售收入拟定:销售收入的现金收入,根据预测的销售收入拟定:l现金支出=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现金支出=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所得税〔其他各项所得税〔其他各项税收)税收)+购置设备购置设备+支付股利支付股利+经营性支出经营性支出l现金溢余=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溢余=现金收入-现金支出 (为正值)(为正值)l现金不足=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不足=现金收入-现金支出 (为负值)(为负值)l第三节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管理l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对外赊销产品、资料、应收账款是企业因对外赊销产品、资料、供应劳务等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单位收供应劳务等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供货商提供给其下游客户的取的款项,是供货商提供给其下游客户的商业信用。
应收账款主要功能是促进销售商业信用应收账款主要功能是促进销售和减少存货和减少存货l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l1、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l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主要有两种:l第一:商业竞争第一:商业竞争l第二: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第二: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2、应收账款的目标、应收账款的目标 既然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是扩大销既然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是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那么其管理目标就是采取售,增强竞争力,那么其管理目标就是采取各种有效的信用政策,扩大销售量,增强企各种有效的信用政策,扩大销售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获取利润在应收账款信用业市场竞争力,获取利润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的成本之间做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二、应收账款的成本(一〕持有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指资金投放于应收账款而失去的其他投资收入其公式及步骤为:1、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日历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亦即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2、计算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计算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周转应收账款周转率率=年赊销收入净额=年赊销收入净额÷360 × 平均收款天数平均收款天数=平均每日赊销额=平均每日赊销额×平均收款天数平均收款天数3、计算应收账款机会成本、计算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维持赊销业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务所需资金) ×资本成本率资本成本率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应收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变动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年赊销收入净额年赊销收入净额×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l例:某企业预测的年度赊销额为例:某企业预测的年度赊销额为300000元,应收元,应收账款平均收款天数为账款平均收款天数为60天,变动成本率为天,变动成本率为60%,资%,资金成本率为金成本率为10%,则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计算如下:%,则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计算如下:l解:应收账款周转率=解:应收账款周转率=360 ÷60==6〔次)〔次)l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00000 ÷6==50000〔元)〔元)l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 50000 ×60%=%=30000〔〔元)元)l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机会成本=30000 ×10%=%=3000〔元)〔元)(二〕管理成本 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指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耗费的开支。
三〕坏账成本 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 应收账款不能收回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三、信用政策的确定 信用政策又称为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是指企业为对应收账款投资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与行为规范,它是企业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内容一〕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 信用标准的变化会引起销售量、应收账款总额、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坏账成本的变化,因此制定信用标准时必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考虑不同信用标准对收益成本的影响l1、信用标准的定性分析、信用标准的定性分析l企业在制定信用标准时,首先应进行定性分企业在制定信用标准时,首先应进行定性分析分析中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析分析中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l第一、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第一、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l第二、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第二、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l第三、客户的资信程度第三、客户的资信程度⑴.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主要采用“五C〞系统评估法 所谓“五C〞系统,是评估顾客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即:品质〔Character〕才干〔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和条件〔Conditions)。
l①①品质即客户的信誉,也就是客户自觉履行品质即客户的信誉,也就是客户自觉履行其偿债义务的可能性这是其偿债义务的可能性这是5C分析最为主要分析最为主要的因素l②②才干指客户的偿债能力指客户的偿债能力l③③资资 本是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是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l④④抵押品是指客户可提供作为信用担保的资抵押品是指客户可提供作为信用担保的资 产数量与质量产数量与质量l⑤⑤条件是指可能影响客户履行偿债义务的经条件是指可能影响客户履行偿债义务的经济环境l⑵⑵信用信用5C分析基础资料索取途径,通常可分析基础资料索取途径,通常可通过六条途径获得:通过六条途径获得:l①①过往信用记录,若为新客户,可要求其过往信用记录,若为新客户,可要求其提供前三年经过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提供前三年经过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l②②客户与其他债权人交往的信用资料情况;客户与其他债权人交往的信用资料情况;l③③企业间的证明,即由当地或同行其他有企业间的证明,即由当地或同行其他有声望的客户或当地行业协会出具客户信用声望的客户或当地行业协会出具客户信用品质证明;品质证明;l④④客户开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客户开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l⑤⑤信贷报告机构所提供的客户信用品质及其信贷报告机构所提供的客户信用品质及其信用等级的资料;信用等级的资料;l⑥⑥客户财务报表。
客户财务报表l2、信用标准的定量分析、信用标准的定量分析l((1〕设定信用等级的评价标准即根据客〕设定信用等级的评价标准即根据客户信用资料的调查分析,选取一组具有代表户信用资料的调查分析,选取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能够说明付款能力和财务状况的若干比性的能够说明付款能力和财务状况的若干比率,作为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给出不同信用率,作为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给出不同信用状况的指标标准值及其对应的拒付风险系数状况的指标标准值及其对应的拒付风险系数((2〕根据特定客户的财务数据,计算选定指标〕根据特定客户的财务数据,计算选定指标的指标值,并与本企业制定的标准值相比较,的指标值,并与本企业制定的标准值相比较,然后确定各指标相对应的拒付风险系数,最然后确定各指标相对应的拒付风险系数,最后计算总的拒付风险系数后计算总的拒付风险系数 ((3〕进行风险排队,确定各有关客户的信用〕进行风险排队,确定各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l 信用等级评价标准表指标比率范围比率范围拒付风险系数%拒付风险系数%流动比率流动比率≧≧2.1 1.5--2.1≦≦1.50510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14 9--14≦≦902.55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赊购付款履约情赊购付款履约情况况及时及时拖欠拖欠020l例:某客户的各项指标值及累计风险系数表例:某客户的各项指标值及累计风险系数表 指指 标标指标值指标值拒付风险系数%拒付风险系数%流动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现金比率产权比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保障倍数已获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赊购付款履约情况赊购付款履约情况累计拒付风险系数累计拒付风险系数2.51.10.31.72.5145次次30%%及时及时00502.502.50010(二〕信用条件(二〕信用条件 信用标准是企业评价客户信用等级,决定信用标准是企业评价客户信用等级,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
一旦给予客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一旦给予客户准入,就必须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主户准入,就必须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主要包括:要包括: 1.信用期限信用期限 2.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l3、信用条件的决策l 实务中常常需要对信用管理政策中的某些规定进行修改和调整,并对改变条件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认真地评价,进而选择出更适合于变化后生产经营环境的信用条件l例:某公司预测的年度赊销收入为3000万元,信用条件为“n/30”,变动成本率为70%,资金成本率为12%,该公司为扩大销售,拟定了两个信用条件备选方案:l甲方案:将信用条件放宽为“n/60”,预计坏账损失率为3%,收账费用70.20万元l乙方案:将信用条件改为“2/10,1/20, n/60〞估计l约有约有6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2%的现金折扣,的现金折扣,15%的客户会利用的客户会利用1%的现金折的现金折扣,坏账损失率为扣,坏账损失率为2%,收账费用为,收账费用为58.78万万元l以上两方案均使销售收入增长以上两方案均使销售收入增长10%,要求就,要求就选用哪种方案作出决策。
选用哪种方案作出决策l根据上述资料可计算如下指标:根据上述资料可计算如下指标:l甲方案:甲方案:l年赊销额=年赊销额=3000×((1+10%)=)=3300〔万元)〔万元)l变动成本=变动成本=3300 ×70%==2310〔万元)〔万元)l信用成本前的收益=信用成本前的收益=3300--2310==990〔万元)〔万元)l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300÷360/60==550〔万元)〔万元)l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550 ×70% ×12%==46.2〔〔万元)万元)l坏账损失=坏账损失=3300 ×3%==99 (万元)(万元)l信用成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信用成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坏账损失+收账费收账费用用l== 46.2+ 99+70.2==215.4〔万元)〔万元)l则甲方案信用成本后的收益=信用成本前收益-信则甲方案信用成本后的收益=信用成本前收益-信用成本=用成本=990--215.4==774.6〔万元)〔万元)l乙方案:乙方案:l年赊销额=年赊销额=3000 ×((1+10%)=)=3300 (万元)(万元)l现金折扣=(现金折扣=(60% × 2%+15% × 1%)) × 3300==44.55〔万元)〔万元)l年赊销净额=年赊销净额=3300--44.55==3255.45〔万元)〔万元)l变动成本=变动成本=3300 ×70%==2310〔万元)〔万元)l信用成本前的收益=信用成本前的收益=3255.45--2310==945.45 (万元)(万元)l平均收账期=平均收账期=10 ×60%+20 ×15%+60 ×((1--60%--15%)=)=24〔天)〔天)l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300÷360/24==220 (万元)(万元)l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220 ×70%×12%==18.48〔〔万元)万元)l坏账损失=坏账损失=3300 ×2%==66 (万元)(万元)l信用成本=信用成本= 18.48 +66+58.78==143.26 (万元)(万元)l则乙方案信用成本后的收益=则乙方案信用成本后的收益= 945.45 -- 143.26 ==802.19 (万元)(万元)l通过以上计算可能看出,乙方案的信用成本后收通过以上计算可能看出,乙方案的信用成本后收益为益为802.19 万元,大于甲方案的信用成本后收益万元,大于甲方案的信用成本后收益774.6万元,因此应选择乙方案。
万元,因此应选择乙方案(三〕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是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 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时,必须考虑三个问题:其一、客户是否会拖欠或拒付账款;其二、怎样最大限度地防止客户拖欠账款;其三、一旦账款遭到拖欠甚至拒付,企业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对于第一、第二两个问题主要可依靠信用调查和严格的信用审批制度进行控制;而第三个问题则必须通过制定完善收账方针,采取有效的收账措施予以解决l当账款为客户所拖欠或拒付时,企业的收账步骤为:当账款为客户所拖欠或拒付时,企业的收账步骤为:l1、首先检查现有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首先检查现有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在纰漏;l2、重新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进行调查、评价,、重新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进行调查、评价,对于信用品质低劣的客户应当从企业信用名单中剔对于信用品质低劣的客户应当从企业信用名单中剔除;除;l3、对客户所拖欠的款项,可通过信函、电讯甚至、对客户所拖欠的款项,可通过信函、电讯甚至派员的方式进行催收;派员的方式进行催收;l4、当采取了以上措施均无效时,可以通过法院裁、当采取了以上措施均无效时,可以通过法院裁决。
决l一般而言,收账费用支出越多,坏账损失越少,但一般而言,收账费用支出越多,坏账损失越少,但他们之间并不一定存性关系在制定收账政策他们之间并不一定存性关系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权衡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时,应权衡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得与失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得与失l某公司为加强收账力度,拟对原收账政策进某公司为加强收账力度,拟对原收账政策进行改变,原收账政策现拟改变的收账政策有行改变,原收账政策现拟改变的收账政策有关资料如下:关资料如下:l 收账政策备选方案资料收账政策备选方案资料 项项 目目 现行收账政策现行收账政策拟改变的收账政策拟改变的收账政策年收账费用(万元)年收账费用(万元)22.5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4530坏账损失率坏账损失率4%3%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70%70%l假设该公司当年销售额为假设该公司当年销售额为240万元〔全部赊销),不计收账政策对销售万元〔全部赊销),不计收账政策对销售收入的影响,该公司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率为收入的影响,该公司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率为10%。
l 收账政策分析评价表收账政策分析评价表 单位:万元单位:万元项目项目现行收账政策现行收账政策拟改变收账政策拟改变收账政策年赊销额年赊销额24024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360/45==8360/30==12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240/8==30240/12==20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占用资金30×70%=%=2120×70%=%=14收账成本收账成本应收帐款机会成本应收帐款机会成本21×10%=%=2.114×10%=%=1.4坏账损失坏账损失240×4%=%=9.6240×3%=%=7.2年收账费用年收账费用22.5收账总成本收账总成本13.711.1(一〕应收账款的跟踪分析(一〕应收账款的跟踪分析(二〕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二〕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三〕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三〕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 第四节 存货管理一、存货管理的目标 存货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尽力在各种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做出权衡,在充分发挥存货的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二、储备存货的有关成本(一〕进货成本〔取得成本)主要由存货的进价成本、进货费用及采购税金〔如进项税额〕三方面成本构成l1、购置成本、购置成本l购置成本是指存货本身的价值年需要量用购置成本是指存货本身的价值年需要量用D表示,单价用表示,单价用U表示,购置成本即为:表示,购置成本即为:DUl2、订货成本是指取得订单的成本,如办公费、、订货成本是指取得订单的成本,如办公费、差旅费、邮资、电报费等开支订货成差旅费、邮资、电报费等开支订货成本中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无关,称为订货的固本中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无关,称为订货的固定成本,用定成本,用F表示,另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有表示,另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有关,,称为订货变动成本,每次订货的变动关,,称为订货变动成本,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用成本用K表示;订货次数等于存货年需要量表示;订货次数等于存货年需要量D与每次进货量与每次进货量Q 之商l订货成本=订货成本=F1++D/Q Kl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l=订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置成本lTCA=F1+D/Q K+DU(二)(二) 储存成本储存成本企业为持有存货而发生的费用即为存货的储存成企业为持有存货而发生的费用即为存货的储存成本。
主要包括:存货资金占用费〔利息成本、机本主要包括:存货资金占用费〔利息成本、机会成本)会成本)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变动成本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变动成本(三)(三) 缺货成本缺货成本 指存货不能满足生产和销售需要时发生的损失指存货不能满足生产和销售需要时发生的损失.三、存货经济进货批量模型三、存货经济进货批量模型 (存货决策)(存货决策)(一一)存货经济进货批量含义存货经济进货批量含义存货经济批量也就是经济进货批量,指能够存货经济批量也就是经济进货批量,指能够使一定时期存货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进使一定时期存货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进货数量l(二〕存货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二〕存货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l1、不允许缺货且无商业折扣情况下的经济进货批、不允许缺货且无商业折扣情况下的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量的确定l运用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时要以下列假设为前运用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时要以下列假设为前提:提:l①①企业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予以企业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予以预测;预测;l②②存货的耗用或者销售比较均衡;存货的耗用或者销售比较均衡;l③③存货价格稳定,而且不存在数量折扣;存货价格稳定,而且不存在数量折扣;l④④进货日期完全由企业自行决定,并且每当存货进货日期完全由企业自行决定,并且每当存货量降为零时,下一批存货均马上一次到位;量降为零时,下一批存货均马上一次到位;l⑤⑤仓储条件及所需现金不受限制;仓储条件及所需现金不受限制;l⑥⑥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l⑦⑦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所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所需的存货而影响其他方面。
需的存货而影响其他方面l在满足以上假设前提下,存货的进价成本和在满足以上假设前提下,存货的进价成本和短缺成本都不是决策的相关成本,此时与存短缺成本都不是决策的相关成本,此时与存货订购批量、批次直接相关的就只有进货费货订购批量、批次直接相关的就只有进货费用和储存成本两项用和储存成本两项那么:存货相关总成本那么:存货相关总成本 = 相关进货费用相关进货费用 + 相关存储成相关存储成本本 当相关进货费用与相关储存成本相等时,存货相关总当相关进货费用与相关储存成本相等时,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此时的进货批量就是经济进货批量成本最低,此时的进货批量就是经济进货批量假设:假设:Q为经济进货批量;为经济进货批量;D为某种存货年度计划进货为某种存货年度计划进货总量;总量;K为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平均每次进货费用;KC为单位存货年度单为单位存货年度单位储存成本;位储存成本;U为进货单价:为进货单价: 其计算公式为:其计算公式为:l2、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式、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式l这一经济进货批量模式是不允许缺货但有这一经济进货批量模式是不允许缺货但有商业折扣情况下的经济进货批量。
其内涵商业折扣情况下的经济进货批量其内涵是购买越多,所获得的价格优惠越大对是购买越多,所获得的价格优惠越大对于进货企业而言,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除于进货企业而言,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除了考虑进货费用与储存成本外,还应考虑了考虑进货费用与储存成本外,还应考虑存货的进价成本,因为此时的存货进价成存货的进价成本,因为此时的存货进价成本已经与进货数量的大小有了直接的联系,本已经与进货数量的大小有了直接的联系,属决策的相关成本属决策的相关成本l存在数量折扣的存货相关总成本计算公式存在数量折扣的存货相关总成本计算公式如下:如下:l存货相关总成本=进价成本+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存货相关总成本=进价成本+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存储成本存储成本l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具体确定步骤如下: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具体确定步骤如下:l第一步:按照基本经济进货批量模式确定经济进货第一步:按照基本经济进货批量模式确定经济进货批量;批量;l 第二步:计算按照经济进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第二步:计算按照经济进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关总成本;l 第三步:计算按照给予数量折扣的不同批量进货第三步:计算按照给予数量折扣的不同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l 第四步:比较不同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第四步:比较不同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存货相关总成本对应的进货批量就是实行数量最低存货相关总成本对应的进货批量就是实行数量折扣的最佳经济进货批量折扣的最佳经济进货批量l例:达利公司甲材料的年需要量为例:达利公司甲材料的年需要量为8000千千克,每千克标准进价为克,每千克标准进价为15元销售企业规定:元销售企业规定:客户每批购买量不足客户每批购买量不足1000千克的,按照标千克的,按照标准价格计算;每批购买量准价格计算;每批购买量1000千克以上,千克以上,2000千克以下的,价格优惠千克以下的,价格优惠2%;每批购买%;每批购买量量2000千克以上的,价格优惠千克以上的,价格优惠3%已知每%已知每批变动订货成本为批变动订货成本为50元,单位材料的年储存元,单位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成本为5元,计算经济进货批量元,计算经济进货批量l解:在没有商业折扣〔即进货批量解:在没有商业折扣〔即进货批量1000千千克以下〕时的经济进货批量和相关存货成本克以下〕时的经济进货批量和相关存货成本总额分别为:总额分别为:l进货批量在进货批量在1000千克-千克-2019千克之间,可以享受千克之间,可以享受2%的价格优惠。
在此范围内,进价成本总额是%的价格优惠在此范围内,进价成本总额是相同的,逐项计算可发现,越是接近价格优惠的相同的,逐项计算可发现,越是接近价格优惠的进货批量,成本总额就越低,这是一个规律所进货批量,成本总额就越低,这是一个规律所以在享受以在享受2%的价格优惠批量范围内,成本总额%的价格优惠批量范围内,成本总额最低批量是最低批量是1000千克,存货成本总额为千克,存货成本总额为l存货成本总额=存货成本总额=l同理:在享受同理:在享受3%价格优惠的进货批量〔即进货%价格优惠的进货批量〔即进货2000千克以上〕范围内,成本总额最低批量的进千克以上〕范围内,成本总额最低批量的进货批量为货批量为2000千克,存货成本总额为=千克,存货成本总额为=l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在各种价格条件下的批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在各种价格条件下的批量范围内,成本总额最低的进货批量为量范围内,成本总额最低的进货批量为1000千克当然这一结论是建立在基本经千克当然这一结论是建立在基本经济进货模式其他各种假设条件均能具备的前济进货模式其他各种假设条件均能具备的前提之上的提之上的l3、允许缺货情况下的经济进货模式、允许缺货情况下的经济进货模式l允许缺货情况下,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允许缺货情况下,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不仅要考虑进货费用与储存费用,而且定,不仅要考虑进货费用与储存费用,而且还必须对可能的缺货成本加以考虑,即能够还必须对可能的缺货成本加以考虑,即能够使三项成本总和最低的批量才是经济进货批使三项成本总和最低的批量才是经济进货批量。
量l设平均缺货量为设平均缺货量为S,单位缺货成本为,单位缺货成本为KU,其,其他符号同上他符号同上l允许缺货情况下经济进货批量及每次缺货量允许缺货情况下经济进货批量及每次缺货量的计算公式为:的计算公式为:l四、存货的日常控制四、存货的日常控制l1、、ABC控制法控制法l存货存货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货管理方法 l总体存货划分标准:总体存货划分标准:lA类存货的标准:存货金额很大,占整个存货金额类存货的标准:存货金额很大,占整个存货金额的的60%-%-80%,存货的品种数量很少占整个存货%,存货的品种数量很少占整个存货的的5%-%-20%lB类存货的标准:存货金额较大,占整个存货金额类存货的标准:存货金额较大,占整个存货金额的的15%-%-30%,存货的品种数量较多,占整个存%,存货的品种数量较多,占整个存货的货的20%-%-30%lC类存货的标准:存货金额较小,占整个存类存货的标准:存货金额较小,占整个存货金额的货金额的5%-%-15%,存货的品种数量繁多,%,存货的品种数量繁多,占整个存货金额的占整个存货金额的60%-%-70%。
%l 一般而言:一般而言:A、、B、、C三类存货金额比重三类存货金额比重大致为大致为A::B::C==0.7::0.2::0.1而品种数而品种数量比重大致为量比重大致为A::B::C== 0.1:: 0.2:: 0.7l 存货存货ABC分类方法及步骤如下:分类方法及步骤如下:l ①①列示企业全部存货明细表,计算每一列示企业全部存货明细表,计算每一种存货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一年〕资金种存货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一年〕资金占用额l ②②计算每种存货资金占用额占全部存计算每种存货资金占用额占全部存货金额的百分比货金额的百分比l③③按照金额标志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累加金按照金额标志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累加金额百分比额百分比l④④当金额百分比累加到当金额百分比累加到70%-%-75%左右时,%左右时,以上存货视为以上存货视为A 类存货,百分比介于类存货,百分比介于70%-%-90%之间的存货作为%之间的存货作为B类存货,其余则为类存货,其余则为C类存货l2、存货储存期控制法、存货储存期控制法l根据存货有关费用与存货储存时间的依存关系,根据存货有关费用与存货储存时间的依存关系,通过控制存货储存时间,加速存货周转,实现存通过控制存货储存时间,加速存货周转,实现存货管理目标的一种控制方法。
按其储存时间关系货管理目标的一种控制方法按其储存时间关系可以分为固定储存费与变动储存费两大类可以分为固定储存费与变动储存费两大类l可以将本量利的平衡关系式调整为:可以将本量利的平衡关系式调整为:l利润=毛利-销售税金及附加-固定储存费-变利润=毛利-销售税金及附加-固定储存费-变动储存费动储存费l =毛利-销售税金及附加-固定储存费-每=毛利-销售税金及附加-固定储存费-每日变动储存费日变动储存费×储存天数储存天数l l1、批进批出情况下的存货控制模式、批进批出情况下的存货控制模式l在批进批出情况下,可以通过保本、保利储存期在批进批出情况下,可以通过保本、保利储存期对存货的损益情况进行分析有关保本储存期、对存货的损益情况进行分析有关保本储存期、保利储存期的计算公式由以上调整后的本量利平保利储存期的计算公式由以上调整后的本量利平衡关系式推导求得:衡关系式推导求得:存货保本储存天数 =存货保利储存天数 = l其中:每日变动储存费=购进批量其中:每日变动储存费=购进批量×购进单购进单价价×日变动储存费率日变动储存费率l例:某公司以例:某公司以110元元/件的价格购进件的价格购进150件甲件甲商品,又以商品,又以140元元/件的价格出售该批商品,件的价格出售该批商品,销售该批商品的固定性费用为销售该批商品的固定性费用为3000元,若货元,若货款均来自银行贷款,年利率为款均来自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2%,该批存%,该批存货的月保管费用率为货的月保管费用率为0.2%,销售税金及附%,销售税金及附加加576元,要求:元,要求:l⑴⑴计算该批存货的保本储存天数;计算该批存货的保本储存天数;l⑵⑵若该公司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为若该公司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为5%,试计%,试计算该批存货的保利储存天数;算该批存货的保利储存天数;l⑶⑶若该批存货亏损若该批存货亏损495元,计算该产品实际储存天元,计算该产品实际储存天数。
数l解:解:⑴⑴每日变动储存费=购进批量每日变动储存费=购进批量×购进单价购进单价×日日变动储存费率变动储存费率l==150×110×((12%%/360++0.2%%/30)=)=6.59〔元)〔元)l保本储存天数=(毛利-销售税金及附加-固定保本储存天数=(毛利-销售税金及附加-固定储存费)储存费)/每日变动储存费每日变动储存费l=[(=[(140--110))×150--576--3000]]/6.59==140〔天)〔天)l⑵⑵目标利润=投资额目标利润=投资额×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率l==150×110×5%=%=825〔元)〔元)l2、批进零售情况下的存货控制模式l实务中将普遍存在大批量购进存货而小批量售出或批进零售的情况,为此有必要计算批进零售情况下的存货控制模式l例:某企业购进甲型存货2000件,购进单价为1000元〔不含增值税),该款项均来自银行贷款,月利率12‰,企业月存货保管费用13500元,存货购销的固定储存费200000元,据市场调研反馈信息表明,该存货日均销量约12件,需167天左右时间方能全部售出,单位售价〔不含增值税〕1250元销售税金及附加125000元。
l每日变动储存费=购进批量每日变动储存费=购进批量×购进单价购进单价×每日每日利率+每日保管费用利率+每日保管费用l==2000×1000×12‰/30++13500/30==1250〔元)〔元)l甲存货的平均保本储存天数甲存货的平均保本储存天数l=(毛利-销售税金及附加-固定储存费)=(毛利-销售税金及附加-固定储存费)/每日变动储存费每日变动储存费l=[(=[(1250--1000))×2000--125000--2000000]]/1250==140〔天)〔天)l甲存货平均实际储存天数=甲存货平均实际储存天数=1/2×(购进批量(购进批量/日均销量+日均销量+1))l==1/2×(实际零散售完天数+(实际零散售完天数+1))l==1/2×((167++1)=)=84〔天)〔天)l经销甲存货预计可获利:经销甲存货预计可获利:l=该批存货每日变动储存费=该批存货每日变动储存费×(平均保本储(平均保本储存天数-平均实际储存天数)存天数-平均实际储存天数)l==1250×((140--84)=)=70000〔元)〔元)l通过以上例题可归纳出批进零售情况下的通过以上例题可归纳出批进零售情况下的存货控制模式的基本公式:存货控制模式的基本公式:l批进零售经销某批存货预计可获利或亏损批进零售经销某批存货预计可获利或亏损额=该批存货的每日变动储存费额=该批存货的每日变动储存费×(平均保(平均保本储存天数-实际零散售完天数+本储存天数-实际零散售完天数+1/2))l=购进批量=购进批量×购进单价购进单价×变动储存费率变动储存费率×(平(平均保本储存天数-购进批量均保本储存天数-购进批量÷日均销量+日均销量+1 / 2))l=购进批量=购进批量×单位存货的变动储存费单位存货的变动储存费×(平(平均保本储存天数-购进批量均保本储存天数-购进批量÷日均销量+日均销量+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