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刚烈的女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61939565
  • 上传时间:2022-03-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7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刚烈的女子 葛水平是生活在太行山下的女子,1966年出世,现为山西省长治市文联主席,2022年她开头小说写作,两年里连续发表了《甩鞭》、《地气》等四五个中篇,其温润的乡土表达引起文坛一片惊喜,有评论家称当年的中篇小说创作为“葛水平年”葛水平至今出版有小说集《喊山》、《守望》、《官煤》、《陷入大漠的月亮》等,中篇小说《喊山》尤其获得好评,先后获中国作家协会的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山西省其次届赵树理文学奖2022年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葛水平的小说就像是她家乡的山和水,山,是太行山-水,是沁河水山造就了她的刚烈,水那么造就了她的温柔我曾这样评论葛水平:“她的温柔主要表达为一种乡村的温柔,一种女性的温柔尤其是她写乡村女子时,她的温柔就像是腾跃的阳光把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映照得容光焕发她的刚烈主要表达为一种生命的刚烈这种生命的刚烈有时会成为一种生命的主调如在一些表现民族危亡的抗日题材中,在表现煤矿工人的题材中,刚烈就作为一种主调;而在表现乡村题材时,温柔就又作为主调了最重要的是她能将这二者融为一体,让我们感觉到她的柔中含刚,刚中有柔。

      刚柔相济的特点使得葛水平能够应对各种题材的写作,有时她深入到历史,有时她又蛰伏在山林,有时她钻到地下的矿井,有时她又打探现实的官场葛水平把更多的温柔赋予了乡村,赋予了土地,赋予了女性将温柔赋予女性,这一点想必人们都分外理解女性,尤其是乡村的女性,她们承受太多生活的磨难,需要更多的关爱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可能对这一点体会得更加深刻至于将温柔赋予乡村和土地,那么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精神在葛水平内心中的分量葛水平曾说:“我是一个蜗居在城里的乡下女人我常为一辈子蜗居在城里而气愤,但我却无能与城市决绝,这是我骨子里透出的薄弱这坦率、严肃的自责背后是对乡村和家乡的彻底的爱,当然从这自责声里我们也能感觉到葛水平的刚烈但我想,葛水平待在城市还是乡村可能并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她的心和乡村相通这就抉择了她在文学上的价值取向或许可以说,葛水平是乡村精神的守护神,她像一只在田园上遨游的夜莺,不断地为乡村的馥郁而歌咏但她有时又像一只啼血的杜鹃,为了乡村正常的时秩而奔波呼号在她的精神世界里,充溢着乡村田园的诗意,这不是传统士大夫的诗意,而是生活在乡村土地上的一位女孩在她的想象飞升起来后获得的诗意,所以她写当下农村生活的小说,既直视着袒露着的苦难现实,又体会着农人丰富的精神想象。

      她的情感与乡村处在一种无障碍的沟通之中葛水平的乡村小说在面对现实冲突时表现出一种旺盛的生命力,这和那种表现乡村溃败的小说是不一样的葛水平表现出了一种乡村文化依旧葆有的旺盛的生命力,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容貌,而不是退守或者自我得志的容貌,这使她的小说具有一种对美好梦想的敬仰  但是,这一次,她在《月色是谁枕边的灯盏》这篇小说中,却远涉重洋,带我们到异域他乡即使在异域他乡,葛水平依旧靠着自己的刚柔两面应对自如譬如她在处理阿银与父亲的关系时,她貌似是该断就断,一点儿也不顾及父子之情,这显示出她的刚烈;又譬如,她在处理阿银与马克的关系时,尽管两人已经离婚,但貌似仍藕断丝连,这显示出她的温柔但是,我还是从这篇小说中感到了葛水平不同以往的东西,葛水平貌似不像以往那样决断鲜明,她的眼里清晰闪烁着犹疑不决的神色葛水平供认,远离祖国,“面对海德堡,我是一个比目生人还更加目生的人”读了这篇小说,你就会察觉,故土情结在葛水平身上有多么的凝重你就会察觉,她小说中的乡村和土地,还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美观女性,她之所以对她们倾注了那么多的爱,是由于这些内容都可以归结到故土情结中来中国文化传统最重视的莫过于故土乡情,由于中国文化的根就深深地扎在故土的土地上。

      在海外漂泊的华人,有一个旋律始终在他们心中萦绕,这个旋律就是乡愁,乡愁成为了海外华人文学最普遍的主题,乡愁也是海外华人的一杯解忧的酒葛水平鲜明要比海外的漂泊者幸福多了,她守着故土的山和水,不会被乡愁苦苦地煎熬相反,葛水平在小说中表现她对故土山水人情的爱意时,会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幸福感如今,幸福地守着故土的葛水平却要去写被乡愁苦苦煎熬的海外漂泊者,她鲜明不会把乡愁当成一杯忘忧的酒,相反,她是要借海外漂泊者的乡愁去反思自己的故土情结阿银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阿银从小山村考上了北大,又公费出国留学,父亲为此感到高傲,  “家乡人都传诵着阿银的故事”但是阿银娶一个外国女人并在国外定居的举动完全违背了父亲的意愿阿银带着妻子马克和儿子回到家乡,他梦想马克能融入到他的家乡里,但是马克不能理解她丈夫家乡的习俗和礼节,愤怒写在了她的脸上这让阿银愧疚,阿银带着负罪的感觉跪在父亲面前,说他不该留在德国这就是葛水平所理解的海外漂泊者的乡愁乡愁之所以煎熬人心,远不是由于背井离乡的痛楚,而是不能回到故土的文化语境之中这或许是葛水平借一位海外漂泊者的体验来整理自己的故土情结故土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的气力,山山水水都化作了文化的符号。

      文化的气力是多么的强大,阿银就是被故土这种文化的气力击倒了这篇小说刚刚阅读时会感到葛水平的温柔一面,但读完之后才察觉她的刚烈其实藏得很深,甚至蜕变为一种残酷,她残酷地将阿银和马克这一对恋人的婚姻和爱情击得粉碎这不是肉体上的残酷,而是一种文化上的残酷,在笔下呈现的是一种软暴力,一种文化和伦理上的暴力我猜,葛水平约莫是意识到单纯幸福地守着故土是不完整的,于是她写了这篇小说  月色是谁枕边的灯盏?这么诗意绵绵的句子真没想到被葛水平拿来做了小说的标题这也说明,一个中国作家只要想起故土,内心就难免诗情荡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色总是与故土联在一起的,月色照亮了人们通往故土的心灵之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李白的这首诗歌最浅显也最切实地诠释了明月与故土的关系,因此千古传诵在人们的嘴边但是,葛水平却察觉,月色不是把每一个人通往故土的心灵之路都照亮了月色是谁枕边的灯盏呢?我们都理应细细想想    责任编辑 谢 锦 — 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