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鲍鱼养殖技术资料(网络版)科学养殖.doc

97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44300085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0.50KB
  • / 9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农书屋 本文由网络资料整理合并所得,内容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三农书屋:目 录鲍鱼养殖技术 1(一)鲍的主要种类与形态 31.鲍的种类 32.鲍的形态结构 33.引进品种的形态特征 5(二)鲍的内部构造 71.消化系统 72.呼吸系统 73.循环系统 74.排泄系统 85.生殖系统 86.神经系统 87.感觉器官 8(三)鲍的生态习性 91.分布 92.栖息环境 103.活动习性 104.摄食习性 125.生长 166.繁殖 207.鲍的生活史 28(四)鲍的苗种生产 321.育苗场址的选择 322.育苗设施的设计要求 343.育苗生产需要的设备与仪器 364.亲鲍的选择 375.亲鲍的人工促熟方法 386.亲鲍的诱导催产 397.人工孵化 428.采苗 429.底栖硅藻的培养 4310.采苗后的日常管理 4511.底栖硅藻和其他饵料的补充 4612.稚鲍的剥离 4713.鲍的中间育成 4714.鲍的杂交育苗 49(五)鲍的养殖 501.养殖方法 502.鲍养殖采用的饵料 533.鲍的筏式养殖技术要点 574.岩礁潮下带沉箱养鲍技术要点 675.岩礁潮间带围池养鲍技术要点 706.潮下带垒石蒙网养鲍技术要点 737.陆上工厂化养鲍技术要点 758.鲍底播放流增殖技术要点 829.鲍的收获和运输 85(六)鲍的病害防治 861.细菌病 862.真菌病 863.派金虫病 874.寄生虫病 875.气泡病 876.脓疱病 88鲍鱼养殖技术鲍是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被称为“海产八珍”之一。

      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鲜品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4%、脂肪0.44%;干品含蛋白质40%、糖元33.7%、脂肪0.9%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鲍的足部肌肉很发达,约占软体部的40%,富含氨基酸,其中苏氨酸0.61(克/百克干品,以下相同)、缬氨酸0.96、蛋氨酸0.45、异亮氨酸0.68、亮氨酸0.86、苯丙氨酸0.40、赖氨酸0.74、组氨酸0.51、精氨酸0.90、天冬氨酸0.87、谷氨酸1.39、丝氨酸0.63、甘氨酸0.87、丙氨酸0.75、脯氨酸0.70、酪氨酸0.75、胱氨酸0.26,以谷氨酸的含量最高,我们平常食用的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因此,鲍的味道非常鲜美 国外已把鲍软体部的提取物“鲍灵素”用于制药,对抑制肿瘤有一定的疗效此外,鲍壳既是名贵的中药材(俗称“石决明”),还可作为装饰品和贝雕工艺的材料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鲍的销售价格昂贵据2002年的资料介绍,一只活的壳长12~14厘米(重量约250~400克)的澳大利亚产绿唇鲍,其售价为507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415~580元/只);一只活的壳长约15厘米(重量约400多克)的日本产大鲍,其售价高达90~1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40—830元/只)。

      我国产的壳长7厘米以上的活皱纹盘鲍,近几年来售价一直不低于350元人民币/公斤 世界上主要产鲍国有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美国、墨西哥、南非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0)统计,1996年全世界鲍的自然采捕量约为9 996吨,其中最高为澳大利亚4 339吨,其次为日本1 941吨我国近年来鲍的人工养殖产量增长很快,2001年全国鲍的养殖产量为7 662吨由于鲍的经济价值很高,世界各产鲍国十分重视鲍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日本是世界上鲍产量较高、增养殖技术较发达的国家,苗种生产和放流增殖是其重点,现已形成规模化生产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南非等国主要以自然采捕为主,最近几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红鲍的苗种生产,并且采用大型露天水池进行成鲍养殖在墨西哥,除了把人工培育的鲍苗收容在笼内投放到海底养殖外,各地渔民还进行受精卵的放流增殖我国对鲍的利用,过去仅限于自然采捕近20年来,从南方到北方都开展了鲍的人工育苗和规模化养殖在辽宁、山东、福建等地,一批具有先进设施和生产技术的鲍育苗场和养殖场,每年都可生产出相当数量的鲍苗和商品鲍我国的鲍人工育苗和养殖,现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工艺和相当大的生产规模发展鲍的增养殖,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我国适合鲍人工养殖和放流增殖的海域广阔,而且近年来鲍的增养殖技术正在不断提高,因此,发展鲍的增养殖事业,有着广阔的前景一)鲍的主要种类与形态 1.鲍的种类鲍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鲍科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发现的鲍约有近百种,其中经济种类有近20种在我国沿海自然分布的鲍共有8种,其中经济种有皱纹盘鲍、杂色鲍、九孔鲍 2.鲍的形态结构鲍具有如下显著的外部特征:有一片耳状扁平的石灰质外壳从背部覆盖整个软体部;软体部分为头、足、外套膜及内脏块4部分足特别发达呈扁平、宽大,占身体的绝大部分 (1)贝壳鲍具3层螺层,壳顶部偏于壳的右后方,螺旋部很小,而体螺层极大,几乎占贝壳的全部自第二层中部开始到体螺层边缘,具一列距离均匀、由小渐大、从右开始延着壳左缘螺旋式排列的突起这列突起在靠近体螺层边缘有几个开口与外界相通,称壳孔或呼水孔在生活时外套触手就从这些开孔处伸出,壳孔是排泄、生殖与呼吸的孔道壳表面为褐色或暗红色,生长纹明显壳内面异常亮洁,具美丽的珍珠光艳色泽,壳口卵圆形,外唇薄,内唇厚,具有片状内包遮缘,壳内面中央有一卵圆形的右侧壳肌痕,在左前侧有一狭小的左侧壳肌痕,无厣 (2)头部 头位于身体的前端,在头部背面有一对深色细长的触角。

      在触角的外侧基部各有一粗的眼柄,一对黑色的眼点生于其顶端,在两触角之间有一扁平突出的头叶,在其腹面有发达可活动的吻,吻中央有一纵裂的开口即为鲍的口在口周围有石小突起称为小唇 (3)足部足位于腹面,大而扁平,几乎与壳口相等,由于适于匍匐爬行与吸附的生活方式而变得非常发达 (4)外套膜外套膜是包围身体背面的一层薄膜,除左前端腹面和内脏囊前端与皮肤相连外,几乎整个外套膜内缘都与右侧肌相连5)内脏囊 当贝壳去掉后 ,中央区有一大块右侧壳肌内脏囊的主要部分环绕于右侧肌的下缘,呈一大块状,在其末端呈角锥状游离环绕于右侧壳肌的后方至右后方,该部分的色泽常因其最大面积的消化腺及雌或雄生殖腺而呈现不同的颜色消化腺通常为深褐绿色,在成熟期雄性生殖腺呈浅黄色,雌性呈墨绿色,生殖腺仅包围于角锥体部分 3.引进品种的形态特征我国产及引进的经济种鲍的外部形态分别有以下主要特征:(1)皱纹盘鲍 贝壳大而坚厚,螺层三层,缝合线浅,螺旋部极小,体螺层大壳边缘有一排突起,末端3~5个开孔,是泄殖与呼吸的孔道,称为呼水孔壳面深绿褐色,生长纹明显,具有许多不规则隆起的皱纹 (2)杂色鲍贝壳卵圆形,壳顶部钝,稍低于体螺层的高度,成体多被腐蚀,露出珍珠光泽。

      靠体蒜苗苷缘有6~9个呼水孔贝壳还具有不甚规则的螺旋肋纹和稠密的生长线,生长线形成极为明显的裂襞贝壳绿褐色,壳顶磨损部显露粉红色3)九孔鲍 外部形状与杂色鲍十分相似,只是壳面上的肋纹不如杂色鲍明显,且壳背的呼吸扎为6—9个4)盘鲍 体形为大中型,最大壳长可达21厘米,成体壳长一般为14~18厘米本种鲍在外形上与皱纹盘鲍非常相似,但体形比皱纹盘鲍大贝壳外表面的色泽也多为绿褐色或棕褐色,内面为带有多彩珍珠光泽的银白色足及上足的外缘表面为浅棕褐色,常带有深色条状斑纹,足疏面多呈暗绿色;上足的边缘花边状,突起的分支比较复杂,呈树枝状5)大鲍 鲍科中体形最大的一个种,最大壳长可达25厘米壳为卵圆形,质地较厚,外唇稍薄,边缘平直;内唇遮缘狭窄,内缘稍向内倾斜壳顶稍高,位于贝壳长轴线后端1/4处的右后方壳孔突起较高,呈短管状,壳孔数4~5个贝壳外表面的色泽多为棕红至棕褐色,内面银白色足及上足的外缘棕黄色,足跛面多为淡棕黄色,上足突起呈简单(6)红鲍 红鲍是全世界鲍科中迄今已发现的体形最大的一个种,已见报道的最大个体壳长可达28.5厘米、体重超过2公斤贝壳为卵圆形壳顶稍高,位于贝壳长轴线后端1/4处的右后方。

      贝壳厚重,外到稍薄,边缘比较平直;内唇遮缘宽大,最大宽度约15厘米,内缘侧稍向内倾斜壳孔数2~4个,以3个居多,壳孔突起的高度比较高贝壳外表面的色泽多为棕红至暗砖红色,常具有一条狭窄的红色壳边,有些个体壳面还带有深浅不同的块状斑纹;壳内面为带红色珍珠光泽的银白色右闭壳肌痕大而明显,深绿色,位于壳内面近中部足及上足的外缘表面棕褐色,常带有深色的条状斑纹,触手黑色7)、绿鲍 体形较大,最大壳长可达25厘米,成体壳长一般在12.5—20厘米范围贝壳卵圆形,与红鲍相比本种的壳形稍偏长些,质地也略薄外唇较薄,边缘比较平直;内唇遮缘比红鲍稍显狭长壳表面的肋纹与生长纹比较细密,肋纹比红鲍更为清晰壳孔数4~6个,壳孔突起高度较红鲍略低,开孔较小贝壳外表面的色泽多为红褐色或者橄榄绿色花纹行状规则,沿壳孔突起的外侧常生有一条红褐色的带状斑纹;壳内面呈带有绿色与金色交映的银白色珍珠光泽,色彩鲜艳美丽;右闭壳肌痕明显,大都具有深蓝色的云状斑纹上足表面常带有褐色和淡绿色条状斑纹,触手粗短,淡灰绿色 (二)鲍的内部构造 1.消化系统鲍的消化道约为其体长的3倍多消化系统由口区、食道、嗉囊、胃盲囊、胃、消化腺、肠及肛门等部分组成。

      2.呼吸系统鲍是主要呼吸器官,位于心脏之前,外套膜中,一对,左鳃比右鳃略大 3.循环系统心脏位于围心腔中,被透明的围心腔壁所包围具左右心耳各1个和1个梨形的心室心室被直肠所贯穿 4.排泄系统具左右一对肾脏,左肾小,右肾较大,肾的中央背面靠近右侧壳肌左后方处有一缝形裂孔,为生殖产物排人肾腔之孔道生殖产物亦由右肾孔排出至呼吸腔,经壳孔排出体外,故右肾孔亦同时用为生殖孔 5.生殖系统鲍是雌雄异体,但无两性的显著特征,无交接器也无其他的附属腺体在近繁殖季节,生殖产物充满整个生殖腔,该腔位于体之背部,包盖于整个的胃、嗉囊及消化腺的表面,延展到右侧壳肌的左缘成熟的精卵直接排人右肾腔经右肾孔至呼吸腔,从呼水孔排出体外 6.神经系统鲍的神经系统不发达,不集中,而且经过扭转,神经节延长和扁平 7.感觉器官一般的感觉表现在整个体表的皮肤上,在头叶、口、唇以及足口面、足腺区、鳃叶、外套边缘等部位的感觉细胞较多尤其在头触觉、上足触觉、上足乳突、外套触觉、嗅检器、眼以及平衡囊等处的感觉细胞特别集中三)鲍的生态习性 1.分布皱纹盘鲍为冷水种,在我国的自然分布海域仅限于江苏以北的黄海及渤海水域,主要分布海区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部分岛礁周围,江苏北部沿海仅有少量分布。

      比较集中的自然资源产区有:辽宁省的大连市、长海县,山东省的长岛县、荣成市、威海市、烟台市、青岛市等20世纪70年代后期,福建和浙江两省曾由北方海区试验引种并获得育苗和养殖的成功,使本种的增养殖水域又向南延伸至该海区皱纹盘鲍垂直分布在水深l~20米处,20米以上的水深处较少见杂色鲍、九孔鲍为暖水种杂色鲍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以及福建、浙江、台湾等省的部分沿海水域分布海域的常年水温10~28℃杂色鲍垂直分布以水深3~10米较多九孔鲍在我国的自然种群主要分布于台湾北部、东部以及澎湖列岛周围等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