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赵俊成附件:课题成果简介.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2715565
  • 上传时间:2017-10-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家社科基金 2010 年资助课题《西部民族地区农地林地流转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以云南省为例》 (编号 10XMZ045) ,于 2010 年 8 月开题,2011 年 9 月完成,提交的研究成果包含 3 份总报告、10 个区域调研报告、5 个理论研究报告、8 个热点报告、8 个专题报告、2 个典型案例报告,总字数 34 万多字中国农村土地林地流转包括国家征用、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和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本课题仅就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研究,而不涉及国家征用、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流转本报告所研究的民族地区,按通常理解是指云南全省 16 个市州中的 8 个民族自治州、129 县中的 29 个民族自治县,到 2008 年底的 150 个民族乡和 18 个享受民族乡待遇的镇一、民族地区农户反映的土地林地流转的若干特点我们选取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 20 个县内的 56 个村、530 户农户,就农户眼中的土地林地流转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 530 份,收回问卷 530 份,其中有效问卷为 479 份,占问卷总数的 90.38%问卷调查的新发现有以下几点:(一)出租是土地林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样本农户以出租方式流转土地林地的占流转总面积的 53.07%;转包占 35.63%;转让占5.32%;股份合作 3.09%;反租倒包等其他方式 1.76%;互换 1.12%。

      二) 私下自行流转占大头在进行土地林地流转手续办理时,在村里自己私下里自行流转占总样本农户的45.72%;到村委会所在地由村干部帮助制定书面协议,双方同意之后并签字占到了36.74%;到乡镇及县里去办理土地林地流转手续的情况也还是有,只是占很少的比例(5.85%)三)有一部分农户是非自愿流转样本村调研户在进行土地林地流转时,有 70.35%的农户是自己主动去联系土地林地流转转入方的;有 20.67%的农户是在乡村干部动员下进行流转的;跟着别人家决策来流转占到了 17.12%;还有的是因为要建设种植基地或养殖场等而需要农户进行土地林地的流转,这部分数量不多,479 户农户中只有 43 户,占 8.98%四)仍有少数农户签订的是口头协议在所调查的 479 户有效农户中,土地林地流转过程中签订口头协议的有 126 户,占有效样本数的 26.30%;签订了书面协议的有 362 户,占总样本数的 75.57%,其中由农户自己拟定的书面协议有 172 户,占到了签订书面协议户数的 47.51%五)有少部分流转后改变土地用途关于土地流转后的用途,有 22.96%农户认为是与过去一样的,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占41.75%;种植粮食作物占 20.05%;有 9.19%的土地林地流转后是用于非农业的。

      六) 有相当比例认为流转后收益减少农户自我感觉土地林地流转后收益,有 20.25%的农户认为流转金与自身的收入是持平的;有 10.23%的农户认为土地林地流转金相比自身收入来说,增加得较多;另外 30.48%的农户认为有略微的增加;有 40.29%的农户认为土地林地流转金与自身收入来讲有所减少,其中 20.25%的农户认为减少的较多七)少数农户表示流转金还没有到手或者到手的是一张欠条土地林地流转后农户收到流转金的情况,有 66.18%的农户表示流转金已经到手;有31.94%的农户只收到了一部分的流转金,这种情况有的是因为村集体扣留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村里的公共资金,有的是因为流转年限的问题,受让方先交付部分流转金,待几年后再交剩下的部分还有极少数农户(1.88%)表示流转金还没有到手或者到手的是一张欠条八)农户土地流转后到受让企业打工的较少农户土地林地流转后,有 58.25%的人到家乡以外的地方打工,其中到城里打工占30.69%;有 20.25%的农户去了别处打工;到受让企业打工的比较少,只占到 7.31%少数部分农户在土地林地流转后就不再从事任何工作,主要是年纪偏大,无力耕种九)流转年限以 5—10 年为多。

      已有的流转年限,5 年以下的占 22.77%;5-10 年的占 31.73%;10-30 年的占12.73%;30-50 年的占 10.86%;50 年以上的占 11.06%;按第二轮承包期的占 7.31%十)中介服务十分薄弱样本村土地林地流转的中介服务到位率不高其中获得信息发布、交易办理以及法律服务的都在 10%以下,这说明样本村所在点的中介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很少;评估和公正这两种服务所占的比例是 10.86%和 14.61%,也都在 15%以下样本村中介服务做的比较好的是介绍,占了样本村中介服务的 39.87%二、研究中发现的带有共性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对农村土地林地流转的研究越来越多,广泛涉及流转的现状、成因、后果、农民意愿、问题、对策等,有许多发现,例如流转不规范、违背农户意愿、政府服务不到位、市场体系有待建立、纠纷有待调解、耕地流转后非农化等而专题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农户土地林地流转的情况、特点的相对较少我们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户土地林地流转的情况,就与全省的共性比较,有以下新的发现一)就实现规模经营的目的来看,有的产业不流转土地林地也可实现。

      国内在讨论土地林地流转的初衷时,一致把规模经营作为第一目的但是,我们的研究发现,云南省有的产业并没有进行土地林地流转,仍然坚持农户一家一户的经营,也实现了规模经营我们举出的案例有二:一是是云南省蔗糖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国第二大产糖省,云南省常年甘蔗种植面积 450 万亩,平均亩单产 4.3 吨,蔗糖产量 200 万吨以上,工农业产值突破 120 亿元其中带动种植甘蔗的农户 600 万,全部是家庭经营,总体看实现了规模经营;二是云南省核桃种植主要采取农户家庭经营模式,而且达到了超大规模经营2009 年,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达 2400 万亩,其中挂果面积近 600 万亩,年产量达 30多万吨,产值超 73.9 亿元,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 1/3,居全国第一这两个案例至少可以说明,理论界普遍认可的农地零碎说、小规模不经济说、小农户难以采用先进技术说、小农户难以规避风险说,在这两个案例中是不适用的,需要进行新的理论概括二)总体上看全省流转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尚不具备大规模流转的条件从总体上看,云南省特别是民族地区土地林地流转在规模和层次上,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尚不具备大规模流转的条件2009 年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 1.5亿亩,超过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 12%。

      另据农业部统计,截至 2008 年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比例为:上海 60%,浙江 28.7%,江苏 19.2%,黑龙江18.1%,重庆 17.8%而云南省 2009 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 300 万亩,仅占承包耕地面积的 7.8%其中民族地区由于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我们估算土地流转占农户总承包面积的 5%左右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农业生产条件好、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流转的多,相反的地区少;农户间转包的多,租赁、转让、拍卖等形式少;流转给一般农户的多,流转给专业大户和企业的少;流转短期行为多,长期流转少云南省民族地区之所以尚不具备大规模流转的条件,主要是信息建设、市场体系建设、法治体系建设“三滞后” ,难以保障农户流转过程以及流转后的利益三)基层政府直接介入农地林地流转而导致屡屡侵犯农民利益本来,基层政府在农村土地林地流转中的职责,是搞好服务与监督,但是实践中不少基层官员热衷于直接介入农地林地流转,其结果是导致屡屡侵犯农民利益基层政府直接介入农地林地流转,最常见的是强行“越位”代庖流转,侵犯了农民自主决策权所谓强行流转,是指违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所谓统一规划、规模化经营的幌子下,不征求农民同意,不顾农民意愿,利用行政权利和手段,流转自己辖区的农户土地。

      四)流转土地用途及模式多样化,经济作物成为首选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流转从农户相互间的自发流转向组织化、有序化流转发展;土地流转的对象由本村、本乡、本县内流转逐步向村外、乡外、县外流转;经营内容也由种粮为主逐步转向蔬菜、花卉、水果、核桃、茶叶、甘蔗、烤烟和养殖等高效益农业为主发展流转带动模式主要是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能人大户三类调查显示,流转土地流入公司面积占 13%,流入合作社及农户的面积占 85%红河州蒙自县土地流转后的产业:石榴产业 1798.3 亩,占流转耕面积的 12%;蔬菜产业 2929 亩,占 19%;葡萄产业 833 亩,占 6%;烤烟产业 1871 亩,占 12%;甘蔗产业365 亩,占 2%;其它产业 1749.8 亩,占 12%;而粮食产业 5518.7 亩,占 37%五)流转价格上涨较快,并逐步形成出社会平均价格近几年来,云南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一般都以每 5 年 10%以上的速度递增,农地林地的增值得到体现总体来看,毗邻城市、经济发达、区位较好的地区流转价格高据调查,昆明市郊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经营流转价格一般为每亩每年 1000-1500 元,每5 年递增 10%。

      烟草公司在楚雄州禄丰县西河村委会建立的烤烟育苗基地,农户以入股的方式流转土地 147 亩,以每平方米 1.6 元的租金价格,创出了该州土地流转的最高价格而地点偏僻、区位较差的地区流转价格较低,只有区位较好地区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楚雄州武定县农民通过流转土地,一般每亩每年可以得到 200-1200 元不等的租金收入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最低的是德宏州盈江县平原镇的隆中村,转包的土地林地平均为 23 元/亩六)工商资本下乡租地开发优势农产品逐年增多,情况复杂云南省有一批城市工商企业下乡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加工原材料,并不瞄准农户土地林地,不转包、不租赁、不吸收农户土地入股,一般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即公司给农户签订收购订单,并帮助当地连片规划、供应良种、培训技术、提供信息、统一病虫害防治、特别是担保贷款,在一个小区域内实现了规模经营例如,香蕉作为西双版纳的新兴产业,经过近几年发展,目前种植面积已达 10.8 万多亩,产量 13 万多吨,产值2.5 亿元在 10.8 万亩总面积中,农民种植面积 1 万多亩,其余均为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化种植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工商企业下乡,眼里瞄准的是农户土地林地,以低于市场价租赁农户承包土地林地,开发优质农产品。

      相对于农户自己耕种来看,这些城市工商企业一般都实力雄厚,有较多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因而普遍实现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总产量增加,农产品特别是优质农产品的社会供给增加,并且获得了期望的利润另有一些城市资本下乡的目的,并不是开发农产品,而是资本运作,即寄希望今后土地林地增值后赚上一把调查中发现曾有一家企业已在农村租地上万亩,目的是准备今后提高价格后再转手租给其他企业或大户这种情况就是通常所说的资本运作七)股份合作是学者们推崇的形式,但实践中发展不快所谓股份合作,是指土地承包者或拥有农地永久性支配权的合作经济组织,将其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以折股形式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的经济行为这种形式可使土地的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分离,并通过农户对土地价值形态的占有(主要通过以股权方式参与土地的收益分配来实现),逐渐淡化农户对土地实物形态的占有,使得土地便于集中,以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但是实践中并不受欢迎,发展不快云南省 2007 年承包土地流转面积中,股份合作占 2.09%;大理州 2010 年第二季度股份合作面积占总流转面积的 0.1%八)乡村组织“反租倒包”侵犯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同全国一样,云南民族地区乃至全省不少地方兴起了一股“反租倒包”的热潮,有的甚至把它当作经验来推广。

      其实, “反租倒包”是一种侵犯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