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就业情况.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l****6
  • 文档编号:37275104
  • 上传时间:2018-04-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就业情况——兼谈对法学学习的一点看法 关于我校法学就业情况,本不想趟这滩混水(记得以前我校公安学院学子发毕业生就 业情况贴,目的可能是炫耀就业比某些热门财经专业还好,同时说明法学就业不好是“小 法学”的原因而非公安学造成的,结果毁誉参半,大概是因为其他学科与公安学科在就业 领域上几乎不存在冲突、无从评判) ,但是看到(法学)新生议论纷纷、道听途说甚至以讹 传讹,多有不实之处,还是最终忍不住就我知道的情况做一点介绍说明这些情况的真实 性不存在主观作伪,至于是否有代表性、信息有效性就由读者自我品查了 一、两组样本 我校几年前(时间不久)毕业的某法学本科班的男生情况,该样本共有 25 人,毕业两 年后的就业统计,法院 1、检察院 2、律师 1、公务员 4(其中省直机关 1、选调生 2 人三 年内都落实副科级领导职务) 、事业单位(执法部门、医药行业等,部分聘用制)5、企业 5(中石油、国美、商业银行、电信等) 、辞去公职自主创业 1、本外校研究生 6(当时有 14 人考研,研究生毕业后续博 1、其他在法院、地产、投行、研究院工作) 我校某研究生班男生就业情况,共 20 人,毕业一年的就业情况,法院 2、检察院 2、 律师 2、公务员 4(司法、公安、纪律部门等) 、企业 3(地产等国企) 、政策性银行 1、高 校任教 2、继续读博或辞职读博 4。

      至于就业地域分布,没有太准确的统计,大致上分布的地域都比较广,回家乡工作的 比例不小,湖北(本科) 、河南(研究生)也较多(这与考生来源地有关) ,此外,广州、 深圳等珠三角相对其他地区集中,西部地区几乎没有 二、说明和基本分析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两个班的女生未作精确统计(本人不好打听),但大体上女生的就 业状况不亚于男生(是更为勤奋的结果,君不见我校自习室与女厕所的情况相似——几乎 没男的) 不同在于可能是年龄或家庭的缘故,女生读研比重要少,考博的几乎没有(还有 这个时代男生更喜欢玩,不想就业,抱残守缺、往往随便考取一个硕士都行,而女生更喜 欢层次高的学校,故而我校考取北大、人大、清华研究生的多是女生) ;另外,女生去银行 工作的人数更多关于代表性问题,只能说上述样本反映我校法学本科班和研究生班的中 等情形,肯定不是优秀的,但应该不是最差的(法学院喜欢三个邻班为一组、一个员, 其中本科班自诩在三班排第二,而风评总是认为它是丙级班,至于研究生班不是特别热门 的专业,也不是重点学科) 两组样本的共同处在于:1、毕业生都找到工作或升学,长期大规模失业的情况实际上 (至少在我校法学范围内,至于层次较低的学校的法学专业,不清楚)不存在(所谓就业 率统计,尤其到了毕业一年后,意义不大) 。

      2、在就业层次可能不如热门专业(具体情况 不清楚) ,但至少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扫大街等现象没有) 3、就业领域较广泛分布 在法院、检察院、律所、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众多行业,法律岗位不是唯一选 择,自主创业的很少 不同之处:1、直接从事与法律相关工作比重不同本科班即使加上续读研究生毕业后 的情况,直接从事法律工作的只有 40%(包括法院、检察院、律所、司法部门、省直机关 中的法规司、大型企业法务部) ,而研究生则能到达三分之二以上(考虑博士生从事法律工 作可能性更大,包括在内) 其中缘由之一是本科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比重低,许多法律岗位 就放弃了,而研究生经过在校几年学习准备,到毕业时 90%以上学生都是通过司法考试, 获得法律职位相对容易2、就业领域有差别,研究生的选调生不多,去事业单位也少,继 续升学的比重也低(该样本读博的比重应经较平常情况高) ,去企业的也多从事法务而非会 计、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3、统计的时间不同本科毕业生样本是毕业后一两年后 获取的,而研究生几乎都是在毕业当时工作已确定,这说明本科毕业生取得工作要艰难一些(说明:与现在不同,当时本科生在校期间不能参加司法考试,故而许多同学希望待到 司法考试通过后再作打算,存在时间差,而毕业当年能通过司法考试的又多继续升学的研 究生,从业资格的本本只能在柜子里发霉,真正有需要的人却无法) 。

      三、关于就业以及法学学习的一点想法 学习法律未必要也未必能从事法律职业,这与个人情况和社会现状有关特别对于本 科生而言,如果学习法律的天赋和热情都不高,可以修习双学位,扩大就业选择范围(上 述本科班样本中就有多人获得会计、财税和英语双学位) 如果想从事法律工作,此时天赋 高不高无所谓,努力即可,首要的问题通过司法考试关于司法考试,我认为功夫应该用 在平时,而不应寄托在备考(当然备考也有一定作用,有些知识点尤其是法律史、诉讼法 等较散,且知识性较强,需要一定记忆,还可借此查漏补缺) 如果平时能认真听讲,并在 专业课学习过程中适当佐之以司法考试真题,必能对司法考试的大概有所掌握,将来复习 也能事半功倍当下法学学习的误区在于重规则轻原则,重实例轻法理,重死记轻理解, 举三尚不能反一,往往题型稍稍变动即无从下手对此,应该注意各部门法的立法原则、 背景、意图,高屋建瓴,分清不同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行为,然后根据课本以及历年考点建 立知识体系,能在遇到问题时定位知识点,如知识点记忆不清,还可借助理论原则分析得 出合乎法理的结论本人就是不喜欢死记硬背、也不习惯突击学习,平时不松、临考不慌, 当年由于一些原因在整个暑期没有备考,但借助知识体系和一定方法也通过了司法考试。

      关于法律体系的建立,从部门法的角度,首先区分国内法和国际法,在国内法应该重 点放在民法和刑法,尤其是民法在学习民法总则的之后,应该继续各分支的学习,尤其 是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以及婚姻家庭继承法,在学习上述分支以及商法概论之后,应 采取重“商”主义的策略,继续学习证券法(或金融法) 、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破产 和海商法(有条件的话) ,建立较完备的民商法体系;从法律关系的角度,应该区分公的关 系和私的关系区分的标准有很多(调整对象、主体是否平等、利益是公益还是私益等等) , 我认为这些都不能太令人满意,如果不陷入循环论证的话,可以从法律关系的内容进行区 别,包含权利义务是私法或私的关系,包含权力责任的是公法或公的关系,简而言之,权 利法是私法,权力法是公法 有些说多了,重要的是不计较一城一地(个别知识点) ,要有整体上的掌握无论处于 何学习阶段也无论基础如何,要坚定对法的信仰作为一个初学者和一般民众理解相同, 往往对法律不解,如辛普森杀妻案,何为刑法的定性(认定无罪)和民法(认定杀人,侵 权责任)的定性如此不同,法律是儿戏?为何有废止死刑的观点,是幼稚还是为某些人脱 罪?当对法的正义、公平、秩序等价值有一定信仰,则转变思想,为此类案件和观点辩白, 往往对相同事件得出与民众不同的认识。

      如信仰继续加深,则探求法律人认识与一般人的 认识不同的原因,从经济社会更为广阔的角度看待问题,民众真的是错的?如何普及法律? 不同认识如何产生,如何应对?从实然法的角度,立法可能存在差误,执法和司法必然存 在问题,但这不妨碍法律人对法治状态的追求 关于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除了不希望从事法律工作的法科同学要辅修双学位,那 些有志于法律职业的同学也要适当增强其他社会科学门类的知识我校的“三通教育”虽 然施教方式还有待改善,但思路没有错,法律人应该有一定经济管理知识作为背景法学 和经济学在理念共通,在近代社会进步上都发挥重要作用经济学假设理性人,法学假设 自由意志支配、平等的人,于是契约(合同) 、产权(所有权)成为二者永恒的命题对于 我国而言,近三十年社会科学的最大贡献是将法学和经济学解放,成为这个社会的显学, 服务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的发展,这也构成法律人要特别重视民商经济法 的原因虽然法学不修高等数学,但有些经管知识也不是特别难,是能够掌握的举个例 子,许多在检察院工作的人在处理经济案件时要经常面临查账的问题,但缺乏会计学知识比较吃力,不仅仅是知识层面上的缺陷,更困难的是思维上的抵触,习惯文字的人对于数 字往往不感冒,虽然这不涉及高深数学知识而只是较为简单的计算。

      因而,如司法会计等 交叉学科应该引入到选修课或专业限选课之中另外,整个社会科学都需要统计学的方法 (法学慢慢也是,尽管法律更多的是定性分析,尤其从司法实践着手、以法社会学的角度) , 较为基础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也要掌握 结束语 本人关于法学工作和学习的一点经历和看法,有不妥的地方,还请指正希望那些转 入或转出法学专业的新生同学在抉择时都要对目标对象有一定了解,避免盲目公众的认 识不等于公理,在不经过具体分析情况下未必正确,能筛择更多、可靠的信息作出自己的 判断才是人格健全的表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