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上第三、四、五单元教案.doc
33页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 三 单元 课题 认识图形 第 1 课时 总第 个教案执教者:施健美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P26,想想做做1、2题教学目标:1. 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正确识别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拼摆这些图形教学难点: 正确识别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拼摆这些图形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片、小棒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节假日和爸爸妈妈去哪些地方玩过 2.谈话: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从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就是有趣的“图形王国”出示图片) 二、探究交流 1.认识四边形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也可称为四边形 谈话:让我们打开“图形王国”的门,瞧瞧遇到了谁?(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让同学们认一认)出示对话框:“小朋友好,谢谢大家还记得我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俩还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呢?你们能猜到吗?”(学生猜一猜)请小朋友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用手沿着四周摸一摸。
师边说边示范,学生跟着摸一摸)再拿出依仗正方形沿着四周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会发现它们都有四条边)出示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图,指名上来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在哪里?其实,我们刚才摸的地方就是图形的边,请大家再分别摸一摸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数给同桌看看是不是都有四条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 学生摸一摸、数一数,相互交流 出示:它们各有四条边,是四边形 (2)认识其他形状的四边形 谈话:让我们再到“图形王国”看看,还能遇到哪些图形出示书上“试一试”图形)如果将这些图形分类,你想怎样分? 学生拿出相应学具分一分师指名在幻灯机上分) 展示学生的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学生的分类可能有下面两种: •认识的分一类,不认识的分一类; •四边形分一类,三角形分一类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它们手指着学生分出的其他四边形说:这些图形和我们一样它们也都有四条边,是四边形 引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先小组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 2.认识五边形 谈话: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四边形,现在请拿出一张四边形纸将它任意折,然后用剪刀沿着折痕剪下,看能见剪出个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 如果剪出的图形给它取个名字,你想叫它什么呢? 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活动,发现剪法不同的学生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两个画好的五边形,让学生数一数边的跳数,说一说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最后出示话框,让学生齐读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五边形 3.认识六边形想一想、议一议:六边形是什么样子呢?动手折一折、剪一剪 数一数、说一说 围一围 三、反馈完善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分小组讨论, 汇报指名上来指一指、说一说,其余学生补充) 引导回忆:平常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的形状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 分小组讨论,让几名学生说一说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组织学生想一想,再搭一搭,最后在看一看,数一数四、回顾总结今天,我们去了“图形王国”,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五、作业设计:《补》P23六、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四边形 五边形思考与调整:思考与调整:思考与调整: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 三 单元 课题 认识图形 第 2 课时 总第 个教案执教者:施健美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P27,想想做做3、6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参与对图形的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通过搭、折、剪、分多边形等操作活动,来加深对多边形的认识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体验边的存在到初步认识多边围成的图形,从感知图形间的联系到领悟多边形的变换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片、小棒教学流程:一、知识再现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二、基本练习1.完成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说一说,如何分辨一个图形是几边形?2.完成第4题1)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沿着长边对折,展开后,再折入一个角,成为一个五边形提问:现在是几边形?请学生照样子折一折2)再将另一个角折入提问:这又是几边形?你会折吗?学生照样子折一折3)看书第27页,请学生照样子继续折一折,并根据折的情况填写题中的小括号4)启发:你还能继续往下折吗?组织学生先小组讨论、交流,再指名汇报小结:刚刚我们利用手中的四边形——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了许多五边形、六边形三、综合练习1.完成第5题1)说明要求2)小组讨论,动手实践并交流3)指名汇报,表扬有多种想法的学生2.完成第6题1)说明图意 (2)学生动手试一试,剪的结果可有多种方法,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补》六、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思考与调整:思考与调整: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 三 单元 课题 有趣的七巧板 第 3 课时 总第 个教案执教者:施健美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P28、29教学目标:1.通过拼图形,体会填写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学会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激发学生创造出更多的七巧板拼图作品教学难点: 通过对图形拼的活动,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片、小棒教学流程:一、认识七巧板1.出示一副七巧板 提问:在这样一副七巧板中共有几块图形?你知道每块图形的名称吗?(同桌互说) 提问:七巧板中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种?哪些三角形的大小完全一样?你是怎样知道的? 2.请学生试着用两块拼成图形 (1)学生们拼,指名板演 (2)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的 (3)动手操作:试一试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三角形、再拼成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看看自己拼的图形,用“我拼的是……”说一句话 二、动手操作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 2.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一个已经认识的图形 (1)学生分小组活动 (2)指名板演、讲解 (3)指名分组汇报时,应多鼓励、表扬有多种结果的同学 3.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是否也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 4.出示第29页的四幅图 说明:用七巧板不光可以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能拼出有意思的图形 请学生分别说说着四幅图是什么? 再让学生分组动手拼出美丽的图案三、活动小结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上了一节有趣的数学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吗?四、延伸拓展1.请你发挥想象,拼出与众不同的图形,比一比谁的手巧,并且根据自己拼的图形说一句话2.请你用一副七巧板摆出1~10这10个数字五、作业设计《补》六、板书设计有趣的七巧板思考与调整:思考与调整: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 四 单元 课题 认识平均分 第 1 课时 总第 个教案执教者:施健美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P30-31,想想做做1-3教学目标: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特点,初步学会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萝卜图片,桃子图片、小木棒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二、探究交流1.动手操作j 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k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l 学生操作摆桃子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 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k 小组或全班交流l 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m 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n 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分完后给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老师把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办法,虽然分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得同样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义了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j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再把8个桃子图片贴上去 k谈话: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有多少个桃子?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那么可以分到多少个小朋友呢?想一想 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l找几个学生上黑板“摘桃子”分给其他同学,要求每人分2个,看有多少位同学能分到桃子就是了 m师小结:对了!8个桃子就可以把它2个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的也是“平均分”三、反馈完善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先观察题中的插图,再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