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docx
4页宋词:《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这首词的感情调子是比较低沉的社会乱离,客居异地,词人在词中寄予了家国之思,有着身世飘舞的感遇下面是我共享的宋词:《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欢迎阅读参考!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代: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深秋惨淡的阳光慢慢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当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爱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殊相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过去了,依旧觉得白昼特别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萧萧:凄清冷落的样子原为象声词,如风声、雨声、草木摇落声、马蹄声《诗经·小雅·车攻》有“萧萧马鸣”,《楚辞·九怀·蓄英》有“秋风兮萧萧”,《史记·刺客列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琐窗:镂刻连锁纹饰之窗户多本作锁窗,当以琐窗为胜 酒阑:酒尽,酒酣阑:残,尽,晚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有“酒阑”,裴骃集解曰“阑,言希也。
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有“白露凝兮岁将阑”,李善注曰“阑,犹晚也”团茶:团片状之茶饼,饮用时则碾碎之宋代有龙团、凤团、小龙团等多种品种,比较珍贵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瑞脑:即龙涎香,一名龙脑香 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楼赋》抒写去国怀乡之思,驰名文坛 随分:随意,随意尊前:指宴席上尊:同“樽” 东篱菊蕊黄:化用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采菊东篱下”句 这首词的感情调子是比较低沉的社会乱离,客居异地,词人在词中寄予了家国之思,有着身世飘舞的感遇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寒日”,是说阳光有些惨淡、冷清词中所写是秋天,并非冬日太阳渐渐上升了,一点一点照耀到窗上,看上去很光明,却给人以冷落萧索之感萧萧”,一般用来形容风雨,这里是说阳光给人的感觉,就犹如萧瑟的秋风一样,有些凄冷用“萧萧”形容“寒日”,一下子便给深秋的早晨带来迟暮的气氛,也为全词点染了一个色调凄清的背景琐窗”,雕刻有连环图案的窗子从它前面的“上”字来看,太阳光照耀到窗上,有一个渐渐移动的过程,说明主人公始终久久地凝视着,心绪茫然。
琐”,一作“锁” “梧桐”一句,又在凄清中抹上了一层暗淡的色调主人公朝窗外望去,曾经茂密青翠的梧桐树无言独立,一枝一叶好像都凝聚着愁怨:它们肯定是对夜间的寒霜心有恨意吧梧桐因天气转冷、霜露渐重而起先落叶凋零,但草木无知,本不能恨,词人采纳拟人的手法,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其时,清照遭受国难,流落他乡,逢秋作客,不禁倍感凄清和愁怨不过,她并不直抒胸臆,而是含而不露,移情入景,借梧桐之恨,传达自己的心情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酒阑”,即酒意将尽主人公喝完酒后,再喝上几杯团茶,那又浓又苦的味道正是她所喜好团茶”即茶饼,宋代有为进贡而特制的龙团、凤团,印有龙凤纹,最为珍贵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说明酒饮得许多主人公并非酒徒,其所以如此,无非是心情苦闷,借酒排遣从梦中醒来之后,只觉瑞脑散发出的芳香,沁人心脾瑞脑”,熏香名,又名龙脑,以龙脑木蒸馏而成至于她做的是什么梦,又因何而断,这都留给读者去想象 这两句叙写主人公在孤独秋日自遣自慰的情状更喜”和“偏宜”两词,表面上写乐,事实上是写悲酒饮得多,表明愁重苦茶虽宜解酒,但那只是生理上的精神上的苦闷,根本不是借酒浇愁、饮茶解醉所能排解偏宜”,表面是说香气宜人,实则是说环境的清冷清寂,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让人更加明显地感觉到熏香的香气。
主人公在燃香独坐、默然深思中,好像获得了片刻的安静,但其内心深处,仍是愁云恨雾,挥之不去这种以闲写愁的笔法,是很耐人寻味的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秋天已经过完,白天还是那么长,比起仲宣怀念远方家乡,主人公更觉凄凉夏至以后,白天渐渐变短,到秋尽时,主人公却觉得白天还是那么长看似无理,实则有因终日被思念故土的愁苦所煎熬,自然会产生日长难挨、度日如年的感觉 “仲宣”一句用了王粲的典故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少时即以文才见长,是“建安七子”之一董卓之乱时,他避乱荆州,依附刘表,但未被重用在荆州他写了《登楼赋》,抒发壮志未酬、怀乡思归的抑郁心情此时,词人因“靖康之难”、北宋沦亡而背井离乡,其身世、情怀与仲宣相仿,故借以自况,其思归不得的幽怨之情好像还要剧烈,因此说“更凄凉”这一典故的容量是很大的,包含了道不尽的身世之感、乱离之苦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随分”,随意,含有随遇而安的意思飘舞的命运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日思夜想的故土不知何日才能重归,总不能始终凄凉感伤,被无边的愁苦压倒吧不如端起杯中美酒,随意痛饮,别辜负了东篱盛开的菊花。
东篱”,种菊花的地方,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原来是借酒浇愁,却又故作达观;而表面上的达观,实际隐含着悲愁难遣的家国之思因此,把酒对菊绝非赏心乐事,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排遣这种自宽自慰的说法,看似轻松,实则含怨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