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春秋战国的名人历史典故 篇.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差****
  • 文档编号:318968524
  • 上传时间:2022-06-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6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春秋战国的名人历史典故 篇  春秋战国的名人历史典故 篇1  1、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7、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8、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9、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10、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春秋战国的名人历史典故 篇2  1、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

      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2、 窃符救赵:  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3、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5、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越王勾践受尽屈辱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6、爱媵贱女  (媵[yìng]:指随嫁的人)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日秦穆公嫁女儿怀赢给晋公子,准备了非常丰厚的嫁妆,光穿着有华丽衣裳的婄嫁女妾就有70人之多新嫁到晋国时,晋国人看到陪嫁的女子都那么漂亮,于是都想找个陪嫁的女妾抢回家去,却认为秦国的国主还不如女妾漂亮,而轻贱秦国的国主  这是则故事是韩非借齐国传墨子学说的田鸠之口回答楚王所提出的问题时讲的一则故事所举的“秦伯嫁女”一例与“买椟还珠”一起说明一种办事的道理,即切勿怀文忘用,甚至以文害用后世常以此比喻办事情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7、白虹贯日  出自《战国策之魏策四》:聂政是战国时韩国轵人,因为杀人避仇,逃到齐国,以屠宰为生韩卿严遂与韩相韩傀有隙,想要报仇,听说聂政侠义勇为,便送黄金百镒做为聂政母亲的寿礼,并说明欲请聂政刺杀仇人之意聂政以母亲尚在需要人奉养为由没有答应后来聂政的母亲死后,聂政独行仗剑刺杀韩傀,碰上了白虹贯日的现象,刺中了韩哀侯,他自己也自杀身死。

      白虹贯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就是现在所说的日晕古人迷信,常把此做为是危害君王的天象异兆,也附会为精诚上感天道  8、毕万昌大  出自《左传 闵公元年》:春秋时,晋献公灭掉魏,把魏地赐给大臣毕万管占卜的大夫卜偃说:“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魏同巍,故云),现在把魏地赏给毕万,是天意要启发他的后代,使其昌大后来,毕万的后代果然建立了战国时的魏国其实这些都是古人附会之说后世就常以“毕万昌大”的典故指人后辈发扬,繁盛昌大  9、抱冰握火  出自《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国,常常以艰苦的生活条件来磨砺自己的意志他寒冬抱冰,炎夏握火,卧薪尝胆,夜以继日,内修军政,外结诸侯,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亡了吴国后人以“抱冰握火”比喻刻苦自厉,也用指生活艰辛  20、抱柱信  出自《庄子 盗跖》,尾生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相约于河桥之下,女子一直到河水涨潮时都没有来,而尾生则宁愿抱梁柱而死都不愿失约尾生忠于爱情,信守约誓,但头脑僵化,不知变故,故抱柱而死后以此为坚守信约的典故,特别多用于男女间的爱情信誓方面 【春秋战国的名人历史典故】 6 / 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